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研究
2018-08-07卢晓梅喻雯梁瑾石媛
卢晓梅 喻雯 梁瑾 石媛
摘 要 新工科建设是为应对新经济挑战、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笔者认为,“新工科”之新,首要体现在引领未来的一流工程师应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论文从知识、能力、思维、价值观等维度,提出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包括:专业交叉、通识教育;学习与创新、互动与自洽;批判思维与跨界思维;全球视野、自信担当,并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为例,阐述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价值观体系。
关键词 全球化 新工科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03
Research on Key Competence of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under Globalization
LU Xiaomei, YU Wen, LIANG Jin, SHI Yu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00)
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is a major action plan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economy, new industry,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 on what is key competence of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leading the future, which put forward from knowledge, abilities, thinking model and values including inter-discipline, general educati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teraction and self-consistency,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oss-border thinking, global vision, sense of mission, etc. Taking Buffer Base for Overseas Talents as an example, we highlight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core qualities of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Keywords globalization, new engineering, key competence
1“新工科”建設与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
新工科建设是为应对新经济挑战、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2017年1月吴爱华等人刊文,提出发展和建设“新工科”,[1]随后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新工科”一经提出,就受到工程教育界、高等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行动纲领相继出炉。
“复旦共识”明确定义“新工科”新范式为“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2]林健认为,“新工科”建设最核心的任务是“学科人才的队伍建设、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3]而关于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笔者认为,“新工科”之新,首要体现在引领未来的一流工程师应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2005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报告,首次提出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认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4]并将核心素养划分为“互动地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和自主行动”,[5]突出自我反思、社会互动和跨学科素养。随后世界各国或地区相继开启核心素养研究、因地制宜,提出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林崇德课题组建构“三大领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个指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强调“‘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核心,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6]
对于“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天大行动”提出:“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7]
在全球化语境中,新工科建设突出战略型、创新性、开放化、互联式,强调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既扎根中国、又走向世界,笔者从知识、能力、思维、价值观等维度,提出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框架
2.1知识维度:专业交叉与通识教育
专业交叉,是指让学生在更广阔的专业领域奔腾,让创新的链条得以充分延伸:一是,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二是,理工与工科的互补互鉴,理科若是较弱,也难以支撑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三是,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没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很难做出超出常规、创造性的“新工科”路径选择。
通识教育,强调对“人”的塑造和个性化施教,提升人才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艺术素养、科技素养等素养。新工科人才的未来使命绝不仅限于单一的工程技能,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艺术等门类的涵养与熏陶。
2.2能力维度:学习创新与互动自洽
学习能力,“新工科”建設就是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的时代要求,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等层出不穷,因此,“新工科”人才的能力维度,最为核心的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而且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并形成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创新能力,想象力与洞察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洞察力是聚合思维,涉及思维的深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想象力是发散思维,涉及思维的广度,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变化更新。新工科人才的创新能力,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专业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还要具有专业交叉融合、善于跨界的能力。
互动能力,是一种外联的能力,主要包括合作能力与领导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组织方式的网络化、扁平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治理、组织模式、产业结构、商业体系深刻变革,这些都对传统工程问题的求解提出了挑战,需要工科人才同时懂经济、社会和管理,更加具备系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控制复杂局面的领导能力。
自洽能力,是一种内省的能力,为实现目标能够管控自己的行为和情感,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建立客观理性的自我认知,逐渐形成一套完备、自洽的思维体系,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达成内心的动态平衡与自洽圆通。
2.3思维维度:批判思维与跨界思维
批判思维,主要体现在严密审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盲从、科学质疑、独立思考,并推陈出新、自主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强调开放兼容的胸怀和严谨缜密的推理。
跨界思维,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指向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领域,而新经济之“新”,在于更加突出跨行业、跨领域。既定产业和体制格局被重构,传统的学科隔阂与技术壁垒需要打破。因此新工科人才需要新思维、新视野,具备跨界思维与跨界整合能力。
2.4价值观维度:全球视野与自信担当
全球视野,体现在具有跨文化意识,能够进行高水平国际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服务产业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创新资源与创新人才更是在全球范围流动,而中国工程、中国制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已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因此,新工科人才思考问题、开创事业、引领未来,就需要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具备全球视野。
文化自信,则体现在既要面向世界,又要扎根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工科人才对于民族文化、红色基因、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使命担当,主要包括法治精神、道德境界与社会责任。随着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无人区”越来越多,带来不少伦理困惑与法律问题。新工科人才更应该具有法治精神、道德境界与社会责任,要触发学生冷静思考新技术对社会、法律与伦理的影响,让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获得协调发展。
3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体系
“新工科”建设,正在重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工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新工科面临的新经济态势,也是其他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正在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
2012年,为吸引全球人才、抢占国际人才竞争先机,契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南京工业大学创建了“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并探索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SCIENCE”价值观体系(Skepticism,科学质疑;Curiosity,求知若渴;Industriousness,天道酬勤;Enthusiasm,热忱奉献;Novelty,追求创新;Confidence,自信力行;Ethics,守望良知)。基地科研教学的专业领域为材料、信息、化学、物理、生物与工学学科的交叉地带,五年来形成的人才培养价值观体系,也为“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建构提供了思路。
科学质疑:注重培养人才的科学质疑精神。科学质疑精神和强烈的好奇心驱动科学研究。科学质疑意味着科学不相信权威,在符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不断突破现有认知的藩篱。只有在不断挑战权威的基础上,才能推动科学研究、学术进步。
求知若渴:创新往往是发生在那些对某事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的人身上。提倡独立思考、富有幻想、好奇求知,通过开展创新论坛、创新竞赛、科研奖励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人才、提升其自身的求知动力,培养人才的洞察力与想象力。
天道酬勤:勤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重在勤奋实践中的悟性与思维水平的提升,以及经历困苦的品质磨炼,重在知行合一的境界。营造健康的学术文化氛围,倡导通过自身努力、奋勇拼搏获得学界认同,鼓励人才走勤奋钻研、努力拼搏的学术道路。
热忱奉献:积极倡导科学报国的奉献精神。引导人才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明确爱国的责任与担当,践行报国的理想与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追求创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也需要体现在管理模式、行政流程、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积极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倡导尊重异见、欣赏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鼓励互信共享的团队合作。
自信力行:培养人才的全球化视野,鼓励人才坚定创新自信,勇于立足学术前沿,勇攀科学高峰,对话国内外优秀同行,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人才出国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供充分的条件与保障。
守望良知:重视学术道德的建设,积极倡导健康的学术氛围与科学的评价机制,坚决抵制学术不端、(下转第21页)(上接第6页)摒棄学术腐败,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抵制用非学术手段干扰正常的学术判断。鼓励人才通过勤奋努力、公平竞争,赢得学界认可、立于不败之地。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探索(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YDJ-ZD012);大学治理视野下的新型学术评价机制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编号:16TQA002);高校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研究(南京工业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编号:QNSK2016010);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科研人才引育创新研究(南京工业大学自选课题科研管理专项,编号:kygl2016044);高等教育与全球化(拓展)研究基地(南京工业大学社科研究基地项目,编号:SKJD002);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与南京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南京市科协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NJKX2017RKX-06);全球化视角下江苏省属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作用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7JSB018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
[3]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26-35.
[4] 李帆.核心素养,一枚改变教育内涵的楔子[J].人民教育,2015(24):18-20.
[5] 袁振国.核心素养对学科中心的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6(22):31-34.
[6] 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2):145-15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 [EB/OL].
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4/t20170412_30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