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及其识别
2018-08-07彭琳杨锐
彭 琳 杨 锐
我国传统风景名胜地营建对于“关系”“整体”等理念十分重视[1-2]。风景名胜区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人与大自然精神关系的深化过程[3],且经过千百年来不断经营,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有机的区域格局[4]。然而,在各种利益驱动下,不少风景名胜区侧重保护局部欣赏价值高的景物,对于自然人文系统的完整保护不足。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将导致风景名胜区之形支离破碎,人们也很难再感知到其中蕴含的精神。以泰山为例,其在“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岱阳岱阴—登山中路—岱顶”各个层次,各要素间均存在精神性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图1)。当下,蒿里山和社首山被城市侵蚀,月观峰因索道建设受到破坏;而在现有景源评价体系下,这些破坏仅影响了少数二、三级景源,几乎不改变总体评价结论。但事实上,完整封禅意义上的泰山以及反映古人宇宙空间观念的岱顶格局已受到巨大影响,这相当于丢掉了风景名胜区的精华。
因此,研究尝试探索适宜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高度融合特征的价值识别思路,以促进风景名胜区“形”“神”的系统保护。目前风景名胜区价值识别思路主要可归纳为4种:1)传统景源评价体系,其虽能有效促进要素单体保护,但对关系及精神意义认识存在不足;2)采用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V)标准,但由于OUV主要关注突出价值点,可能会割裂价值点背后的整体[5];3)构建新的价值分类体系[6],其有助于廓清风景名胜区各类价值主次关系并促进保护,但若各类价值缺乏整合,可能会使我们陷入不断细分的局面[7];4)开展单类价值识别实践[8-9],虽然有助于加深局部认识,但仍缺乏宏观统筹。此外,国际上普遍自然文化二分的遗产价值识别思路亦不适宜于风景名胜区[10]。
受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生成整体”[11]“关联性保护”[12]“整体价值”[13]等思想启发,并借鉴西方自然整体保护理念,研究尝试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强调价值识别由“单独的要素”上升到“整体性”评价。并运用“整体生成与拆解还原”并重的综合微观分析法[14],构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框架,最后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实践应用。
1 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高度融合特征再认识
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特征首先在“风景名胜”一词的词义演变中已充分体现。“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的显现[15]。“风”最初是指自然现象,而后融入了个体情感或群体文化等“人”的因素[16]。与“风景”词义演变过程相反,通过对《四部丛刊》检索“名胜”一词,可见“名胜”初指才俊之人,而后逐渐融入了名望之士最爱同游的山水、建筑、古迹等“自然”和“景”的因素(表1)。如今“风景”“名胜”的组合使用,反映出“人”与“自然”因素的进一步化合。
国内学者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高度融合的特点已有诸多阐述。这里笔者尝试从融合的对象、途径、结果3个方面对相关论述进行归纳提炼,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特点。
在对象方面,体现在实景与理想之境的交织。一般风景名胜区往往是接近某种审美理想的地方。人们体验的不仅是现实中的自然环境,更是理想之境。例如,对于道家而言,神仙居住的地方是环境的审美理想,也是诸多道人千方百计所要寻找的仙境[17]。道家的十大洞天、三十二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每一处都是理想的修仙之境。对于佛家亦是同理,如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五台环绕的地理环境与《华严经》中描述的文殊菩萨道场十分契合,是五台山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主要原因。再如,泰山的高大、挺拔、庄严与儒家认同的仁人志士形象相符[18]。而古人的营建活动往往也是为了使风景名胜地更加接近理想之境。
图1 泰山风景名胜区各个层次要素间的联系
图2 风景名胜区整体性的4个层面
图3 风景名胜区4个层面整体性之间的关系
在途径方面,强调通过“体验感悟”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在我国传统山水文化中,与体验感悟相关的词语有“观、体、悟、游、味、触”等[19-21],且词义都十分丰富。如“观”并不简单指眼睛看,还可是沈括的“以大观小”,即“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22]。又如“游”也并非仅指“人的移动”,还可指精神超越空间而自由驰骋,所谓云游、神游。这些词反映出体验之时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心觉六感的充分调动与综合。此外,体验感悟往往存在一个序列过程,如从一天门、中天门至南天门的泰山登览体验,一步步将人引向更高的审美层次和境界[22]。而这些丰富的体验和想象,一旦发展成为意识,就能激发出更为深刻的思想[23]。
在结果方面,追求“超越人与自然事实性分离的精神性合一”[22]。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唯有审美性的合可消释主客体的区别,最后达到“美真同象”[24],即“主客体之界限、人我之界限、情理之界限都消失了”[25]。这种状态是从心而发内向超越的结果。如庄子的“内圣外王”和“忘我得道”、宋代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主张的“心外无物”、张载的“为天地立心”“物吾与也”、周敦颐的“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等,都反映出我国古代哲人对物我交融、物我同化、物我相忘的精神追求。
综上,在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价值识别时,如若忽视了关系、体验过程和精神因素,仅从物质实体层面去看某一处峰顶或某栋建筑单体等要素特性,理解到的价值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抹杀风景名胜区的独特性。换言之,把握风景名胜区价值的关键在于认识其“整体性”。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重视关系、体验过程和精神因素”的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思路。
2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
2.1 风景名胜区整体性定义
认识风景名胜区的整体性应当兼顾2个方面,一是前文提及的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特质,另外亦应借鉴国外的自然整体保护理念[26],补充作为基础的、但当下相对被忽视的“生态-社会系统”整体性。据此,研究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性内涵为“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甚至共同升华结晶、并在人的精神层面合为一体这一特点”。如图2所示,其外延包括4个层面:1)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2)自然与生计(Livelihood)的相互制约;3)生计与精神的相互渗透;4)自然与精神的升华结晶。将人文系统划分为生计与精神要素借鉴了文化地理学中的分类[27]。其中,“相互联系”指物理性的、客观的关系。“相互制约”强调对立事物的统一关系[28]。“相互渗透”指事物虽然仍然分离,但彼此相互交融的关系。“升华结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消失,在精神层面合为一体。
如图3所示,风景名胜区4个层面整体性存在“从物质性到精神性、从客观性到主观性、从人与自然二分到一体”的渐变递进关系。在一处风景名胜区,往往4个层面的整体性都是存在的,但所占比重不尽相同。
风景名胜区整体性和一般保护地提及的“系统性”的区别在于,整体性不仅包括系统性,还强调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系统性往往通过要素拆解等各种理性方法进行认识,而精神联系如前文所述,需要通过体验感悟来理解。如今,风景名胜区不仅应达到一般保护地系统保护的要求,还应当继续作为体验圣地和精要思想的源泉地。理想情况下,对系统性的理性认识加深精神感悟,而精神联系的存在反过来促进对系统性的保护(图4)。
图4 风景名胜区整体性概念与系统性概念的关系
2.2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研究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明确认可风景名胜区整体性所具有的价值。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是指风景名胜区多层次整体性所具有的系统功能和精神意义。系统功能,即系统价值,是指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具有的、大于要素功能简单叠加之外的功能,如系统的活力、生命力等。精神意义,即精神价值,通常包括风景名胜区具有的宗教祈向、促进美的感悟与人生领悟、催生各种精要思想、塑造群体认同感等。
整体价值概念提出的意义有如下2个方面。第一,在价值认知方面,强调整体价值是风景名胜区所具有的根源性价值。如图5所示,这些根源性价值培育并支撑“类属视角”下识别出的各类突出价值及利用价值。正如罗尔斯顿所说,系统价值(systemic value)在于系统的活力和创造力,只有系统运行起来才会产生那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物和工具价值的资源[29]。第二,在价值保护方面,强调将整体价值保护作为风景名胜区保护的理想目标,而OUV等突出价值保护应作为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底线。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保护住孤立存在的突出价值。总体而言,整体价值概念的提出旨在推动风景名胜区从针对局部要素的、结果化的保护走向针对关系的、整体的、过程化的保护。
图5 基于整体价值的风景名胜区价值认知体系
3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理论框架构建
基于整体价值概念定义,整体价值识别框架与OUV识别思路相反(图6),其包括2个阶段:阶段一为风景名胜区4个层面整体性的研究,以事实描述为主;阶段二为价值重要性分析,即上升到价值判断层面进行分析(图7)。
图6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与世界遗产识别思路对比
图7 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框架
3.1 阶段一:整体性研究
基于前文对整体性与系统性差异的辨析,风景名胜区整体性研究包括“系统拆解分析”和“体验感悟认识”两部分。“系统拆解分析”是指考察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基本要素之间的所有联系。如图8所示,借鉴文化地理学中对于生计和精神概念的细分[27],并考虑风景名胜区的审美特征,研究将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拆解成10个常见基本要素:大气、地质、土壤、水文、生物5个基本自然要素;住居、生产2个基本生计要素;信仰、道德、审美3个基本精神要素。通过逐个分析基本要素间关系,建立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的理性认识。此外,为理解自然和精神的升华结晶过程,还需分析一定主体的体验感悟过程。这里的主体可是历史上的,亦可是当下的,只要其在风景名胜区追求人与自然精神性合一的状态。
3.2 阶段二:价值重要性分析
考虑到整体价值在风景名胜区价值体系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价值重要性分析包括3个层面:第一,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认可;第二,价值突出性分析;第三,对其他突出价值的支撑和培育作用的分析(图6)。首先,内在价值概念存在伦理关怀层面的意思,一旦被认可为具有内在价值的人、事、物甚至过程都应当是被尊重的,有权保持原样不因外界改变[30]。当下,内在价值概念已用于生态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保护[31]。为促进对风景名胜区整体性特质的保护,研究提出应当首先认可风景名胜区整体性具有的内在价值。其次,在内在价值认可基础上,采用通常的价值比较思路,分析各处风景区整体性具有的突出性。突出性通常可体现在创造性、历史重要性、稀有性、典范性、完整性、代表性等方面。突出性内容应当通过体验、展示、解说教育等途径进行颂扬。最后,分析整体价值对于各类突出价值的支撑和培育作用,对于这一作用应当给予保障。
4 泰山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实践
4.1 阶段一:整体性研究
运用整体价值识别框架,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了实践。在整体性研究阶段,通过对泰山相关论著、地方志等图文资料的解读,以及专家和地方民众访谈,初步建立了对泰山自然人文系统的理性认识。首先,在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层面,泰山自然生态系统是长期以来的泰山运动等地质变化、气候水文影响、土壤演变、生物群落演替和人类干预共同持续作用的结果(图9-1)。而我们通常更为关注的一些局部价值点(如石河石滩、方山等地质景观)依托于整个自然生态进程存在并持续演化。其次,在自然与生计的关系层面(表2),泰山古城与寺庙的修建和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因子联系十分紧密,且历史上僧人和当下村民的生产方式亦反映出对泰山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泰安古城避开了泰安弧形大断裂(图9-2),既避免了地质上潜在的不利影响,亦有助于烘托泰山拔地而起的气势。此外,自泰山发源的渿河、梳洗河2条河流绕城而过,构成了古城的理想布局。寺庙则多采用山林环绕、泉寺相依的格局,如玉泉寺(又名谷山寺,图9-3)、灵岩寺、王母池等。而如今,山麓弧形大断裂地带已被城市建设侵占,泉水亦多有干涸,这些变化在景源保护体系下尚未引起重视。在生产生活方面,当地位于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丰富,且依托自然山林鸟类众多、不易虫害,洪积土壤肥沃。因此《谷山寺记》碑记中已有记载僧人们“植栗树千株,迨于今充岁用焉”。至今,泰山当地的果园种植和苗圃经营仍十分兴盛,这些生产方式反映出当地人的人居智慧。最后,因为历史文献记载少,且现有周边社区移居历史不长,当地生计和精神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
此外,对于分析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历史上关于泰山的诸多古诗是分析这一过程很好的素材。明代汪子卿所著《泰山志·卷之三》中收录了有关登览泰山的古诗共计263首。如表3所示,通过古诗解析发现,尽管各时期诗人们登览泰山时持有的情感有所不同,但所关注的泰山自然特性以及体验方式却十分相近,总结如下:泰山主峰在周边峛崺丘陵对比下,呈现“通天接地”之雄势,登览者在经历了“远望”“石磴萦回”中“迂回不知路”以及登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之后,更加感慨泰山主峰的“奇峰拔地”,产生“荡尘襟”的感受,触发了家国情怀、“天地人”宇宙观或“行仁”“从善”等人生感悟;加之泰山“变幻倏忽异”之气象与“霖雨”“灵泉”,更让人感到泰山万物化生的“灵氛”,可“祛尘俗”,心生寻仙、隐逸之心。这些情感观念指导了泰山庙宇、石磴等的建造。建造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突出了上述自然特性。可见,整个自然与精神升华结晶的过程是以一定自然特性与体验为基础的,并且是动态反复的。只有延续整个过程,才能真正延续泰山内在的“神”。
表1 《四部丛刊2009增补版数据库》中“名胜”一词检索摘录
表2 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要素与生计要素关系分析
上述整体性研究仍不十分完全,但相较于目前以分项梳理为主的资源调查而言,整体性研究可识别出更多要素之间的联系。
4.2 阶段二:价值重要性分析
基于整体性研究和横向比较,梳理出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其中,系统价值是指:泰山自然人文系统的活力和生命力具有内在价值;泰山特有植物的持续形成过程及其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在山东-辽东半岛地区比较罕见,是该地区重要的种质资源库;此外,古人巧妙利用了自然条件营建泰安古城和寺庙,并形成了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这种人居智慧在齐鲁文化区具有典范性。精神价值是指:泰山拥有通天接地的气势,变幻倏忽异的气象,以及云烟霖雨、泉流不断等水文特性,在“远望”“登览”“骋望”等体验方式下,一直以来是壮怀逸气、家国情怀、“行仁”和“从善”等崇高体验的圣地,是儒家、道家等诸多精要思想的源泉地;这种精神意义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在整个东部文化区具有典范性。
图8 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基本要素间关系分析
图9 泰山风景名胜区整体性研究过程
将上述整体价值与泰山世界遗产OUV对比可见,OUV描述注重物质结果,忽视体验感悟过程。例如,OUV标准i中提及了泰山“11个门,14个坊、14座亭和4座阁”等要素的价值,但未提及指导门、坊、亭、阁建设背后的精神观念以及“远望”“登览”“骋望”等体验方式。标准vi中提到“泰山与人类历史上许多无法忽视的重大事件有着直接和紧密的关联,包括儒家思想的起源、中国的统一,以及书法和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这一点与整体价值有相近之处,但仍未关注泰山作为思想源泉地的持续活力。综上,整体价值分析可在现有保护对象基础上,补充“关系、体验过程和精神观念”类对象,提升风景名胜区保护。
表3 泰山登览古诗中对自然特性的描述及情感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研究紧扣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这一特征,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探索以整体性研究为出发点的风景名胜区价值识别思路,强调价值识别由“单独的要素”上升到“整体性”评价。进而构建了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理论框架,并通过在泰山风景名胜区的实践运用,发现了此前被忽略的若干保护价值与对象。然而,笔者亦深切感受到,风景名胜区整体性研究涉及内容及所需资料繁多,未来仍需要更多的实践与理论反馈。但笔者坚信,推动风景名胜区走向针对关系的、整体的保护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既将延续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精髓,亦能使风景名胜区在当下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