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重模式到重机制

2018-08-07郑文

高教探索 2018年7期
关键词: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动力机制

郑文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但重模式不重机制,制约了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机制有特定的内涵,不能泛化,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具有隐蔽性、自发性和长效性。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可以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中的调控作用,完善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增强人才培养的动力。鉴于人才培养机制体系中,动力机制是短板,应从学校、专业和教师三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动力机制。

关键词: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动力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首要问题。[1]一直以来,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20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学界也纷纷在理论上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及成因。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和少部分教师的行动,远没有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共识和行动。究其原因,有的认为是缺乏顶层设计[2],有的认为是教师对培养目标、课程评价等缺乏专业知识[3],有的认为是理念的束缚、资源的约束[4],等等。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成因?根源是什么?笔者认为,恰恰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不成熟。如果要真正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保障和支持,否则就会受到旧有机制的禁锢而不能进一步推进。因此,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必须从重模式转向重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路径转向。

一、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随后,政府官员、高教专家、大学教师纷纷发表有关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文章、言论,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人才培养机制”理解不清,对机制一词的使用生活化、口语化,且未科学界定“机制”一词的内涵,比较多的是随意将一些人才培养活动与“机制”一词组合,两者含义含糊。如“协同育人机制”,基本上是指协同育人而不是机制,评估机制实际上是评估而不涉及机制内容。体制与机制不分,模式与机制不分,机制与制度不分,培养与管理不分等等,基本上是将人才培养機制泛化,高校人才培养领域的各项工作、各项改革、各项制度都统统归入人才培养机制的范畴,使读者对到底什么是“人才培养机制”非常困惑。

(一)何为机制?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机制”一词给出了如下解释:  (1)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如杠杆机制,通过加长动力臂缩短阻力臂,轻而易举撬起重物。(2)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如生物学中生命遗传机制、人体免疫机制、人脑思维机制、视觉机制等。(3)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如优选法中优化对象的机制,也叫机理。(4)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

如上所述,机制可大致分为自然科学领域机制和社会科学领域机制,自然科学领域机制不在我们此次探讨的范围。从社会领域看,其机制可分为两类,即“硬件技术性”机制与“软件制度性”机制。[5]“硬件技术机制”主要指物质、技术(包括自动控制技术)方法的运用,而“软件制度机制”主要指使制度或体制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是具体的制度安排,包括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措施、方法等。本文所指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即是“软件制度机制”范畴。

(二)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

作为“软件制度机制”,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是指高校在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功能原理及其在该原理下整个体系各单元制度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这里的体系单元,可以是参与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系统单元及相关元素,如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也可以是学校内部的单元,如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等。在这个体系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可以对人才培养工作施加影响,体现为不同层次、主体、范围、内容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安排,可以将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类型。

从层次来看:政府层面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生均拨款、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绩效工资总额等系列制度,这些制度形成相互关联、耦合的配套机制;学校层面建立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的教学奖励、职称评审、教师考核、经费支持等系列制度安排,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就有保障;学院和专业层面对内接续学校的系列制度安排,进行具体化评估、考核和绩效分配等,对外着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寻找与企业、行业的利益结合点,制订系列合作制度。政府、学校、院系都应建构各自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但任何一方不能缺位,而且各自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形成合力,才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从类型来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从机制的功能分,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机制的性质分,有正向机制和负向机制。正向机制设计科学,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促进人才培养,负向机制则对人才培养起着负面作用。例如同样是政府的专业调控机制,如果纯粹以学生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就业率、热门程度等评估专业,并与专业设置、专业招生关联,那么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则会面临停办的局面。反之,若区分专业性质,对应用型专业建立存量数、就业率、报考率、社会满意度等监测指标,达到一定标准阈值则自动对专业的设置提出开办或取消的意见,这种机制就是正向的。从机制的作用力来分,有关键机制和一般机制。如目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是教师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动力不足,投入精力不够,学校对本科教育缺乏应有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这里的动力机制则是关键机制。

(三)人才培养机制的特性

从上述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定义和层次、类型来看,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隐蔽性。人才培养机制是对高校人才培养领域发挥作用的一整套规律、原理的制度反应。这种原理、规律包括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学生成长成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和高校管理等一系列理论、原则、规定,往往隐藏在表象的背后。人才培养机制像一只无形的手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调整、支撑、保障作用。

2.自发性。人才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制度的互相联系、互相耦合的有机安排,是一系列制度的有机配合,一旦形成后,应该是自组织地发挥作用,呈现自发性和某种“无为而治”的特性。一种正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自发地起着促进作用。

3.长效性。既然人才培养机制是对人才培养规律、原理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机制建构完成后则会长期发挥作用,具有“事半功倍”的长效性特征。因此,应及时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否则便会制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

此外,人才培养机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领域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管理”特性,或者说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指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序运行,使人才培养工作任务得以实现,所以有的时候也可以称为人才培养运行机制。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工程、生物领域等的机制具有不同特点,后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有A则一定有B,但前者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点。人才培养机制中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互相交织,使人才培养机制呈现出某种“黑洞”特性。这也是我们对人才培养机制内涵理解不一、研究成果较少、规划设计不易的原因。

二、对高校当前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基本认识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是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人才培养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且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而不断进行“破”、“立”。当前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依靠机制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中政府调控不力、整体设计不足和动力支撑不够等三个关键问题,让机制先行,服务模式改革,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通过机制建设发挥政府对人才培养的调控作用

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是“广义说”还是“狭义说”,都主要是属于学校层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方案、教学模式等方面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高校是主体,政府、社会参与。但是,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力量来看,政府不应该仅仅起参与作用,而是应通过机制起调控作用。如前文所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中各层面的机制不能缺位,但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政府的缺位相对明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掌握高校设置、学位点增设、学科水平评估、招生计划分配、重大工程遴选(如“双一流”建设计划)等重大权力,但尚未建立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联的系列制度,不能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强调“中央行政权力的集中统一管理”为特征的国家,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缺位表面上看是机制体系不完整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因为政府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中的缺位,对地方和学校机制建设丧失了示范、约束作用,同时削弱了后两者人才培养机制的效力,地方政府也很难在办学质量评估、办学经费投入、重点工程遴选、重大项目奖励等方面建立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联动机制,导致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出现偏差。从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出现诸多热点话题,如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也达成很多共识,如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本科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要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等,从而掀起一股又一股人才培养的热潮。这种热潮的形成大多是依靠上层的指示、领导的讲话、媒体的呼吁,本质上依靠的是一种氛围,一旦氛围散去,领导和上层的热点转移,人才培养的改革便会重新回到原始状态。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改革只停留在口号、批示、会议上,或者发发文件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上,没有从机制上长远、系统、深入地解决本科人才培养问题。从模式到机制,首先是政府,尤其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完善政府层面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机制(不是制度)一旦构建,它会处于自组织的运行状态,不需要领导呼吁也会长期性、经常性、自发性地发挥作用。

(二)通过机制建设实现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整体设计

人才培养改革涉及政府、学校、院系各层次主体,也涉及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各相关人员,同时还涉及社会行业、企业等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在学校内部,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是主要的依靠力量。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所有人才培养改革需要教师来实施、承担,当前的人才培养改革缺乏整体设计,造成教师职业行为的冲突。如,政府承担了招生计划下达、专业设置、部分课程甚至教材的建设、管理职能,但对人才培养的结构、数量、层次等缺乏引导,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等缺乏激励,对学校人才培养与校外主体合作教育中的法律、财政、税收等缺乏支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主体,缺乏系统思维,表现在教学改革单兵独进,缺乏人事、财务、后勤等的配合,对教师的管理顾此失彼,在岗位考核、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方面将科研或科技放在第一位,背离高校人才培养基本职能的定位,对院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质量等缺乏引导。之所以出现以上这种人才培养的上下失调、各自为政问题,关键是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完善,甚至是与已有的机制产生冲突、内耗。政府缺乏专业调整机制、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均拨款机制、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学校缺乏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和分配机制等,表现出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所以,我们应针对人才培养改革的整体性,设计从政府到学校、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学生的有机制度体系,形成完善、系統、配套的机制。

(三)通过机制建设增强本科人才培养动力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依靠教师的积极、主动投入,但是动力不足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普遍性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最大掣肘。首先是学校动力不足。学校缺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不重视教学,过于重视科研,领导精力、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评价考核等没有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投入教学的精力严重不足,满足于应付课程教学,不愿从事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教学应用严重不足,甚至有些教师不愿从事本科教学;学生则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个人发展规划、课程学习满足于考试过关、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所谓的“替课族”开始流行。从目前来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能解决教师的动力问题,而模式改革的成功要以激发教师的动力、活力为前提。所以,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从机制出发,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因素中,学校动力不足是关键因素,学校动力不足直接导致教师的动力不足,而教师动力不足,教学马虎应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又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动力。在人才培养动力机制建设中,要根据动力机制的权力、责任、利益三个要素构成,政府下放权力,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责任,利用财政拨款、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高校领导考核等手段构建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动力机制,从而从根源上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动力不足的问题。学校围绕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将权力、责任和利益要素在学院之间、教师之间进行配置,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构建形成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设计

人才培养机制是可以设计的,并且不同机制之间是分工、合作、制衡的。从目前我国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涉及到的体系单元包括政府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也包括专业、课程、课堂、实习基地,还包括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不同系统及其单元需要达成的目标不一样,从而可以设计出层次、性质、类型不同的、相互关联的、复杂多样的机制体系。考虑到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是动力不足,急需调动系统中各要素主体的积极性,所以笔者侧重从完善学校、專业和教师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绩效为中心的学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价机制

该机制可分为政府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组织部门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财政部门对高校的生均拨款等三个子机制。政府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中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作为核心指标,不能视为可有可无的软指标,一切涉及到对学校的整体性评价都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根据评估结果配置资源、下达招生计划、奖惩学校等;组织部门在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党政一把手进行年度考核、届中考核、任期考核时,应以人才培养质量、绩效作为主要指标,人才培养工作考核合格才能对班子和党政一把手作出合格结论,根据考核结果提拔干部、奖惩干部等;财政部门对高校的拨款不能完全采取现在的以学生数量为基数的拨款机制,而应该采用学生人数基数和人才培养质量系数、绩效表现相结合。绩效表现主要是要克服只看产出不计投入的弊端,应该考核学校的增量、投入产出比。考虑到大家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绩效指标设计和测量等的长期诟病,人才培养质量和绩效等指标的设计和数据采集要有新的思想和技术,要大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在学校部署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同时依托专业数据和教育调查公司,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企业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等进行大规模数据调查和分析,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绩效评价办法。

(二)建立以职业准入和市场需求为前提的专业认证(评估)与调整机制

专业认证(评估)与调整机制是指在国家层面构建各个门类的专业认证标准,组建认证机构,接受高校的专业认证申请,同时建立专业认证与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准入或职业资格关联、专业拨款标准关联和专业设置关联。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容易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获得更高拨款系数,对多次认证不能通过或不申请认证的专业则可以减少甚至停止招生,这样就形成完整的专业认证与调整机制,很好地引导学校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这种机制必须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协作设计。除了国际、国内权威的专业认证外,还可以建立专业评估与专业调整机制。该机制包括专业评估与专业办学信息发布两个部分。地方政府对所属高校的专业进行评估,对专业办学质量作出结论。同时定期公布一定时期内与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层次等,高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并辅以对专业的存量数、报考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雇主满意度等指标,对达到规定限制标准的专业作出减少招生、暂停招生、取消专业设置的处理。学校也可以根据标准自主调整专业。专业认证(评估)与专业调整机制的建立,既促进学校重视专业建设和投入,也促使专业的教师不断重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以专业投档录取学生的新方式下,专业认证结果和专业办学信息的发布更有意义。

(三)建立以教师分类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是高校教师选聘、任用、薪酬、奖惩等人事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办学必须以教师为主体,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对教师的管理必须基于以人为本、分类发展的理念,建立教学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结构化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要突出教学业绩,针对不同类型、层次教师建立不同的考核标准,促进广大教师都能各展所长、专业发展。建立基于考核结果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至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进展缓慢。政府和学校的认识目前尚停留在人才培养模式阶段,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系统化、层次化、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加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还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人才培养机制设计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不足,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2]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3]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12).

[4]刘献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5]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动力机制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教学视角软件开发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人本情怀”思想的探析
福建省本科高校科技查新服务情况调查与分析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