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及其效果研究

2018-08-07刘洪深谌恬竹张辉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参与式教学实践能力

刘洪深 谌恬竹 张辉

摘 要 参与式教学是有别于传统教学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角色转变 师生互动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85

The Role Change of Students in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its Effect Research

LIU Hongshen[1], CHEN Tianzhu[1], ZHANG Hui[2]

([1]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ogan, Hubei 432100)

Abstract Participatory teaching is a new teaching idea and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It enables students to turn from passive recipients to active participants. The change of this role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help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re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help the communi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eelings and the handling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Keywords participatory teaching; role chang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ractice ability

参与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而事实上,最早的参与式实践并非来自教学,而是国际援助。英国社会专家在国际援助中发现,最大限度地让当地人参与到项目中来时,援助项目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后来,教育领域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并逐渐形成了参与式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伴随我国高校改革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参与式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参与式教学列为未来十年我国需要大力推广和普及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 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就参与式教学的内涵而言,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基本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将参与式教学看作一种教学方法;二是将参与式教学看作一种教学理念;三是将参与式教学看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结合。参与式教学内涵汇总如表1。

本研究认为参与式教学首先应该是一种理念,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然后才是一种教学方法,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当中,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参与、激励、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基于对参与式教学内涵的梳理,本研究认为参与式教学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和思考行动机会,采取亲和力、近距离以及参与实践的方式,突破传统单一知识灌输的模式,提高课堂的氛围和活力,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和教育目的;二是参与式教学民主、平等、和谐,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协调;三是参与式教学是多种要素协调互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即教师、学生、案例、课件、教材、讨论、练习与实践的一体化与互动化。

2 参与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承担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发挥主动性的知识创造、构建者,与教师共同探讨学习方法、教学知识。曹云明(2013)认为参与式教学实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系统思考、团队与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实际参与式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设计教学情境和编写教案,并据此按期望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的不断指导下,学生们进行头脑风暴,提出超出课堂预设知识的问题,之后再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演示,最后分组讨论成果展示,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课堂中自主参与和不断思考。

刘利和王放(2017)認为,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的“消费者”角色。因为学生不仅消费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产品,而且会积极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去,再经过课堂讨论以及教师总结,最终实现“消费者-创造者-生产者-消费者”的角色回归。

3 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效果

3.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在汪玉侠和黄忠东(2015)的调查研究中指出,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不理想,20%的大学生感觉课堂极为无聊;18.4%的大学生走进课堂是迫不得已。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度低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依然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而作为参与式教学的基础理论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不是灌输,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与教师沟通、交流,在交互质疑中构建知识(高文,徐斌艳和吴刚,2008)。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一种实践活动,需要自我构建与自我生成,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参与,就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目标。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程和教学的全过程。过增元(2003)认为,学生会感到自身不仅是参与式课堂上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的一部分。张丽丽(2017)对428名大学的调查统计,87.15%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和喜欢参与式教学方法,因为感觉参与式教学课堂不再枯燥,可以享受整个学校过程。其中99.30%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98.83%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总之,参与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习的投入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并且促使学生倾向于深层的、有意义的学习(陶飞,2016;杨院,2012)。

3.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事实上,参与式教学的思路、方法与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王继军(2009)认为,参与式教学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是相通的。由于参与式教学经常采用互动式教学,如游戏互动、学习竞赛、经典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这些带有娱乐性质、欢快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并强调了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在活动中学生开拓思维。国外学者Suzanne(2000)从学生角度,对参与式教学的课堂实施方案进行了总结:如果可能,用于参与教学过程的特定技巧应该来自学生自身,自发的参与过程比预先设定的更有效,动态的参与过程赋予学生拥有感,能在参与过程中充分地展示自我,提高实践能力。张丽丽(2017)的统计数据显示,87.38%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能够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总之,参与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马文川,2008)。

3.3 有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学生精神上的经常交流,而参与式教学则呈现出交往性的特征。其提出的交往性是指师生互动,师生信息共享与交流,学生之间的活动和教学互动。国内学者李臻(2007)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沟通与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创造性地实现教育实践活动。李保强等(2012)认为在实际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接受“剧本”的安排和“配合演出”,学生同样是导演与主要角色。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自主参与学习,从而实现自主探讨内在的“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外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地灌输知识,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真正体现了师生共学和教学相长,即“教长也,学亦长也,无论教抑或学,皆可促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林永红(2012)认为教师和学生往往可以将角色互换,体验彼此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促进与加深理解,实现角色认同,在完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与谐的师生关系。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师生双重视角的参与式教学效果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项目批准号:JG1630);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参与式教学 研究: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2015400)

參考文献

[1] 汪玉侠,黄忠东.“参与式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9):70-73.

[2] 孟和乌力吉.本科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3(6):56-62.

[3] 马文川.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调查研究——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08.

[4] 张丽丽.高职院校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7(3):1-5.

[5] 刘利,王放.价值共创理论视域下参与式教学师生角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7(1):71-72.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参与式教学实践能力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