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高等院校双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

2018-08-07林红焱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双语交流职业

林红焱

摘 要 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高校重要的发展目标,为此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课程的建设,而双语授课教师的素质会极大影响这些课程的教学水平,因而如何规划双语授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变得十分重要。主要从高校双语教师的角度,以福建省某高校从事国际本科生互认学分项目的双语教师为例,通过对54名一线双语授课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教学的真实想法以及实际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提出推动其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双语教师的职业规划,还有助于提升高校双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校 双语 职业 交流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3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n Fuj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ISEC Project as an example

LIN Hongyan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4)

Abstract Under the impetu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compound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goal for universities. For this reas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developing bilingual courses, and the quality of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ers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se courses. How to pla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teachers become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lingu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a bilingual teacher of a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 as an 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 mutual recognition credit program as an example,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54 first-line bilingual teachers, they learned about their true teaching ideas and their actual encounters of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se research results are not only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areer planning of bilingual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ut also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 bilingual;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0 引言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而教师队伍的规划与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事实上,展开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将推动教师的快速成长,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深化教师队伍的教育改革。以西方发达国家——英国为例,其教师的职业化道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无组织,以个人为主,到以国家为主导的有组织的系列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体系,[1]包括由教育部牵头成立的政府组织机构、民间设立的中立机构和各高校内部建立的校本组织结构等三种形式。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教师的发展体系,我国的体系还存在一定差距,尚待完善。

自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双语授课日渐普及。教师们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双语课程,希望在各自领域内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授课技能。但如何提升,多数教師感到无从下手,这是由于一方面双语授课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不同,所处不同高校的工作环境也存在差异性;另一方面现有关于职业规划和发展的研究多数聚焦在非教师领域,对于教师职业规划和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都比较零散,对于担任国际化教学工作教师的职业规划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探讨高校双语教师的职业规划发展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与教师队伍的改革均具有现实意义。

ISEC(international scholar exchange curriculum,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是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倡导的,合作学校之间课程学分互认的一个本科生国际培养项目,其目的是倾注全力培养一批职业资质、教学质量均得到国外合作大学认可、胜任国际化本科教学的教师。[2]该项目于2011年陆续开始与全国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语授课形式,期望最终可以提高全国普通本科教学的授课水平。本文立足本科院校双语授课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福建省某普通高校的54名双语授课教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发展意愿进行调查,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双语教师职业规划和专业化发展的建议,并为高校教师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实现提供有效借鉴及参考。

1 ISEC项目的教学特点

该国际项目的核心教学理念是开放、互动和批判式的双语教学,[3]即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学生是带着批判性思想聆听老师的授课,这个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互动并且活跃的;教学内容方面,则强调使用明辨性思维即批判性思维,主要指思考逻辑需清晰严密,双语课堂引入明辨性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本科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4]也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方法方面,注重互动与多样化教学任务的设计,提倡弱化传统考试的重要性,注重日常知识的传授与理解。[5]

1.1 国际化教育及其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该国际项目的核心教育理念,同传统的单方向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理念不同,它重点强调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即学习新知识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6]以公认的经典英文专业教材为主,在教学大纲的撰写、教案的内容要求与考评方式的设计方面都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试图从多个方面考核学生。为了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这一教学理念,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专家们提出了详细的指标要求与规范,定期举办岗前培训教育与各类专题培训研讨班,这些工作有效地推动了该先进教学理念在各高校的传播。

1.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课程的教学目的密切相关,教学大纲中每个章节的教学目的都与一个学习目标相关。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互动型、任务型授课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3 教学评价方面

评价方式采用的是过程性评价方法,即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目标结合。主要是考核方法需多样,且各评价方法的使用标准是一致与准确的,比如,期末考试成绩不再是决定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还包括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其他形式。同时,平时课堂表现的分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根据这一规定,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每位同学总成绩的一半左右,想期末“突击”就取得好成绩的投机行为在这种评价方法中是无效的,它重点强调日常的学习任务,这种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2 对高等院校双语授课教师的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从事双语授课教师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观点与想法,厦门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对从事ISEC双语授课的一线教师就专业化发展等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厦门理工学院一直重视双语教学活动以该校双语授课教师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调查教师的均有一年以上本科双语教学经验或有海外教育学历,对所讲授专业课的知识体系比较熟悉。

2.1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厦门理工学院2015年7月以前通过ISEC项目上岗培训的专任教师,累计54人。这些老师的专业以理工科为主,约占总人数的57%;其中,男教师略多,约占61%;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居多,约占63%;职称方面青年讲师较多,约占2/3。主要通过发送电子调查表的方式,收集问卷。问卷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参加过的培训和主题活动、关于双语教师发展意向、需要的支持形式。

2.2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重点关注双语授课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意向,旨在提高双语授课教师的能力,提升双语授课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这些从事双语教学的一线教师们很希望开展科研的国际合作,注重双语课堂的教学设计工作,渴望有机会到境外访学交流,期望大力提升双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具体包括几个方面:

2.2.1 参加的培训与主题活动方面

被调查的教师100%都参加了岗前培训,表明该项目的双语授课的规范比较明确,有一定的标准可以遵循。参加的其他类型的培训,则集中在如何提高教师授课技能方面。这表明虽然岗前培训中给出了规范与标准,但专业不同以及授课对象的差异性,导致双语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把标准与规范运用到实际中,是老师们参加各种培训与主题活动的主要目的。

2.2.2 发展意向方面

这方面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对于“最感兴趣的领域”,被调查老师中约37%的选择了科研国际合作,其次是教学设计(约占28%),第三是明辨性思维(约占10%)。这表明高校双语教师在其职业发展中,十分渴望在科学研究方面与国际学者展开比较深入的交流,希望能在各自领域内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提升各自的学术水平;期望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把学科中先进的观点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而在希望参加的“教师讨论小组”这个问题中,排第一位的是教学设计小组(约占44%),其次是讲义编写小组(约占31%),再次是明辨性思维小组与科研国际合作小组(约占26%)。结果表明,虽该项目已经明确了教学设计的理念,但在實际操作中,老师们对于如何设计好每一堂课,存在很大疑惑。他们很重视课堂教学设计,非常期望提高各专业双语讲义的撰写质量,通过课堂教学把明辨性思维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但由于双语授课采用英语教材,授课对象是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学生,如何让讲义既展示了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出该门课程双语的特点等教学设计与讲义编写的相关问题,是双语教师期望从讨论小组中获得的主要技能。

2.2.3 需要支持的方面

对于教师“最需要的支持形式”,被调查教师首选的是境外访学交流(约占70%),其次是平行课教师研讨交流(约占22%)。该结果表明,双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授课教师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是广大双语教师急需的支持,尤其是同母语是英语的国际学者的交流机会;同时,双语教师们也期望与讲授平行课的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因为虽然有一些规范与标准,但是不同学科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会遇到相似的困境或疑惑,他们的问题具有共同性,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能够商讨出符合中国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3 高校双语授课教师推进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双语教师的培养机制 (下转第76页)(上接第73页)

培养高素质双语授课教师,需要学校在培养机制方面不断的完善。高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其明确的培训体系与制度标准。相应地,高校双语教师作为高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也应该有独立的考核标准和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资格认证体系,设置课程的设计、讲义编写方面的标准,以及对各种教师培训与交流活动的具体要求。

3.2 教學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高校双语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们在重视教学设计的同时,不能忽视科研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可以让教师熟悉学科前沿,把握时代脉搏,保证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领域内的理论知识是教师探索学科前沿的基础,是开展领域内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7]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开展两者的结合?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与德国的很多高校,都要求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实施研究型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主动思考,同时,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指导本科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学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8]厦门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大学,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并且有相应的专业老师与其对接,推动相关项目有序开展。

3.3 定期的交流与指导

高校双语授课教师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学校的培养机制,更需要来自专家的交流与指导。这个“专家”可以是校内的,如资历深厚的教师与有海外经历的教授,他们在双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可以通过教学研讨会、培训、观摩教学与教学竞赛等形式,传授给团队中的其他人。同时“专家”也可以是校外的,如采用国外访学与国内访学相结合,短期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会议相结合等对外交流形式。以访学为例,双语授课教师可以在现场观摩其他高校同行的教学环节,这将极大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拓宽其学术视野,提高其整个教师职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罡.英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的形成、特征与启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7-160.

[2] 苗青.ISEC项目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9):1-2.

[3] 陈雷明.基于ISEC项目的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91-194.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

[5] 江鸿.浅析ISEC项目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15-117.

[6] 古训.ISEC教学理念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2):64-65.

[7] 孙丽娟,慕林.高校双语教师职业发展探讨[J].教育探索,2013(12):111-113.

[8] 韦小凤,朱学卫.大学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现代化,2016(36):17-19.

猜你喜欢

双语交流职业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我爱的职业
交流平台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