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家公园建设英文文献述评
2018-08-07赵智聪
钟 乐 杨 锐 赵智聪
2013年5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1月,13部委联合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5年5月国务院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由发改委牵头,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由此,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
海外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相对成熟的经验,是国内相关研究经常引用、借鉴的宝贵资料。但海外国家公园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较难把握全貌,而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能更精准地从海量数据中汲取有用讯息,是相对更为科学的文献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计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SPSS、CiteSpace、Sci2等统计软件和文献计量分析工具,从海量文献中提取出国家公园的研究脉络、研究主体、研究趋势等,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分析数据和工具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源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拥有严格的筛选机制,只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各学科领域中的重要学术期刊。数据采集时间为2018年1月31日,时间跨度定为1955—2017年。采用的检索式为“TS=National Park(主题=国家公园)”,文献类型为ARTICLE,共得文献34708篇。本文试图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探寻国外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因此以社科类学科为筛选标准精炼:在“WOS类别”中选择区域研究(area studies)、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管理(management)、规划发展(planning development)等83个密切相关的领域,共得文献2517篇。
1.2 分析方法
使用WOS的“分析检索结果”,对文献作者、年份、发表刊物及基金资助机构等进行描述统计;应用SPSS19.0,对文献的发表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运用CiteSpaceⅤ、Sci2,绘制“国家公园”知识图谱。其中CiteSpaceⅤ、Sci2都是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Ⅴ运用科学计量学理论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分布情况及潜在知识[1];Sci2能研判作者合作网络;两者结合可实现对文献的精确可视化研判。
2 研究脉络分析
2.1 研究数量的变化
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58年,其后近30年每年发表基本在10篇以下。自1987年起,文献进入了飞速增长期。根据普莱斯文献指数增长公式:F(t)=aebt①,将1958—2017年的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得:F(t)=e-43.691e3.282t,R2≈1。可见,文献数量F(t)与时间t存在指数关系(图1)。说明:1)研究在早期未获广泛关注;2)文献的指数增长趋势自1987年起一直持续到现在,可见国家公园研究的较高热度。
2.2 研究热点的变化
分别运用CiteSpaceⅤ的关键词提取分析和主题词突变分析功能分析研究热点的变化,前者可提取出高频研究热词,后者能提取较短时间内快速变化的突变主题词。由于国家公园研究文献的指数增长自1987年开始,因此分析时间设置为1987—2017年。关键词知识图谱生成后,删除国家公园、公园等不属于研究内容的词汇后生成时间线图(图2),再综合主题词知识图谱(图3)、主题词突变信息图(图4)进行研判。
图1 文献数量与发表年份的关系
图2 关键词时间线演变图
图3 主题词知识图谱
2.2.1 研究内容日益多元
2000年之前,关键词多为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保护(conservation)、管理(management)、旅游(tourism)、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野生动物(wildlife)等,集中在保护、管理等基础性问题,且多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ess Centrality )②大于0.1;主题词仅有本地居民(local people)、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野生动物保护(wildlife conservation)等少数几个,且集中在发展历史研究、价值阐述、生态保护等[2-4],说明研究相对聚焦于少数几个议题。2000年之后,关键词、主题词均逐步分散,且并未再出现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现象,说明从国际上看:保护、管理等基本问题讨论逐渐充分,国家公园的研究热点不再有大的聚集,研究领域逐渐向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国家公园研究的支撑性领域拓展,而研究的议题也逐渐细化和深化为更为具体的问题,如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的贫穷现象及其带来的社会冲突与获益不均[5-6],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市场化评估[7],使国家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更大作用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8],等等。
仅以管理这一基本问题为例便可一窥研究内容的日渐多元:传统的管理方法包含进行车辆管制和准入限制的入口门户管理[9],通过环境教育增强访客行为的环境友好性[10],等等。而新兴的管理研究多样丰富,不仅基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管理方法、理念、技术被不断提出,如建立在人口学特征分析、经济因素分析基础上的管理态度差异研究[11-12],建立在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管理和分析之上的游憩适宜性制图(Recreation Suitability Mapping)和游客跟踪定位系统模型(GPS Visitor Tracking)[13-14]、游憩机会潜力模型(Recreational Opportunity Potential)[15],基于网络的规划系统、监测传感器、可视化工具和其他信息源的互联[16],而且也注重探讨公众参与[17]、NGO组织参与[18]及如何应对生物入侵[19]、气候变化[20]、管理人员的缺乏[21]等更前瞻、更本质的议题。
此外,除了管理,在其他研究维度上也开始呈现出多元态势:研究空间趋于多样,由陆地向海洋延展[22];研究的个案趋于多样,仅2017年,就有以Nechisar National Park、Cairngorms National Park为例的多个国家公园研究被发表[23-24]。
2.2.2 研究深度逐渐拓展
在关键词的时间线演变中,保护、风景(scenery)、基于自然的旅游(nature-based tourism)3个聚类较为突出,且其中的研究内容都向纵深方向演进,体现出研究深度的逐渐拓展,也体现出各方向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结。
图4 主题词突变信息图
图5 政策相关的研究数量统计
图6 作者合作关系图(左图为发文量前200位的作者,右图为发文量前100位的作者)
在保护聚类里,研究关注点从只具备简单词义的保护、管理延展到其余与保护并不直接相关,但会对其造成冲击的多个方面,如贫穷(poverty)、生计(livelihood)、冲突(conflict)等,体现出对保护理念的深入探讨和思辨:保护地的存在对于当地社区的经济福祉存在不利影响[25-26],需带动社区共同发展以利国家公园的管理[27],进行旅游收入分享[28]、生态补偿[29]、环境教育[30]都是社区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风景聚类中,从2000年以前的关注审美偏爱、景观质量、景观评价、游赏价值[31-32],拓展到2004年以后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33]、气候变化影响审美[34]等,体现了审美意识从单一的视觉美学向多元化审美的转变。在基于自然的旅游聚类中,从最早的关注旅游、感受本身,发展到晚近的体验、环境、教育[35-36],可持续旅游[37]、访客动机与满意度[38]以及社区参与旅游管理与规划[39]、旅游引领社区发展[40]等,说明国际研究对作为国民福利的国家公园游憩机会的持续重视,更说明研究向着更为环境友好的可持续体验、自然体验、环境教育的方向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文献中分别有71、113、271、785篇在题名、关键词、摘要、任何领域中出现了“政策(policy)”一词,仅以与社区研究相关的政策为例,不同的国家公园在立足社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就有如下:旅游收入分享政策[28],利益“分配”式的社区参与政策[41],包括国家财政支出、国际保护组织援助、生态服务得益者购买等不同资金来源的生态补偿政策[42-43],基于社会资本的保护管理干预政策[44],等等。这充分说明就政策而展开的研究始终是热门话题之一,而科学研究对于管理决策也有良好的支持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演,这一趋势越发明显(图5)。
3 研究主体特征分析
运用Sci2进行发文量排序前200位、前100位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图6),图中每1个节点代表1位作者,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可见,作者间多为两两合作,并未形成网络化的研究合作。
国家公园的主要研究机构为大学(表1),所有机构共形成175个聚落。美国是产出国家公园研究的最主要国家,研究机构聚落中最大的子聚落就位于美国,包含了美国的多所大学和机构(图7),说明虽尚未形成跨国/跨区域的研究体系,但美国的不同研究机构已形成良好合作,且联系日趋紧密。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支持了21篇文献,在基金支持机构中位居第一。支持发文4篇以上文献的基金机构共有6个,其经费来源大多为各国的国库支出,充分说明国家公园研究已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所有文献分布在677种期刊中,共有14种载文量在30篇以上,构成了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其中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风景园林学科中的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群信息反映出国家公园研究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社会学、旅游学、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备受关注。
4 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和中国作者的研究分析
为探究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内所扮演的角色,系统分析了中国作者发表的文献和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结果表明:中国近年来较突出,在研究国家/地区和基金支持机构2项指标中,中国(以下均包括台湾地区)分别排名第5和第2。但中国的中介中心性只有0.02,还未产出重量级成果。
所有文献中出现过“中国(China)”字样的共160篇。其中91篇在摘要中出现,以中国为研究样本。这类研究研究聚焦于规划管理、旅游、社区、审美等方面,如规划管理历史回顾[45],遗产保护与旅游的冲突[46],规划实例分析[47];国家公园游客态度、游客行为和旅游动机[48-49],生态体验分析、生态旅游模式与发展前景[50-51]等;社区协同旅游共同发展[52-53]等;以丹霞山为例探讨中国特有的风景审美[54]等。而在中国学者对海外国家公园进行的研究中,则涉及尼泊尔[55]、泰国[56]、越南[57]、不丹[58]、加蓬[59]、巴西[60]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主要聚焦在保护、管理、旅游、社区等方面。
总体而言,中国于2015年正式启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因此以中国为样本的研究数量较少、内容较单一,很多研究其实是以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为对象。而中国学者对海外国家公园的研究则较好地关注了发展中国家。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稳步推进,未来以我国国家公园为样本的研究将会极大增长,而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研究热度也将会持续升高。因此,中国在国家公园建设研究领域内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凸显。
5 国家公园研究趋势展望
纵览收录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1955—2017年共60余年间的国家公园建设研究英文文献,揭示出如下显著特点:1)研究由冷趋热。从前30年的年均发文10篇以下,发展到近30年来的指数增长,可见国家公园建设研究的重要性和受关注热度。2)关注点由单一趋于多样。早期的研究聚焦在管理、保护等基础性问题的少数维度,近年来对国家公园基本制度框架的讨论已接近尾声,而表现出更宽泛、更多样的关注方向。以近年来相关研究动态的演变对国家公园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研判,总体而言表现出以下几点。1)宏观:多元发散。在空间上,以全球视野判断,从陆地拓展到海洋;以国家视野判断,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拓展到尼泊尔、中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在内容上,继续深耕细作保护、管理等基础性问题,并更多地探索社会、经济、生态、气候变化等多方面问题,而多元发散的趋势仍将进一步加强。2)微观:精细聚焦。黄石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及其余多国的国家公园相继成为案例,被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发展历史、旅游管理、政治政策、游客体验等多方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公园个案被精细聚焦。此外,国际经验突出强调了科学研究对于管理决策的支持作用。
表1 发文机构中大学与其余机构占比
图7 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虽然国家公园建设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从基础性问题到多维度思考方向的研究体系,但仍存在如下不足:1)合作研究不足,无论是作者个体间的研究合作还是跨国别/地区间的研究机构合作均较薄弱。国家公园研究涉及风景园林、生态、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也往往需要突破地区乃至国家行政边界的限制,但目前的合作态势并不契合这一需求。2)研究案例来源较单调,虽然近年来在研究案例样本的选取上更加丰富,但总体而言依旧过多地聚焦于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对于其余国家/地区的关注相对较少。
相较而言,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及研究起步较晚,但却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高产国家/地区、基金支持机构2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这充分说明国家公园研究在中国受到了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而且中国有较大的作为空间,一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是中国天然的借鉴,二是中国的国家公园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特殊性,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如社区方面的人口密度大、土地权属复杂、经济发展诉求强烈,游憩方面的旅游人口庞大、游憩需求突出,等等。但同时也应当正视: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处在起步期,研究也显尚薄弱,还未产生重量级研究成果,基础研究的加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发布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无异于给我国国家公园研究打了一剂强心针,应利用这一契机,充分立足中国国情,发挥后发优势,在顶层设计阶段就给予科研以充分关注,整合各方科研力量、搭建科研平台,推动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础性研究:1)在研究内容上,继续聚焦体制建设,立足本国特殊性的基础上,批判性吸收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大国相对成熟的经验,并注意关注发展中国家甚至欠发达国家的作为;2)在研究方向上,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研究将会更多地转向关注细节及技术的科学问题探讨,如资源本底价值测度、规划方法技术、环境教育机制等,研究的方向维度将丰富多样;3)在研究广度上,注重多学科融贯,建立起联通风景园林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网络,并强调跨国别/地区研究机构的合作;4)在研究深度上,应针对中国典型问题集中的重要领域展开深入的案例研究。总体而言,未来研究应充分聚焦中国特征和中国问题,为中国国家公园相关决策提供坚实的科研基础。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式中F(t)代表一段时期的国家公园文献总量,t代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变量,a代表国家公园文献统计的初始累积量,而b代表国家公园文献的连续增长量。
②在CiteSpace中,中介中心性用于衡量节点在沟通其余节点上的重要程度。中介中心性在0~1间取值,数值越大,说明节点越重要,大于0.1时,即认为有较好的中介中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