APP下载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

2018-08-08发自湖北武汉

清风 2018年7期
关键词:干事共产党人问责

文_本刊记者(发自湖北武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只要有人的因素,就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误,不敢承担失误的责任。众所周知,为了掩盖一个谎言,需要撒一百个谎。同理,为了逃避和掩盖一个很小的失误,可能会酿成更大的错误。再者,有的人因为怕失误、怕犯错,没有担当就会谨小慎微不敢作为。

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各个领域的发展均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埋头苦干默默努力,更需要有作为、有魄力、有担当的人带头冲锋,披荆斩棘。

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也是一部共产党人为国、为民敢于担当的历史,还是一部不断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

自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用智慧和汗水,为党尽责、为国尽忠、为民分忧,在不同岗位上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格,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有力地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

1959年年底,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工作人员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修的?!”他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

事后,对这次“修房风波”,周总理主动在国务院会议上作了三次检讨,向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们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在现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小题大作;但在总理看来,这不是小事,是可以“影响一大片”的大事。

严格意义上说,这件事算不上是周总理的失误,但他却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向组织检讨,这是一种态度。百废待新的新中国,处处需要建设,如果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改善领导干部个人的生活条件,那么建设新中国的步伐必然将会迟滞。

1953年2月28日,在中共中央批转劳动部的《关于检查官僚主义的决议》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军委各部门必须尽速召开会议,发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揭发领导方面的官僚主义,并规定改正的具体办法”的批示。从此,“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成为党内民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何为自我批评?就是给自己找问题、找失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勇于承担责任。

主动担责也能获得掌声

1988年1月24日,由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到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站时,发生颠覆事故。这次事故造成88人死亡,62人重伤,贵昆铁路因此中断运行44小时53分。

事故发生后,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丁关根主动向中央提交了辞职报告,正式请辞铁道部部长一职。当年的3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委员会正式通过了丁关根的辞职请求。

丁关根的引咎辞职开创了我国省部级干部辞职的先河,从此之后,重大事故官员辞职便成为惯例和制度化原则。

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的溃坝事故,截至9月16日20时,共摸排遇难或失踪人员达270人。面对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时任山西省长的孟学农主动承担责任,向组织递交了辞呈。

2008年9月11日下午,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公开向公众道歉。“我作为一省之长、全省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向遇难人员和家属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歉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作出深刻的检讨。”孟学农的道歉和辞职,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十八大以来,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各项规定越来越严。对于广大党政干部而言,或许直面责任、直面失误才是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在《问责条例》出台以后,个别还想蒙混过关的官员,纯粹是痴心妄想。

2016年7月19日即《问责条例》出台10天后,河北邢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19日到21日连续强降雨造成洪灾。截至7月24日20时,共导致34人死亡、13人失踪。起初,当地政府抱着侥幸心理,在统计数字上玩弄手段,希望能够蒙混过关。但很快,中央就对邢台进行了点名问责。7月24日,邢台市长向社会鞠躬道歉,并启动调查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

本刊记者在灾后曾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大贤村采访,当地村民曾对市长道歉一事评价说:“早点主动承认失误,何至于现在这么被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日趋完善,对于施政官员的失误乃至错误问题的追责也越来越严格。本刊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在环保领域、扶贫领域、基建领域,不时有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问责信息见诸媒体。甚至一些离任、卸任的干部,也因在任时出现的问题被追究责任。

大文学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为过失辩解,那么过失就会更醒目。”可见,不回避错误、敢于承认错误,不文过饰非、掩饰错误,主动担责,勇于改正错误,才是正途。

知耻而后勇

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己,得失听之于人”。面对失误,即便自己掩耳盗铃,在心中刻意漠视,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自会有评说。

有学者分析,一些官员面对失误不愿承认,或许是因为要顾及面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对自己的仕途造成负面影响。怕出错,几乎是绝大多数官员共同的心结。

所以,在一段时期里,“不干事就不会出错,不作为就没有失误”的荒谬论调被有些干部奉为至理名言。可是,如果官员们都因为怕失误而不干事,我们的事业何以发展,人民的福祉谁来谋取呢?

为此,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出台了容错机制,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兜底。这也是从侧面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2018年5月20日,《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并实施。其中明确指出,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失误不等同于错误,失误更多的是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无意过失,而非主观性的犯错。失误,是为了事业成功的一种试错,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有着积极的一面,并不会被完全否定。面对失误,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承认并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以此来弥补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损失。而绝非用谎言遮盖过错,以沉默应对质疑,心存侥幸,鱼目混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干事难免会出错,关键是能够及时改正错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就要有改正错误的行动。自觉以革命前辈为楷模,自觉增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的能力,自觉把从失误中汲取教训的过程视为检验和提升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善于把失误失败的教训转化为加强党性锻炼、创新推动工作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勇做时代的劲草真金,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重托。

猜你喜欢

干事共产党人问责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