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构主义理论下日语口译教学的改进策略
2018-08-07许常玲
许常玲
【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目前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对改进和优化日语口译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索,以期对提升日语口译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日语教学 口语翻译 改进策略
伴随着国际交流的常态化,国内兴起了一股口译学习热潮。在传统的日语口译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以及教学的互动性等未得到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口译水平也未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随着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逐步得到重视并积极推广运用,为提升高校学生日语口译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在达到认知主义领域后的又一次突破,是当前世界上教育心理学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理论原型最初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罗提出,随后经过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的不断改进下最终得以确立起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知识体系的建立是由认知主体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不断自主构筑的过程,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也可以定义为“学习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行为,是学习者自主完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其内容既有结构性知识,又有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根据上述定义,学习者在进行知识体系构建时往往采取的是主动关注某些信息,忽视一些无关信息,这也表明了该过程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复杂性。在实际进行学习时,知识体系的构成往往是双向的,学习者会根据自己已积累的知识基础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比较,这属于知识再积累的过程。由于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与知识构建方式都是不同的,存在多样的构建方式,而且会由于个人认知的差异,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不同。
二、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
现阶段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思维易受限制
口译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拥有灵活反应能力与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在口译练习中,学生往往会沿用以前学习的惯有思路,总是先动笔将听到的内容进行记录,不动用思维能力将听力内容直接理解再意译。此外,学习者还会十分依赖参考答案,喜欢对单一的答案进行强制记忆,造成了只动手,少动口,不思维的现象,使得口译学习变更异常被动。
(二)知识外延及拓展不足,学生口语词汇量有限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很多大学生偏向于快餐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外语学习者中不注重词汇积累,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大有人在。而口译除了基本的词汇外难免会涉及到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外延知识,学习者由于缺乏相关外延知识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便很难把握材料中出现的专有或固有名词以及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听力理解能力不够将会直接影响口译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因此,学生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外延信息的拓展。
(三)学生口译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当前各高校在口译教学时多以授课为主多媒体方式为辅,手段较单一,并且现有的口译材料更新较为缓慢,且很多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求,使口译课变得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多集中于会议、致辞、外贸谈判等,与学习者日后从事的工作关联度不高,学习者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大大阻碍了学生口译能力的提升。基于当前就业多集中于外资企业的基层工作,应该对现有的口译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变得更加实用高效。
三、改进和优化日语口译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本文从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模式改进、教学形式以及评价形式改进等方面对高校日语口译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具体如下: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习内容
由于口译的特殊性,需要学习者能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营造逼真的口语场景能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在进行实际的场景营造时,我们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手段,将新闻时事解说、会议视频等当作训练材料,来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自主学习环境,也可以大大降低课堂教学任务,增强课堂运用功能。此外,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准备口译材料来配合教学,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能避开教学内容闭塞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合作在口译学习中至关重要,而语言类学习者又应该加强语言表达练习,所以,老师要为该练习提供平台,要依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组织小组学习实现辅助教学,尽可能让同一水平的学习者在同一小组进行练习,达到互相提升的效果。如让学习者按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学习准备或课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口译练习中来,提高口译训练效果。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又可分为组内与组间合作。组内合作可以提高学员参与度,扩大教学的受众面,避免以往课堂教学中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问题,并且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交流。而组间合作可以锻炼学习者的社交。教师还可以为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各组根据自己的资料进行交流训练,从而掌握新知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任务的制定可以结合当下热点或学生喜爱的剧本形式进行。口译工作是“再现—整理—表达”的过程,对学习者个人的逻辑思维与应变有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式、任务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该过程,并为学习者创建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口译效果。
(三)善用互动式教学形式,突出學生的主体定位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因此,教师要更多地与学生建立有效互动,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互动式教学是双向的,提问法则多被理解为教学的互动式教学的“启动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或对游戏的参与度可以成为确认学生学习情况或调整教学进度的重要参考。这样既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会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帮助。
(四)采用综合性效果评价方式,对学习者进行更客观全面的评价
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综合考虑。具体可以细化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参与程度与合作学习时的贡献等方面内容。而评价方式也要实行多种评价并行的方式,综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与自我评价三方面得出最终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运用,实现对学生日语口译学习成效的客观、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1]管秀兰.建构主义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基于与OPI日语口语教学模式的结合[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03) :62.
[2]王星.合作学习在汉日翻译课堂的导入——以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信念变化为中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163.
[3]王聂飞.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析[J].知识经济,2011,(17)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