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届“长江钢琴音乐节”比较研究

2018-08-07王传历

音乐传播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国音协柏斯宜昌市

■王传历

(三峡大学,宜昌,443002)

“长江钢琴音乐节”是宜昌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它自2011年创办以来,每年举行一届,节期为五到八天,每届又由十数场的“子活动”组成。至笔者写作此文时,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六届,基本上实现了“宜昌特色、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预期。该活动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也让外界看到了宜昌人的热情和奋进。2014年10月16日,宜昌市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首个“中国钢琴之城”荣誉称号,①参见唐宜贵、王成龙《宜昌荣膺“中国钢琴之城”》,载《湖北日报》2014年10月17日。可以想见“长江钢琴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在其间发挥的重要作用。笔者将以本文对第一至六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举办背景、运作机制、管理模式、活动内容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和阐释这项音乐盛事。

一、办节背景及阶段任务的比较

“长江钢琴音乐节”这个名字从字面上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长江边上举办的钢琴音乐节,因为宜昌沿长江而建、因水而兴;二是指由“长江”牌钢琴冠名赞助的音乐节,因为“长江”钢琴诞生于宜昌,是当地企业自主研发的品牌。由此也可看出,文化的发展向来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长江钢琴音乐节每届活动的内容既紧扣宜昌文化发展的主题,又展现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精神特征。该音乐节从第二届起的每一届,都在传承上届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笔者谨此将其举办过的六届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届为一个阶段,可称为“‘钢琴城市’的摸索阶段”;第二、三、四届为一个阶段,可称为“‘钢琴城市’的攻坚阶段”;第五、六届为一个阶段,可称为“‘钢琴城市’的升华阶段”。

(一)“钢琴城市”的摸索阶段

目前不少学者都认同中国户外音乐节起步于2000年迷笛音乐学校的一场演出。而2009年和2010年又被认为是中国户外音乐节“井喷”的两年,因为这两年的音乐节数量增长率均超过50%,并于2011年达到了69场。①参见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2015年中国现场音乐产业调查》,载“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网”,2015年6月10日(截至2017年2月17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354639.html时称“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的这项活动,就是在国内这种音乐节呈现一片火热的情况下诞生的。但对于宜昌人来说,当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参考,因此音乐节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是在摸索中开创的,办节流程和期限、办节宗旨都是在这时设计的。

从产业背景方面看,该活动与柏斯音乐集团的兴旺密切相关(后文简称“柏斯公司”,或在不致误会的情况下简称“柏斯”)。2000年,柏斯公司接手了宜昌的国营钢琴厂,投资兴建了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后文简称“金宝公司”)。2008年前后,柏斯又不断增加投资,先后在宜昌注册了环高乐器、三盈乐器、波特曼乐器、托雅玛乐器等公司,并在宜昌成立了全国性的乐器销售企业——柏斯琴行(中国)有限公司。②李迎鑫《香港柏斯琴行对宜昌情有独钟》,载《三峡日报》2008年10月7日。截至2010年底,“柏斯琴行”在内地30余个主要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分公司80家,业务涉及乐器生产、乐器销售和音乐教学等,运营体系规模已经足够庞大,在世界乐器行业的著名杂志《音乐贸易》评选的2009年度“全球乐器与音响制品行业225强”中排在第19位。③《柏斯琴行介绍》,载《音乐创作》2011年第3期,第197页。

从政治背景方面看,该活动的诞生也是顺应潮流的。2006年,宜昌市政府根据柏斯公司的发展态势,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钢琴生产基地,并创建“宜昌钢琴音乐城”。这一目标被纳入宜昌市“十二五”发展规划。④参见《湖北省举办第二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新闻发布会》,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2年11月8日。http://www.scio.gov.cn/ztk/dtzt/91/10/4/Document/1259514/1259514.html2008年10月,金宝公司7万台钢琴生产基地在宜昌动工,宜昌市重要领导全部出席了奠基仪式。⑤参见淡燕子《向世界一流钢琴生产基地迈进》,载《三峡日报》2008年10月8日。2011年4月,由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化局、宜昌市教育局等部门主办,宜昌市群众艺术馆、柏斯琴行承办的“钢琴进社区、进校园”活动,⑥参见《“钢琴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载《乐器》2011年第6期,第112页。为首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举办做了重要的铺垫。在2011年该音乐节首次举办之前,宜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还联合下发资料《第一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党委及人民政府,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宜昌开发区管委会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和协调服务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根据“三峡新闻网”对这次音乐节的综述,该活动邀请国内音乐界名人和专家200余人、演出嘉宾100余人,观众近2万人次。⑦转引自《第一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综述》,载“三峡新闻网”,2015年9月15日。http://news.sxxw.net/html/20159/15/395530.shtml可以说,这次音乐节的举办,不仅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在文化建设方面响应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宜昌市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决定。⑧2011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宜昌市跨越式发展决定》,明确表示支持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参见中共宜昌市委政策研究室《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战略决策与实施》,载《三峡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1版。“在广阔的长江中上游区域,目前只有武汉、重庆两座特大型城市,在武汉至重庆的1000多公里中间,没有一座特大型城市……宜昌呼应汉渝、承接东西,最有条件和希望脱颖而出,成为托起长江中上游、引领中西接合部的特大城市。”⑨中共宜昌市委政策研究室《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战略决策与实施》,载《三峡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1版。时代赋予了宜昌特殊的发展机遇,而长江钢琴音乐节作为宜昌人民举办的一种文化盛会,以塑造城市品牌为主旨,以推广长江钢琴为契机,就此生根发芽。

(二)“钢琴城市”的攻坚阶段

第一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使得宜昌市政府下决心接手其第二届的主办权(后文谈到音乐节管理模式时还会提及),这一设想得到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到第三届时,该音乐节与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共办,让宜昌一时成了节日的海洋。经此“三节共办”,长江钢琴音乐节知名度大增。第四届举办期间,中国音乐家协会也把首个“中国钢琴之城”荣誉称号授予宜昌,标志着“钢琴城市”的攻坚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我们同样可以从产业和文化背景来观察这个阶段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上升态势。2012年8月20日,文化部公布《关于命名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决定》⑩《关于命名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决定》,载“人民网”,2012年9月6日。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0906/c347565-18935128.html,其中湖北省有三家企业,包括金宝公司。2014年《音乐贸易》杂志的“行业225强”中,柏斯上升至第11位。此外还有资料称,该公司当时在行业内居全球乐器零售商第7位、钢琴企业前3名。①《柏斯音乐集团跃升“全球音乐与音响制品行业225强”第11位》,载《乐器》2015年第1期,第96页。在2014年6月的第三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中,“长江”钢琴成为组委会指定用琴,“宜昌制造”作为民族品牌由此登上国际顶级赛事的舞台。②参见《第五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暨第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载“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2015年8月12日。http://www.chnmusic.org/news/20150812090745620269.html

在政治背景方面,宜昌建设“钢琴城市”的步伐也在继续。2012年6月,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将把宜昌建设成现代化特大城市一事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并确立“既大又强,特优特美”作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宜昌的根本内涵。③《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战略决策与实施》。同年11月,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徐沛东倡议把宜昌建成“中国钢琴音乐之城”,得到参加音乐节活动的全国多所音乐院校负责人的赞同,也受到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④参见李亚隆《打造“中国钢琴音乐之城”努力助推文化强省建设》,载《世纪行》2013年第1期,第43页。2013年3月,中国音协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举办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全国钢琴比赛的通知”⑤《关于举办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全国钢琴比赛通知》,载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2013年5月15日。http://www.chnmusic.org/news/20130328112754887051.html,“小金钟”奖举办地点落户宜昌。2014年10月,中国音协党组副书记韩新安给宜昌授予“中国钢琴之城”牌匾。⑥唐宜贵、王成龙《宜昌荣膺“中国钢琴之城”》,载《湖北日报》2014年10月17日。

第二届到第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钢琴城市品牌建设路上最艰难的一段路程。而品牌一旦建立,就能为这座城市带来丰厚的回报:除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拉动旅游相关行业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钢琴城市”的升华阶段

荣誉总会成为过去,一座城市只有不断维护和更新其核心文化体系才能有持久的文化繁荣。宜昌在获得首个“中国钢琴之城”荣誉后并未放松,以柏斯公司为首的宜昌钢琴企业群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探索。可以说,以柏斯公司的吴天延为代表的企业家们还在继续实践“音乐报国”的理想。在这个阶段,除第五至第六届音乐节顺利举办之外,也有不少新的产业、文化和政治背景值得阐述。

2015年10月,柏斯公司宣布与德国“高天”(Grotrian)钢琴⑦“高天”钢琴是德国政府重点保护的“国宝级”企业之一,拥有着欧洲最为传统的制琴工艺,属于德国最古老的著名钢琴品牌。合作。两家企业“技术”与“实力”的对接,无疑将对宜昌的钢琴产业和相关的文化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⑧参见《长江战略控股GROTRIAN(高天)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载《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年第12期,第15页。2016年6月和8月,金宝公司和其制造的长江牌钢琴又分别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2015年度“中国轻工业乐器行业十强企业”⑨朱静秋《金宝乐器荣膺乐器行业十强》,载《三峡日报》2016年8月23日。称号和“2015年轻工品牌竞争力优势产品”称号。⑩《长江钢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2015年轻工品牌竞争力优势产品”》,载《乐器》2016年第8期,第104-105页。另据《光明日报》报道,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的、柏斯的三角钢琴生产基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三角钢琴专业生产厂,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宜昌钢琴生产线平均每3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台钢琴。⑪⑪夏静《城有“琴音”气自华——“中国钢琴之城”湖北宜昌见闻》,载《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1日。⑫参见王英、雷建军《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钢琴生产基地》,载宜昌市政府官网,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⑬《融入“一带一路”柏斯澳洲旗舰店诞生》,载《乐器》2017年第5期。⑭转引自董晓斌《文化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湖北宜昌“两节”吸金782亿元》,载“中国新闻网”,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三峡商报》的数据则显示,宜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制造地之一,年产钢琴6.5万台,全球每7台钢琴中就有一台“宜昌造”。⑫⑪夏静《城有“琴音”气自华——“中国钢琴之城”湖北宜昌见闻》,载《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1日。⑫参见王英、雷建军《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钢琴生产基地》,载宜昌市政府官网,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⑬《融入“一带一路”柏斯澳洲旗舰店诞生》,载《乐器》2017年第5期。⑭转引自董晓斌《文化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湖北宜昌“两节”吸金782亿元》,载“中国新闻网”,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2017年3月,吴天延随中央代表团赴澳开展音乐文化领域的项目洽谈,并与Westfield购物中心(隶属于Scentre集团)签署了关于柏斯在澳大利亚开设“旗舰店”的建设项目协议(后于该年7月正式开业)。⑬⑪夏静《城有“琴音”气自华——“中国钢琴之城”湖北宜昌见闻》,载《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1日。⑫参见王英、雷建军《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钢琴生产基地》,载宜昌市政府官网,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⑬《融入“一带一路”柏斯澳洲旗舰店诞生》,载《乐器》2017年第5期。⑭转引自董晓斌《文化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湖北宜昌“两节”吸金782亿元》,载“中国新闻网”,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

在政治方面,2015年,宜昌正在抢抓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城市群建设等重要的战略机遇,以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枢纽港区、三峡旅游新区“四大平台”为载体,以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千亿产业”为重点,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加快向中部地区非省会首位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特大城市迈进。⑭⑪夏静《城有“琴音”气自华——“中国钢琴之城”湖北宜昌见闻》,载《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1日。⑫参见王英、雷建军《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钢琴生产基地》,载宜昌市政府官网,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⑬《融入“一带一路”柏斯澳洲旗舰店诞生》,载《乐器》2017年第5期。⑭转引自董晓斌《文化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湖北宜昌“两节”吸金782亿元》,载“中国新闻网”,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20]2016年12月,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武汉被列入了国家中心城市名单,宜昌则进入了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名单。

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当相辅相成。现在的宜昌正在飞速发展,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也是三管齐下、齐头并进。长江钢琴音乐节举办六届之后,目前已是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之一,也是宜昌市和湖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二、新闻发布会及影响力的比较

召开新闻发布会,是目前我国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发布权威信息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长江钢琴音乐节作为宜昌的一件大事①长江钢琴音乐节连续六年被写进宜昌市党史大事。参见“宜昌市党史市情网”(截至2017年7月6日)。http://ycsq.yichang.gov.cn/content-37456-540256-1.html,每届都会在节日举办前一个月左右召开新闻发布会,借助新闻媒体,将音乐节的举办日期、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活动安排以及举办意义等向社会公开。历届发布会的具体情况可见表1。

第一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宜昌钢琴产业的成果,推进中国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举办的。2011年11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是其前奏,揭开了音乐节的神秘面纱。而相较于第一届,第二届的新闻发布会无论是从举办地点来看,还是从与会的领导、主持人以及前来采访的媒体看,规格都提高了一个档次:发布会的地点从宜昌搬到了省会武汉,出席的嘉宾也由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升级为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音协办公室主任、宜昌市副市长等,发布会的主持人则由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改为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媒体关注度的质量和数量也升级了。

第三届的长江钢琴音乐节与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共办。“三节”的新闻发布会依然设在武汉,出席的不仅有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的领导,还有湖北省和相关各市的领导。媒体关注度又创新高。第四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同时也是首届宜昌艺术节,发布会回到宜昌,在宜昌市级领导出席的同时,中国音协钢琴学会会长也到会了。第五届的该音乐节又与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共办,发布重回武汉举行,中国音协和湖北省市相关领导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驻鄂媒体也加入报道队伍。

到第六届,发布会再回宜昌,到会领导依然有中国音协领导和宜昌市相关单位的责任人,媒体数量略有减少,为20余家。

纵览这六次新闻发布会,可以说第二届是最受重视的,第三届是最热闹的,第四届是最有特色的。

之所以说第二届最受重视,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该届的新闻发布会日期临近党的十八大召开,宜昌人民以此节日向党献礼。其次,首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举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引来了很多的关注,所以宜昌市政府在此基础上不仅接过了主办权,还把声势造得更大,以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塑造钢琴城市的品牌,推广“长江”钢琴产品。最后,宜昌建设特大城市是省级战略,钢琴音乐节的举办有助于在文化层面推进这一战略,因此第二届也得到了湖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另外值得说明的是,“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作为长江钢琴音乐节的口号,以及“专业水准、教育普及、群众文化、社会公益”的十六字办节方针,都是在这届音乐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来的。

认为第三届最热闹,与这届遇到的“三节共办”有关。为此,第三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举办日期从以往的11月提前到了9月,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开始,后面各届的举办季节都定在一年中天气最惬意的时候,即“金九银十”。与之共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为中国文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宜昌为主会场,北京为分会场;第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则由国家旅游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旅游局、重庆市旅游局、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三节共办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了活动影响力。对宜昌这样一个城市来说,一下子举办三个重大节日本身就是一条重磅新闻,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此间的宜昌弥漫着节日的气息,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节日新闻被当地媒体循环播报。

而之所以说第四届最有特色,是因为该次艺术节期间,宜昌的另一个大型艺术活动——首届宜昌艺术节同时开幕。这是一个地道的属于宜昌人民的节日,它借鉴中国艺术节的经验,每三年举办一次,以展示宜昌人民的文化新成果,内容包括音乐、戏剧、美术、摄影、书法等,与钢琴音乐节十分融洽。

三、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的比较

首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管理模式是政府支持,社会团体和企业主办;第二届则变为政府主办。这一届的联合主办单位是中国音协、湖北省委宣传部、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则有中国音协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以及柏斯公司。从第三届开始,则都是由中国音协、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柏斯公司承办。

柏斯作为宜昌钢琴产业的龙头企业,为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也正是“中国钢琴之城”这个荣誉,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宜昌这座城市,了解了“柏斯”这个品牌。所以,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举办对政府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也正是这种双赢让我们看到了该音乐节的生命力所在。

长江钢琴音乐节从第一届起就找到了中国音乐界最权威的社会团体——中国音协,这也是“中国音协首次与企业共同举办大型音乐节”①参见张录勇《第三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正式启动》,载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2013年8月22日。http://www.chnmusic.org/news/20130822001719453374.html。这一选择,代表着主办方对这个音乐节的定位一开始就在学术活动,而非浮于表面的经济炒作。放眼当下如火如荼的众多音乐节,大部分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个别的甚至已经偏离了音乐这个主题。当下经济发展中的这种文化现象,笔者无意过多评论。

经历了从第二届到第五届的“热闹”之后,长江钢琴音乐节的第六届开始回归“平静”。就像一个经历世事的孩子走向成熟那样,第六届的该音乐节在名称中去掉了“中国宜昌”的前缀。笔者认为,这四个字的删除意义不凡。前文已经提及,宜昌市政府于2006年提出要把柏斯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钢琴生产基地。长江钢琴音乐节创办之初,其名称中的“中国”二字想必是出于走向世界的考虑,而“宜昌”二字当然是为了直白地告诉世人,这个音乐节属于宜昌。而前缀的去除,代表着这个音乐节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已经跳脱了宜昌本地活动的身份,日渐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同时,长江钢琴音乐节要想成长,也必须慢慢走出“政府包办”的温室。“政府支持、社会赞助和市场运作”才是长久之计,所以去除“中国宜昌”前缀是大势所趋。

四、活动内容的比较

长江钢琴音乐节在创办之初,就定下了所有活动均以高雅音乐为主的路线。后来虽然由政府接过了主办权,但这条主线始终没有动摇。诚然,该音乐节上也有一些穿插性的节目,比如雅俗共赏的“琴动宜昌”音乐大联欢等,但这也都是为了实现“惠民”的主旨。历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主要活动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六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子活动中,高雅音乐占了八成左右。其中首先是钢琴音乐会、钢琴比赛和其他器乐音乐会,占了六成;再就是学术会议、大师讲坛、钢琴名家进社区和采风,占了两成。当然,这些活动的参与人员主要还是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所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仍体现了向高雅音乐靠拢的倾向。另外,既然“长江”钢琴为音乐节冠名,钢琴新品发布会和生产基地参观自然也在音乐节活动中有所体现,占了一成。而剩下的一成成分较为复杂:首先,“首届三峡之星摇滚音乐会”是历届活动中唯一的通俗音乐活动(后面会详述);其次就是像“琴动宜昌”音乐大联欢和知名艺术家进社区、进乡村这种综合性节目,集通俗与高雅于一体。

综观这六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可以说十六字办节方针贯穿始终。大型赛事、古典音乐会、艺术家采风及钢琴品鉴,体现了它的专业水准;音乐专题讲座、钢琴大师班、音乐专业高端论坛,体现了它的教育普及功能;广场音乐会体现了它的群众文化属性;慈善捐赠以及向市民免费发放入场券则体现了它的社会公益性。

五、几项亮点活动

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不妨来解读长江钢琴音乐节里几项比较有特色的活动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示其全貌。

(一)首届三峡之星摇滚音乐会

长江钢琴音乐节以塑造城市品牌和推广钢琴产品为主要目的,以丰富人民生活为宗旨,让利于民。首届三峡之星摇滚音乐会是长江钢琴音乐节自第二届之后在系列活动中唯一收取门票的音乐会,也是历届长江钢琴音乐节中唯一的通俗音乐活动。该次摇滚音乐会邀请到了国内一批知名的摇滚音乐歌手,如郑钧、崔健、“黑豹”乐队、“唐朝”乐队等,笔者当时也曾买票去感受了现场气氛。它之所以在第五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系列活动中出现,笔者认为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根据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的音乐节以摇滚音乐节为主,占总数的70%以上。①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音乐节发展研究报告》,转引自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博客,2010年12月3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512670100n6f4.html现在距离这份报告发布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关于这个比重是否有了新的变动,笔者并未找到可信数据。但笔者大胆揣测,时至今日,摇滚音乐节在中国所有音乐节中的比重依然不会低于50%。就拿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几个音乐节来说,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等都有摇滚乐的加入。笔者认为,跟随潮流是主办方在第五届音乐节中引入摇滚音乐会的主观原因。

另一方面,张笑梅在《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的文化特征解读》中曾提到,虽然中国摇滚乐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依然没有被主流正式接受,大多数摇滚音乐人只是勉强度日。与自己举办巡演相比,摇滚乐队参加音乐节不但没有演出成本和投资风险,还有可靠的劳务收入。随着近些年国内音乐节的增多,有越来越多的摇滚乐队选择去音乐节赶场。②参见张笑梅《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的文化特征解读》,载《音乐传播》2014年第2期,第53-58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前文已提及,历届长江钢琴音乐节中,高雅音乐占了八、九成。“首届三峡之星摇滚音乐会”对六届长江钢琴音乐节活动来说像“万花丛中一点绿”。通过它的举办,整个钢琴音乐节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鉴于它推进了雅俗共赏,应该说主办方的邀请是明智的。如果说摇滚乐是一种喧嚣,让人们在这种艺术化的喧嚣中“放肆”一下,从繁忙和单调的生活中逃离,那么高雅音乐就是一种静谧,让听众在钢琴声中静思冥想,使得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二者完全可以是相得益彰的关系。摇滚乐与其说是主办方的一次尝试,还不如说是音乐节的一次以“自我否定”方式进行的提升,让节日自身更加多元、丰满。

表2 历届长江钢琴音乐节主要活动

(二)“琴动宜昌”大联欢

“琴动宜昌”大联欢作为长江钢琴音乐节的子活动之一,首次出现于第三届,后在第四届和第六届又举办了两次。活动创建之初即秉承“为群众献艺,让群众满意”的宗旨,节目设置丰富多样,舞台露天搭置,看台不设限制。

节目类型多样是指高雅和通俗兼备,不仅有钢琴独奏、音诗画,还有大合唱、歌舞、广场舞、摇滚“串烧”等,其参演人员不仅有专业演员、钢琴大师,还有原生态民歌手、普通市民以及在校学生。舞台露天搭置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与民同欢”。2013年和2014年的“琴动宜昌”大联欢举办地点都在宜昌市中心的夷陵广场,完全露天搭置;2016年则以夷陵广场为主会场,另外还设置了4个分会场,分别为宜昌市青少年宫、群众艺术馆、宜昌知音艺校和柏斯公司。看台不设限制是指演出现场只有保安员维持秩序,没有售票窗口,观众既可在路过时观看,也可以随时离开。

长江钢琴音乐节从第二届开始,其所有音乐会即面向公众开放,全部门票免费赠送。但是,该音乐节以专业性为生命线,其大部分音乐会都是高雅音乐,加上演出场所的限制,所以在惠民方面发挥的功效并不是很充分。“琴动宜昌”大联欢正好对这一点形成了弥补,其演出节目雅俗融通,演员遍及老中青三代且成分多样,对文化惠民之初衷的实现大有益处。

(三)音乐使者招募

如今互联网似乎已经无孔不入,并无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音乐使者招募”活动就是一项利用网络新媒体面向大众的互动型文化活动。只要访问官方指定的网站,上传个人报名资料及演奏视频,就可以参与这项活动。随后,参赛者还可以号召亲友团、“粉丝”团投票,得票最多的选手可当选为“音乐使者”。当选之后,不仅可以携带一名亲友免费观看钢琴音乐节所有的节目,还能享受由主办方提供食宿和往返路费的待遇。

2013年,首次音乐使者招募活动于该音乐节的第三届的前期举行,招募期间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城市的数百名选手参与,选手们的表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关注,也引来了众多音乐专业媒体及公众媒体。2014年,主办方在音乐使者招募环节中新增了“招募社区”,供所有参赛者交流互动,探讨音乐文化。①《“第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音乐使者招募强势来袭》,载《乐器》2014年第9期,第92-93页。

这项活动的举办,旨在为更多的人提供展示钢琴才艺的平台。何况,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亲友和“粉丝”点赞投票的选拔方式无形之中也为长江钢琴音乐节做了推广宣传。但遗憾的是,出于对一些客观局限性的考虑,这项活动只举办了两年就中止了。尽管主办方不见得能把这项活动继续运行下去,但开辟新的网络参与模式是显然值得尝试的。

(四)中国音协钢琴学会的会议

2013年9月,中国音协钢琴学会在宜昌正式成立。这是与长江钢琴音乐节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大事件。成立大会上,共选举174名钢琴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该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理事会随后选举产生了学会的第一任领导机构:名誉会长由周广仁、刘诗昆、鲍蕙荞担任,吴迎当选会长,李民被聘为秘书长,吴天延任发展委员会主任。

该学会是中国音协成立的第62个二级分会,可以说标志着中国钢琴界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意义上的学术组织。论其成立意义,也许可以引用周广仁在成立大会上所说的话:“现在我们国家钢琴事业在专业教育和业余教育方面有了大大的推广,这和钢琴制造事业有很大的关系,钢琴学会的成立是中国钢琴事业的新阶段、里程碑。”②转引自钟永新《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在宜昌正式成立》,载“中国社会科学网”,2013年9月18日。http://www.cssn.cn/st/st_xhdt/201310/t20131025_580516.shtml

(五)中国音乐“小金钟”奖

“小金钟”奖的名号衍生自“金钟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一项中国音乐界的综合性专业大奖,其参赛选手水平很高,奖项设置也很完善,是目前我国音乐成就的最高荣誉。而中国音乐“小金钟”奖是由中国音协、宜昌市政府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钢琴比赛大奖。比赛自然由柏斯公司赞助,以“长江钢琴”冠名,所以其更全的名称是: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全国钢琴比赛。

中国音乐“小金钟”奖与中国音乐“金钟奖”同样属于国家级奖项,但在赛制上更为“亲民”。“小金钟”的比赛每年举办一次,但赛程与“金钟”的有所区别。“小金钟”比赛每逢年份为单数举办少年组、高校组,而逢年份为双数则举办专业组和业余组。这里,专业组指九大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及独立钢琴学校的16岁以上(不含16岁)钢琴表演专业的演奏者,业余组指全国青少年业余钢琴优秀演奏者。这样,“小金钟”比赛就对专业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的基层中小学、普通高校、师范类院校师生形成了全面覆盖。

中国音乐“小金钟”奖自2013年9月在宜昌举办第一届后,2014年和2015年又连续举办了两届。笔者认为,这个“国字头”比赛的举办地点落在宜昌,既是对宜昌的钢琴产业规模在行业内的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宜昌造”钢琴品质的认可,同时还是对长江钢琴音乐节的高度认可。

结 语

长江钢琴音乐节已举办了六届。通过上述初步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其间它的管理模式在变,名称在变,影响力也在变,但它以高雅音乐为生命线的根本思路和文化惠民的宗旨始终如一。“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在塑造钢琴城市品牌的这个过程中,用音乐这种形式去温暖人的心灵、开阔人的胸襟,从而改变人们对生命的态度,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是长江钢琴音乐节最辉煌的成就。

此文完稿时是2017年,这是“中国钢琴之城”三周年的年份,也是举办第七届长江钢琴音乐节的年份。希望宜昌这座城市和它的钢琴文化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给音乐爱好者和研究人员们呈现更多的惊喜。

猜你喜欢

中国音协柏斯宜昌市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飘扬的旗帜” 中国音协新兴音乐群体“七一”云上演唱会
中国音协新兴音乐群体“轻骑兵”唱响“英雄城”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中国音协2018全国中青年词曲创作骨干培训班在赣州举办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柏斯钢琴博物馆——百年古董钢琴的宜昌“新家”
“柏斯·长江钢琴奖学金”助力高校学子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