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昌平实验二小航模活动
2018-08-07范建华
作为一项科技体育活动,航空模型集实践性、趣味性于一身,深受中小学生喜爱,对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有积极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2009年,中国航空学会决定大力推动“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建设,对开展航空素质教育突出的中、小学校授予“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牌匾和称号。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要求,全国中、小学校开始创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试点工作,广泛开展校园科技体育运动。
本刊曾陆续刊登过一些学校开展航模活动的文章,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从这期开始,特开设《校园“模”法》专栏,刊载校园航模活动的优秀做法与经验,欢迎老师们将经验总结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
投稿邮箱:hkmxtg@sina.com
下面,由北京市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昌平实验二小)范建华老师介绍该校航模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教学经验。
范建华 昌平实验二小科学教师。他酷爱航模运动,特别擅长F3K遥控手掷模型滑翔机项目,曾多次在全国航模锦标赛及公开赛上,荣获该项目个人全国冠军、团体冠军,并取得国家二级裁判员资格。昌平实验二小校园航模活动在以他为首的科技老师团队带领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校学生在北京市及全国航空模型比赛中屡获殊荣。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
2008年2月,北京市昌平实验二小正式将航模纳入校本课程,由三、四、五年级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三年级学生主要学习手掷模型飞机和弹射模型飞机 ;升入四年级后就可以接触到电动模型飞机和橡筋模型飞机;五年级时则可练习四轴遥控飞行器。在昌平实验二小的所有校本课中,航模课最受欢迎。因为每个班只有3个名额,所以入选航模班的同学都是班级的“幸运儿”。
从事航模教学多年,我发现航模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多功能的窗户,不仅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手脑结合、培養创新思维。初上航模课时,多数学生拿到模型就会问:“这架模型飞机怎么飞呢?是靠橡皮筋弹出去吗?” “它能飞多高、多远呢?”……只有少数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才会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所以每次上课前,我会先布置任务,让学生们观察模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为他们答疑。久而久之,学生们看见一架新模型,就会先观察其特点,总结共同点。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制作模型。在带领大家做“霹雳”模型火箭时,需要用502胶水固定尾翼。这个操作看似简单,实际却颇有难度。由于火箭尾翼和箭体表面都很光滑,而且粘接时学生的手会晃动,因此模型很难固定住。发现这个问题后,学生想到用砂纸打磨箭体和尾翼的接触面,使接触面变粗糙后,就很容易将二者粘接在一起了。
为了更快速、高效地完成模型制作,我和学生尝试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如在制作“小力士”伞降模型火箭时,为了减慢模型的下降速度,学生将尾翼部分由塑料改为进口轻木,大大减轻了重量。另外选用一次性塑料餐桌布制作降落伞,又进一步减轻了箭体重量,延长了模型火箭的留空时间。通过反复制作模型,学生不仅接触到各种材料,了解了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用途,也掌握了多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而我则从这一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完成一件完美作品所需的工匠精神。
想要更好地普及航模活动,硬件设施必须跟进。2015年,学校投资创建了航模教室,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几年来,我校的航模教师队伍逐渐壮大,以前只有我一人,要教授3个年级的课程;现在有6位老师分年级教学,显著提高了教学成效,保障了航模教育工作更科学、规范地推进。
将航模与科技相结合
尽管航模校本课名额有限,但昌平实验二小每学期会结合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航模知识讲座、航模飞行比赛以及航模展等多元化活动,让全校学生都有机会了解更多的航空航天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学校每年会举办科技节,有弹性动力车模、船模、机器人表演以及航模飞行等展览、展示。其中,航模班学生展示的精彩的航模飞行表演最受全校师生欢迎。特别是2015年科技节开幕式上, 10名同学发射了10枚“长征三号”模型火箭,并配合放飞了 60架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场面十分壮观。2017年数学节和科技节一起举办(简称数科节),开幕式上,航模班的学生操纵四轴飞行器顺利完成了悬停、筋斗、钻圈和8字飞行过障碍等表演。此外,科技节上还举办了为不同学龄段学生设置的多种航空模型飞行体验活动,有纸飞机、EPO模型飞机、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海鸥”电动自由飞等,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航模活动中。
实战中锤炼不断成长
2017年11月18日,我带领23名同学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航模比赛。考虑到学生培训时间紧、学习任务重,与同事们商量后,选择让他们报名参加微型电动自由飞比赛。
因为参赛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航模,要先让他们了解航模知识和相应的制作技巧,才能完成模型的制作,所以我在赛前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训练。在试飞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模型飞行时总是向左倾斜。为解决该问题,我对模型的方向舵和右侧的升降舵进行了反复调整试飞,终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满怀期待参赛的学生还给心爱的模型准备了包装盒,生怕一不小心碰坏了。比赛当天风很大,好几架模型都飞丢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学生们的比赛热情。最终,该项目一等奖的80%都由我校学生包揽。
近两年,昌平实验二小学生抱着学习的态度,先后参加了北京市、昌平区组织的“放飞梦想”航模比赛。我校学生在电容模型飞机、“海鸥”电动自由飞、纸飞机飞跃三重门以及风火轮接力赛等项目中崭露头角。而经过一场场比赛,航模老师也积累了很多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
目前,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小学航模活动的开展势头也非常好。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我们几位航模老师,决定将航模与正规课程、特色活动相结合,开放室内外的活动场所,如篮球馆、羽毛球馆、教学楼大厅等较宽阔区域,使校园航模科技活动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