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年级针对性指导
2018-08-06张楠高恬恬
张楠 高恬恬
【摘要】大学是个性化发展的最佳时期,把握好大学生活对于未来的职业化转型而言举足轻重,所以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严峻。本文针对大学本科各个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浅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和专业化指导,旨在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并在毕业后顺利融入社,投入到中国梦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年级针对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整个大学期间自我的学业、大学生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包括客观的自我评价、清晰的职业目标、对环境进行评价以及制定路径计划来达成职业目标的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主要学习任务及心理状态,学校应加强职业发展指导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一、大一年级的初识教育
作为新生,从高中的依赖性学习生活转化为全自主发展的大学生活,多数会存在不善自主思考、缺失自我认知、对专业知识和就业前景一知半解甚至迷茫无解的状态。针对这样可塑性较强的新生,一是要实施一对多广泛指导的多元了以吝养,在新生人学初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广泛普及专业知识和专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和探索兴趣。二是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生涯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初步了解职业情况,从而明确奋斗目标。三是要开始系统性的就业准备,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档案,包括职业规划咨询经历,职业生涯阶段性及长远性规划书,实习经历与规划契合度等,激励学生积极追梦,砥砺前行。
二、大二年级的个性指导
大二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度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大多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容易满足于现阶段舒适的生活环境,进入大学休眠期。根据这样的特点需要进行一对一的定向指导,并完善面对面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均衡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就业单位实习,丰富实践经验,积累有效经验,激发学生内在的危机意识和奋斗动力。
三、大三年级的分类帮扶
大三年级的学生需要面对个人的就业抉择,多数同学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不稳定心态,从而出现盲目跟风的国考热、考研热、创业热等一系列情况。因此,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个别约谈、报告指导等情况明确个人就业目标,从而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可以开展由班主任、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等给予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让学生真正有人可寻,有问必答,切实解决问题。二是帮助各类型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剖析个人性格及能力特点,发掘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渠道。三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对自己选择的岗位类型加深探索。
四、大四年级全面提升
应届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部分同学会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出现迷茫恐慌和逃避现实的心理状况。因此,应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技能培训,通过面试技巧、工作礼仪、硬性技能等的培训,让毕业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实时更新就业信息和实习平台,通过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信息服务。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就业心理也是需要关注的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与帮助,指导应届毕业生找准自身定位,消除盲目攀比、消极等待、怀才不遇、恐惧焦虑、失望沮丧等消极心态,培养学生不攀不比、抗打抗压的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
总体而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好开展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未来发展存在逃避和畏难心理,加之大学氛围容易滋生懒惰心理,导致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要想克服这一困难,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可以创建职业生涯规划公众号并设立匿名提问板块,允许同学们自由交流,待询问同一类问题达一定数量后系统自动提交给专业人士进行解答并开启解答满意度评分板块,有同学有精钻疑难问题达不到人数要求但又急切需要解答时,可在紧急窗口实名求助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个性化职业生涯趣味测评,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题及MBTI性格测试等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测试中了解自己。要有侧重点的对四个年级进行生涯测试,具体题材和预期效果应该为:一年级寻找方向,二年级确定方向,三年级深化方向,四年级实战演练。重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教条,不足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而真正能大幅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无疑是实战。所以应该多组织学生参观名企名校,了解真正的企业是怎样运营的,都需要哪些人才,从而寻找自己的定位点。通过以上几点指导方式,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将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工作,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期间的规划和学习工作安排,而针对各年级的规划和就業指导工作,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龙.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万生彩.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65-66.
[3]徐晓伟.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02):99-101.
[4]王丽.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的研究[D] .西安工业大学,2014.
[5]范勇,李娜,范雅文,王圣荣.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叶农业教育研究,2016(04):15-18.
[6]张鑫琳,潘俊波,李曼,何鎏.不同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