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2018-08-07于超王华森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于超 王华森

摘 要 在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总结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经验,分析农学类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对农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摸索。

关键词 植物生产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改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22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for

Training Agricultural Innovative Personnel

YU Chao, WANG Huase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and specialty of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for plant production,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and practice the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agricultural innovative personnel by reform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Keywords plant produc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reform experiment teaching

浙江农林大学作为农科类大学,是农业科学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为了能够早日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从而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质量新型人才,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其中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搭建新型实验室管理平台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农学类院校在实验教学上进行变革,在实验中追求创新。因此,结合当前实验室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浙江农林大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复购置率高、使用效率较低

浙江农林大学各个学院(系)之间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教学经费的分配和管理上较为分散,这样会使得各单位在采购实验仪器及设备时,仅仅关注购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而不去考虑实验室的长期规划还有使用效益,从而造成了较多性能相同或类似的大型仪器重复购置率很高。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实验仪器设备不仅占用了大部分的實验空间,使得实验室利用率不高,更造成实验仪器设备资源浪费严重,久而久之实验仪器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益,带来了空间与资金上的浪费。

1.2 实验室平台需求团体大

目前,我校的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的状况是:整体的实验室设备条件较差,其中绝大部分的设备过于陈旧并且功能单一,而且某些特定的仪器设备数量较少不能够形成一定规模作用于科学研究;某些专业领域的实验课课程安排过于简单缺乏严谨规范,这导致学生们很难有机会和条件接触到一些高精尖仪器,从而导致本科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关于科研型实验室的现状:虽然各个课题组都具备有一定数量的小型常规仪器设备,但是绝大多数实验室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引发了各个课题组在使用大型仪器时出现了排队时间较长,使用困难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对样品时效性要求较强的实验。

1.3 操作不规范,安全隐患频发

学校本科实验室需要大量的使用不同种类的生物、化学试剂,实验产生的众多废气、废液、废渣会对实验室环境尤其是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安全威胁。首先,众多的高校实验室在化学试剂的管控和购买上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更不会去对实验室的药品、试剂进行归类摆放,设立危险品警告标识从而造成室内实验试剂、药品摆放混乱。其次,很多的高校学生由于缺乏正规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培训,从而导致他们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实验操作中,一些学生没有穿戴工作服、手套就直接触碰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另一方面,由于操作人员实验操作的不规范,导致一些有毒药剂的挥发、实验结束后化学试剂的随意摆放、药品而不归还原位等,造成整个实验环境的污染;再者,缺乏环保意识,哪怕老师叮嘱过不能随意倒弃试剂,还是会有学生习惯性的将废弃试剂直接倒入水池或者丢进垃圾桶,从而导致众多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菌直接进入到环境中,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水源、大气、土壤等。

2 创建管理方法

2.1 构建平台,合理规划实验室

学校实验中心将各专业原有的实验和实验项目进行梳理、调整和优化,围绕我省农业产业优势与特色,立足相关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摸索、创新和各有关产业、行业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达到“产业链—学科链—专业链”有机结合。各平台按照功能性、相同或相近专业大类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布局,划分出若(下转第59页)(上接第47页)干实验室、实验室下设实验分室,通过重新规划、合理安排,有机整合,按功能划分实验室,使得现有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2.2 改革开放力度,改进管理手段

采取开放创新模式。一是在农学院实验中心网上公布开放研究课题,吸引一些优秀学生较早地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三是将实验纳入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学校支持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开设实验课,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带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这样既能提高实验仪器使用效率又能完善以教学为导向的实验室建设。

2.3 提高实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建设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制度,明确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实验员进行综合能力的考评,将其分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对于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好的作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强化相应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到实验室的工作中来。同时学校应该大力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知识理论水平。此外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大量开展讲座,使得高校实验平台的安全使用规范、避免安全隐患和强化人身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等众多理念能够深入人心。

2.4 完善教学质量方针,提升创新力

作为高等院校,我们需要根据创新型人才这一特定目标去制定和完善周密详细的实验教学计划方针。在增加教学实践的课程时,我们也要相应的增加综合性应用类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完成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实践操作创新能力这一特定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需结合国际化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锻炼,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我们需要高级职称的教师根据方针计划进行专业实践授课,从而提升学生专业学科的积极学习氛围。

3结束语

针对农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我们需根据目前所处的国际大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的制定,目前的教学重中之重是全面地提高我们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作为高等院校的我们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验科研的培养机制,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推进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国际人才之间的交流。学校的发展应以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学校已有实验教学资源,开设相关综合性实验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好实验教学平台的同时,实现高效率的实验教学,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喻彩丽,李勇,尹炳龙,何学群.新时期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1):72-75.

[2] 孟庆繁,周慧,逯家辉,等.生命科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47-1549.

[3] 喻彩丽,李勇,尹炳龙,何学群.新时期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1):72-75.

[4] 陈廣辉,冯建灿,李琼.园艺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9):61-64.

[5] 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