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07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敏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陈建军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起动机检修案例

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臧 敏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陈建军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内容涉及到汽车整车的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系列问题,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应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选用专业实践中常见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具体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宗旨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教师引导、资料收集、小组讨论、操作实践、交流和归纳总结等阶段。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及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要求将课程设计为汽车电气基础与检修设备、电源系统检修、起动机不转的检修、点火系统的检修、照明与信号系统的检修、仪表与警报系统的检修、刮水器等辅助系统的检修、汽车电器线路图分析等8个学习情境。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任务或者项目来源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本文以“起动机不转的检修”为例,介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2.1 故障案例的设置

学校现有全新威志V5教学汽车9台,在4台车上设置如下故障点:设置30 A起动机熔丝断路故障和AM2熔丝断路故障。在另外4台车上加设一个起动继电器虚插接(接触不良)故障,1台车完好,作为起动正常演示用。

2.2 学生分组

将全班48个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情况分为8组,每组6人,尽量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结合专业特色每组以一个汽车品牌命名(如红旗组、中华组等),让小组的同学自己讨论,确立小组的目标、标志、口号及分工。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主操作员1名、辅助操作员1名、记录员1名、检查员(安全员)1名、发言人(观察员)1名,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且分工可动态变化,以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3 教师引导

(1)教师描述故障案例。一辆威志V5轿车,车主反映,将点火开关转至START位时,起动机不工作,发动机无法起动。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发现蓄电池电量充足,初步诊断为起动系统不工作故障,需要对起动系统进行检测,确定故障部位并进行修理。

(2)器材准备。事先设置有故障的威志V5轿车8台,万用表8只,工具8套。

(3)维修资料。威志V5轿车维修手册8套,检修工单(表1),评价表(表2和表3)。

(4)注意事项提示。实践中注意人身安全,注意万用表电阻挡与电压挡的正确使用,禁止带电拔插导线连接器。

(5)分析讲解(示范分析)。教师结合丰田卡罗拉轿车的起动电路进行分析讲解,教授看图分析的示范,既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路,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能力。

表1 检修工单

续表1

表2 学生评价表

表3 教师评价表

2.4 资料收集

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材料,查阅相关维修资料,读懂电路原理图,根据教师设置的案例进行积极分析思考,进行资料整理。

2.5 检修方案的制定

小组成员利用已经学过的起动系统的各组成元件的结构、原理知识和检测方法,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积极分析思考,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争取达成共识,制定出检修方案。

2.6 操作实践

操作实践是对小组讨论的检修方案进行验证的过程,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感受和领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视观察,适时地给予必要的指导,掌握每组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并做好记录工作,以利于客观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各小组记录员根据检修实际情况,填写好检修工单。采取双轮换方式进行:第1轮各组按照分配的工位、各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完成检修操作,本轮的主操作员为该组动手能力最强的学生,发挥以强带弱的作用;第2轮组间换岗位、换任务,组内成员换角色。双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避免机械模仿,并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动手,实现学习均衡。若时间允许,还可以安排多次轮换,以实现最大可能的教学公平和均衡。

2.7 交流分享

各个小组的发言人将本组的检修方案、检修流程、检修结果及经验和体会进行限时描述介绍,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此环节,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2.8 教师点评与归纳总结

教师在学生总结分享的基础上进行以鼓励为主的点评,同时进行拓展,给学生知识拓展以指引。拓展可以从宽处、深处、新处等方向进行。本次拓展一方面指出导致起动机不运转的其他可能原因(如起动机损坏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是无钥匙起动系统等。

2.9 评价学习效果

设立三维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学习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教师评价只评价到组,将各组进行捆绑评价,以激发团队合作意识。

3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思考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起动系统的构成及线路连接关系和检测方法,使学生上岗后具备排除起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能较快适应维修岗位工作。由上述“起动机不运转”案例可见,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达成教学目标。然而,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需要相应的条件。由于行动导向法特别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全部教学过程,但具体实施起来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笔者认为至少应具备以下3个条件。

(1)教学设备充足。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学情境模拟真实的生产现场,这就要求学校的实操设备充足,而且最好是区域使用较为广泛可供实际操作的真实设备。

(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开发校本教材。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根据学校的教学设备开发校本教材,并精心设计工作页(检修工单)。

(3)拥有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甘愿为设计工作任务、工作页(检修工单)付出更多准备时间的奉献精神。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任务的科学选取。应考虑,此任务是否为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该任务能否调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该任务能否让学生感兴趣?能否激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习自觉性?如何让学生们把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任务内容学生能否完成、是否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课前熟悉并深入研究任务,准备好任务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3)介绍任务内容要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

案例教学法强调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体现“做中教、做中学”,愿职教人不断探索并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之中。

猜你喜欢

起动机检修案例
2019款奔驰A200车发动机无法起动
迈腾B81.8T起动机无法启动故障诊断分析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雨中检修
检修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