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课改中职汽修专业课同伴教学法应用初探
2018-08-07浙江省天台职业中专林国荣
浙江省天台职业中专 林国荣
1 同伴教学法的起源
同伴教学法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开发的,此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课程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专门设计的概念测试题,借助教室应答系统或选项卡片,组织学生互动和讨论,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效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的教学环境。教育研究表明,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对建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效。但是,在大班课堂教学中难以找到真正有效的实施策略,大多数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只适合小班教学。
2 信息化课改的背景
信息化课改实现了在大班课堂中同伴教学和互动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为中职专业课优化教学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中职汽修专业课可以凭借信息技术和同伴教学法使之获得整体优化。
(1)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最大程度发掘学生潜力。
(2)教学方式优化。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不少遏制各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因素,比如“一刀切”、从概念到概念、单向灌输等。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保持最佳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信息技术在实现多向互动并对其实施系统管理上的强大功能,是使教学方式得到空前优化的有力支撑与保障。
(3)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评价的优化,必须突破“一张考卷”的局限,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问题,不能脱离优化的教学资源与优化的教学方式。
利用信息化促进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提高学生专业课学习质量这个出发点。尽管目前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有很大缺陷,学生在教室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缺乏思维拓展空间,无法对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育。但纵观教育教学的今后发展,校园班级制下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容动摇,我们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而不是取消课堂授课模式。
3 信息化课改背景下的同伴教学法融合应用
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前提下,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虚拟课堂,这个虚拟课堂并不会和传统的网络教室一样,它可以通过主题研讨、网上论坛、学案导学、在线答疑、微课学习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师生、学生之间在课下的学习和沟通,以解决学生自发产生的个性问题,实现从实际课内向虚拟课外学习的延伸,同伴教学法与信息化平台融合的教学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教学时间安排见表1所列。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评、问题探讨很好地组织起来。
同伴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运用信息化学习云平台预习课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使用云学习平台系列微课自主学习相关课题知识点,完成学习平台上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云平台上的各种功能在线参与头脑风暴、小组合作任务、互相答疑讨论等活动,老师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参与交流。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课堂内的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由学生分小组协作探究学习。课堂的第1阶段,由老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评估;第2阶段留给学生协作解决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第3阶段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和同伴进行观察、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对问题进行小组间讨论,最后通过自己上台解说的方式解答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多种思维方式,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在知识扩展阶段,倒逼学生思考、观察,克服思考惰性,主动观察、探究、思考。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实现自身的价值。评价方式结合云平台评价功能实行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教学内容抽象,枯燥、乏味、难学,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了。所以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
图1 同伴教学法与信息化平台融合的教学基本流程
表1 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时间安排
下面就中职汽修专业高一《汽车概论》中的项目七任务——“认识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来阐述一下同伴教学法教学模式和信息化课改相融合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同伴式预习阶段
活动1 【微课讲授】自主学习任务
利用学生自身拥有的便携式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学习云平台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1)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汽车概论》77页~79页。
(2)《认识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结构》系列微课。按照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及学情分析,教师根据一次具体学情分析录制了两个微课分别解决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零部件的名称和功用。
(3)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研学案进行自我检测评估、重复学习。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按照个人节奏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
活动2 【测试】自学自主检测
学生可以直接在云平台上进行自我预习检测,直接在平台上答题,平台自动出示预习检测结果,使学生能了解自身对知识点的预习达成度以便及时调整自学策略,最终达到老师所要求的预习目标。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预习检测轨迹,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预习中的学习障碍,及时进行二次学情分析,为现实课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3 【作业】自主同伴式交流反馈
通过互联网学习云平台即时通讯工具向老师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和同学展开讨论,老师能及时了解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在互联网+的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前学生线上使用微课自学相关课题知识点,完成学习平台上老师布置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小组任务等活动,和老师、同学在线上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教学,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每个学生都能按照个人的节奏实现对知识同等水平的掌握。信息化只是形式,不抛弃、不放弃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本质,这样教育公平才在同一个窗户下会得到实现。
信息化学习平台其使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学生有吸引力,具体表现如下:信息量大、资源丰富,方便教师备课,拓展学生视野;利用信息化云平台在线作业、测试反馈的统计留档功能,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个学生的自学预习情况,这有助于教师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能正确把握要点,节省时间,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及二次学情分析,二次备课;在传统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因素,自己的思想探究观点很难表达出来,但利用虚拟课堂的信息化云平台,给学生表达自我、合作探究的机会;理念和形式新颖,虚拟课堂与“导研后学”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群体为主体的“同伴教学法”方式进行预习,破解了传统教学中预习的无目标性和不可掌握性。
现实课堂
活动1 【导入】《聪明的原始人》小视频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看过好莱坞热映大片《疯狂的原始人》动画片,并请看过这部影片的同学用几个词语来阐述对这部影片的感觉,引导出本节课的导入视频。
设计意图:抓“眼球”,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利用热播影片《疯狂原始人》引出本节课导入视频。视频中兼有创新意识的情感教育,视频中的原始人“想偷点懒而且又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些都是创新意识的体现,把抽象的创新概念教育描述的非常简洁、通俗、风趣。
活动2 超级自习室-知识点梳理自学情况评估反馈
同学们在云课堂平台上的课前预习都做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到超级自习室里整理下跟我们教材学习目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1)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观看的《聪明的原始人》动画视频中土人所用的工具和汽车零部件的名称一一对应回答。请完成课堂任务单的第一部分。
(2)请在合作小组同伴之间谈谈自主预习收获,同时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梳理一下本节课知识脉络。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利用上课前的导入视频中隐含的知识点阐述和对重难点的解决伏笔,对虚拟课堂的自主预习阶段进行有效的知识梳理和预习目标评估反馈,对学生的虚拟课堂预习达成进行分类,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达成度,为下一步教学活动打好基础,找准目标。导入视频的另外作用是隐性的完成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评估。因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虚拟课堂进行学习的时间比较碎片化,知识无法连贯,非常有必要对知识脉络进行梳理,理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进行肯定的表扬,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活动3 互助讨论区
将学生在虚拟课堂的预习达成度反馈展示推送到课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就自主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按照知识点归类进行讨论,通过查找线上线下各种资料解决问题。采用半开放式教学,紧扣课堂知识的重难点。
根据学生自生问题不同,老师对各个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引导策略不同,但基本的共性问题解决过程分成以下几类。
(1)学生同伴之间通过讨论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能挖掘出问题背后的知识点。
例如:气门是怎么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的?火花塞为什么会产生电火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除了用凸轮轴来控制气门的开闭,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思考会产生的疑问,也是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的真实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做猜想,然后验证猜想。这个过程就极其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生同伴之间通过讨论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但没有答出关键点。
例如:火花塞发出电火花需要多大电压?为什么飞轮又厚又重?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一定的机械物理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回答不到位,老师可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查找资料,总结归纳等方法解决。
(3)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只能说出结果讲不出原因。
例如:气缸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关于这个问题,学生潜意识里可能觉得应该做成圆形,不能做成其他形状,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教师可以通过补充资料,从加工工艺性、力学性能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同伴探究,把自主预习中问题学生可以解决的由他们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在教师引导点拨下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各显神通地解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对问题背后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适时解决知识点中的重难点,体现了现实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性和有效性。
活动4 科学实验室-探究能力提升
请每位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指定的零部件形状、结构、材料,每个学生至少提出一个以上“为什么”问题,组长收集本组问题,代表本组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学生都很认真的观察零部件的形状、结构、材料,在任务单上写下了很多条自己的疑惑问题。小组的组员间相互讨论,有的得到解答,有的和同学有分歧,有的只能把求助的眼光投向其他同学和老师。
这个环节是一个开放性的环节,比解决问题更难的是发现问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都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展现。例如学生的问题有:为什么一定要采用曲轴这一种形式的运动方式转换,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曲轴上的小孔是不是有规律的?它们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源头是观察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设计是作为对新知识点的扩展。请学生提问题,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观察能力,质疑能力。通过仔细观察提出自己的疑问是学问,同伴小组讨论回答是学答。还有就是职校学生的思考主动性不够,这样也就能倒逼学生思考,培养主动观察思考的能力,克服思维惰性。最后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自信心都是一种有效手段。
活动5 【评价】总结收获
把教材所要求的学习达成目标展示,先让学生静心反思一段时间,回顾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探究过程,然后通过移动终端的云课堂中的评价功能统计学生对自己目标达成度的自评和互评,激励学生在课后拓展深化知识点学习。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同伴评价为主。以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和作业测试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学生通过反思和自评的过程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相应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效果明显。
学生在“课前同伴式预习”学习知识,在“现实同伴式课堂”内化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进行针对性很强的讲授,可进一步提出某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可推荐某些学生优异的学习成果,全体同学“共享”,从而使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样的同伴式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主动学习过程中一个有机的环节,是为了转变教学方式而创造,是为了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开展起来而创造的。
通过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我发现,对于很多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以前,教师一遍遍地讲,浪费了很多学生的宝贵时间。新教学模式下,学习好的学生有时间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有机会把基础打牢,一步一个台阶,不再进入一步弱而步步弱的困境。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真正应了那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改变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掌握一些并不熟悉的新教学技巧,这比改变教学内容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般而言,让一个教师同时面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诸多教学环节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信息化课改的背景下,同伴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容易嵌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方法,不用将大班授课形式拆成小班。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一旦你的平台上或者课堂中响起学生相互讨论的声音,就意味着同伴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起航。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凭借一种教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遇上的所有问题,以后我们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不会停止,它还将有新的发展,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勤奋的实践,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