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板表演辅导的艺术技巧
2018-08-06苏艳玲
苏艳玲
摘要:快板艺术对于我们来说,不光是一项艺术的特长,更是一种传承;宋代雏形,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流传,建国兴起,在整个国家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艺术爆发出强劲的声音,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快板与时俱进为改革开放充当了轻骑兵的角色。
关键词:快板;示范表演;对口快板;表演艺术
一、快板表演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辅导初学者应注意以下技巧
快板起源于劳动人民口头文学,它由“顺口溜”发展而来。快板是一种类似韵白,节奏整齐的曲艺形式,它单说不唱,只用竹板打拍,无需弦乐伴奏。快板有单口,对口和群口之分,适于一人或多人表演。它的形式灵活, 表演方式简单,“包袱”、“夸张”、“铺陈”是快板常用的艺术手段。快板重点训练右脑、使身体平衡协调,培养节奏感。其特点是能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可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随时编写短小精悍的快板,及时宣扬好人好事。快板的表演只要演员手拿串连的两块竹板做击节乐器,就可上场表演。表演时要着力把韵诵清楚传到观众的耳中,但也要辅以一定的表情和动作表演。一篇好的快板除了内容好、语言生动、顺口押韵等条件以外,还要求句子格式有一定的规律要和节拍,有板有眼的句式长短比较自由,有三、五、七、九的单字句。也有二、四、六、八、十的双字句,但主要是以七字单尾句为基础。手拿快板方法:比较小块的节子板一般持于左手,并将食指位于第四、五扇之间,与中指一起夹住第五扇,其余四扇则拢在虎口里,拇指虚放在第一扇上端。紧接着运用手腕转动的力量,将节子板先向下打,使四、五扇下端相撞,以发出音响。之后便依照下上、下上、下上的手腕方向操纵节奏,速度要稳,声响均匀,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忽强忽弱。这主要依赖手腕上下翻动的力量均衡。这些是基础的打法;“花点”打法:当“单点”跟“双点”都练好了,综合起来便是“花点”,即第一拍打单点,第二拍打双点,这样一单一双的打,花点就练成了。这其中主要靠拇指上下移动控制单、双点的变化,手腕的转动规律是不变的;大板“握法”:用右手虎口握底扇,姆指和姆指下边的手掌紧贴住竹板的直边,不留缝隙。打大板靠的是右手手腕的甩动,其余从小臂到手的各个关节都应保持松弛、自然,不另外使力。之后随着手腕的上下甩动,上扇是停不住的,它会自然的往下落,至于正确的上扇下落方向,差不多是冲着左脚尖部位;拇指顶端与竹板的眼儿相平,其余四指紧贴住竹板的另一个直边,各指间不留空隙。贴近竹板瓦垄弧度的手心拱起,以造成一个“共鸣箱”,打时先将上扇扬起,“正音”打法:与节子板起势相反,大板是先向上再向下,将上板往下甩,使两扇板底端相碰发出音响。再藉扇板的撞击力将上扇扬起,这样一下一下的反覆练习。关键是要注意“共鸣箱”有没有漏气,要随时检查自己手势的各部位有没有缝隙,所以要边打边纠正,仔细听声响改进;大板和节子板一起合奏,主要用途是用来打“开头板”,但也有用此来伴奏唱词的;但是大板音量较大,用它来伴奏唱词容易盖住字音,所以一般在演唱中,除了特别需要利用大板来表现特定的气氛外,尽量减少大板的运用。目的是让表演者腾出右手来做一些手势动作,以加强表演。
二、曲艺对口快板表演里的紧打慢唱快打快唱做到协调统一
按一般情况来说,唱词与节奏应相符,不能脱节。唱得慢,节奏快,这样的处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是为了情节的需要,二是节奏快嘴上也快,容易使观众听不清,形成“一锅粥”稀里糊涂。因此,既要制造紧张情节,又要使观众听得明白,必须采用紧打慢说的方法,才能出现合理的艺术效果。通过以上唱词的描绘,紧打慢唱,极容易使气氛浓烈,使观众感到紧张,这样就把速度放慢了,易于抒发感情。这样才听着有起伏,有变化。这样处理,由慢渐快,激昂慷慨,越唱越有劲,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让观众回味。快打采用了“双点儿”或“凤点头”的板式节奏,节奏十分鲜明,速度与唱词吻合不脱节,板起板落,字板统一,快打快唱适于贯口和节目的尾声,使用时,将唱词个别字突出延长,尾字落在板上,节奏速度加快,制造紧张的气氛,停两三秒钟再起板,仍照原速唱下去。这叫字断气不断,无声胜有声,能收到异峰突起的效果。掌握各种板式的关键,演员要有心板。演员的心板,是多年的实践形成的,初学快板者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对口快板是两个人表演的,甲乙二人要紧密配合,协调统一。配合得好,能大大增强演出效果,效果强烈,趣味横生。做到协调统一,主要靠两个人在一起多对词,多排练,多演出,多研究。在表演上注意了人物关系,结合对口,运用了丰富的经验和快板表演技巧,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效果。
三、曲艺快板表演的发展
曲艺表演艺术常讲的“手”、“眼”、“身”、“步”、“法”即:手式、眼神、身形、步伐,法乃是以上所述的法则,指身体各部位表演的具体方法。演员的身体是创造角色的工具,为适应表现各种人物的需要,快板的表演,基本上采用曲艺动作。眼睛是心中之苗,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表现全靠眼睛。因此,快板表演,眼睛是得力的工具,同其它曲艺形式的表演一样。 表演快板是模拟人物,这种表演主要是抓各类人物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带有一定的夸张性。无论表演什么人物,不是要求你完全像,非常像,而是要求你“像不像,三分样”。嘴皮子把字读得真,读得清,有时还要读得俏,而不是使拙劲。“辛苦有如蚕吐丝,笔耕不辍着曲词,推敲锤炼平仄仄,苦寻妙句展才思。”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曲艺队队长张文甫用这首诗与快板创作者共勉。与青春同步时代接地气,“俯下身子深入生活,排除干扰耐住寂寞,瞅准目标锲而不舍,创新求变超越自我”。快板高手、画坛名家高明远对此深有感触,他的观念里,快板的表演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粹,要尽可能保留,但是演出的题材要在时代变化的正面元素中选取,让人们通过快板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知荣辱、明是非,通过快板吸取健康向上的精神“养分”。青春永驻是艺术传世的基本规律,曲艺要保持艺术青春常在,必须不断创新和应用艺术青春的方式方法。
从盘古开天辟地演绎到现在,上下纵横五千年,字里行间抓取突出感人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全面展现中华优秀儿女凝塑的民族精神。“历史上,快板书的地位不可取代。”曲艺理论家、《中国曲艺大辞典》执行副主编高玉琮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快板书和文艺战士一起发挥了宣传鼓舞作用。而今天快板表演的发展传承,多出精品才是快板艺术活力的保障。
參考文献:
[1]刘岩;快板声声青春飞扬[J];北京纪事;2001年23期
[2]崔金生;著名快板演员高凤山[J];北京档案;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