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视觉化生存

2018-08-06王子昀

魅力中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大学生

王子昀

摘要:在影像爆炸和视觉泛滥的趋势下,大学生的学习、阅读、思维、休闲娱乐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大学生的视觉化现状,探讨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寻求视觉文化与读写文化二者之间的平衡,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视觉文化;大学生;学生工作教育管理

今天,都市里的人们“正处于一个图像生产、流通和消费急剧膨胀的‘非常时期,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资源富裕乃至‘过剩的时期。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居民,眼睛终日收到各种影像的诱惑和刺激,不断地遭遇种种视觉图像的围困和‘逼促”。 越来越多的图像资源让人们的眼球如此忙碌和疲劳,而另一方面,视觉图片对人们又具有极大的挑逗性和诱惑力,正是这高度视觉化的图像资源使得人们的视觉需求和欲望不断攀升。

在受众群体当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存在着。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总是走在潮流的前端,能够迅速地并且顺利地接受新事物。正是这样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自动自觉地选择了视觉文化作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在这个文化类型和思维方式都发生改变的时代更加如鱼得水,畅快自在。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大学生传统的生活模式被颠覆,取而代之的越来越多的视觉化生存模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虽然自我意识增强,但却不够成熟,求知欲望强烈,而自控能力却差,他们朝气蓬勃闯劲十足,可也十分容易冲动。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时缺乏分辨能力和理性思考,因着娱乐化等多重动机而渐渐放弃了智性快乐。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分析,研究视觉化对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学习、思维方式、娱乐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以期能够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提升视觉文化素养和品质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资料的获取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本问卷共设有15道题,涉及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视觉化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思维方式、娱乐等方面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红河学院、重庆市西南大学、四川省西华大学、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五所高校,调查对象涉及文科、理科、工科、医科以及艺术类专业;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由于研究对象来自不同地方,纸质版问卷难以实现调查研究,故采用电子版问卷。因采取随机自愿原则方式,一共回收电子问卷505份,有效问卷505份。笔者对每一道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视觉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视觉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视觉文化对大学生阅读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阅读模式是针对语言的、文字的,图像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连续性和相似性,而文字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具体的相似联系,读者必须利用抽象思维去思考,去想象,去和文字做双向的互动。

根据研究调查,有74.85%的大学生在课程PPT教學内容上,倾向于选择青睐图片多于文字,只有25.15%的大学生选择了喜好文字多于图片。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每一页幻灯片的播放和更替,已经具有了视觉化的效果,但即使是这样,在幻灯片的内容上,能够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眼球的依旧是图片,而不是文字。因此,需要适当的图片和视频出现在幻灯片中,以调节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节奏,使课程学习状态达到最佳效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授课过程过度依赖幻灯片教学,使之从教学辅助手段变成了主控手段,知识的讲授开始走向课堂表演,技术手段的滥用压倒了人文精神和智慧的阐释,无疑会使学生减少了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的锻炼,变得越来越懒惰,工具性依赖越来越强。

在书籍阅读过程中,有63.76%的大学生倾向于阅读图文书、漫画、杂志,36.24%的大学生倾向于阅读纯文字作品。当今社会日趋成为读图时代,印刷物的出版也倾向于图像类读物,比如动漫、摄影、杂志、画册等,还有插入大量精美配图的图文书。这些读物的大量出现,也反应了读者的阅读特征有所转变。与纯文字书籍相比,视觉的直观性远比文字的抽象思维理解要更省力,因此图像类读物对读者而言更具与诱惑力,即使是图文书,图片也能对文字内容进行一些图解,将文字的深意直观化和具体化,疏解文字晦涩的枯燥心情;但是另一方面,图片也有可能对文字产生“暴政”,如果读者更偏重于感性直观的快感体验,对于图像信息的接受几乎是完全的被动,没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那么图片对于文字的图解只能是将其简单化和平面化,消解了传统阅读带来的沉思感悟力,同时也扰乱了原有的叙事格局。

对于越来越多的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这一现象,当代大学生显然也是满心欢迎的。调查中发现,有43.17%的大学生看过影视文学作品之后,不会再去看小说原著,对于小说原味的赏析就这样失传在影视剧作因迎合大众口味的改编中;30.69%的大学生在看过影视剧作之后,还会选择去看小说的原著;21.19%的大学生则会选择先看小说原著,再看影视作品,这就可以将小说中抽象的内心独白描写和电影中具体的镜像所带来的感受做一个对比。虽然二者都是看,但是两种“看”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仅有4.95%的大学生是彻彻底底的原著党,只看原著,不看影视,让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得以完美保留,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畅游在文字带来的无限遐想的世界里。

(二)视觉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单纯的文本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群体接受信息的需要,多种新媒体的发明拓展了受众群体接受信息的感官系统。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还有音频、视频等信息传递模式,导致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多样化。

在调查研究中,84.36%的大学生选择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接收信息,只有15.64%的大学生选择使用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体接收信息;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85.15%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图片信息的吸引,只有14.85%的大学生会主动关注文字信息。毫无疑问,选择使用新媒体接收信息,更多关注图片信息的学生人数比例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生活在今天的读屏时代,绝大多数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或平板刷屏,不受控制地去点击各类APP界面上那些代表着消息通知的小红点。通过点击这些小红点,各种APP不断跳出小窗口界面,随着这些界面上的又一轮链接,可以无限制、无极限地延伸到另外的窗口界面,每一个窗口界面的打开都是一片新视野,充满了极力想捉住你眼球的图片新闻和大字标题。“形象的直观和瞬间即逝性培养了大众对视觉信息不假思索的被动式接受习惯,大众长期沉浸在追求感官娱乐的视觉文化传播之中,丧失了深度的审美感悟能力和内心的丰富性。”

除此之外,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研究调查中发现,有63.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擅长的是直观感知能力,只有36.6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擅长文字阅读能力。从语言学上来看,语言是线性的、理性的、抽象的、具有思考性的,读者在阅读语言文字的时候,大脑会随着所阅读的文字内容生出无限想象的空间,亦可以反思。因此,擅长文字阅读首先需要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理性的、智性的,并且有充足的思考想象空间。而直观感知能力赋予读者的则是直觉的、当下的、快感的体验。对于读者而言,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受众只是在被动地接收图像信息,失去了掩卷沉思的契机。由此可知,“线性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书面文化和印刷文化的界定性特征之一,如今它受到的挑战是思维方式、审视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的挑战,这是多媒介的、直觉的方式。”

(三)视觉文化对大学生娱乐方式的影响

电影、音乐、游戏几乎占据了大学生所有的闲暇时间,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首选。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喜欢观看画面感为主的动作片和科幻片的大学生人数与喜欢观看叙事性为主的文艺片或悬疑片的人数不分上下,前者占据50.50%,后者占据49.50,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着迷于画面感带来的视觉震撼。他们喜欢这些动作奇观、场面奇观、速度奇观的视觉效果,从惊险刺激的人体高难度动作,到满是刺激的速度感,再到各种日常生活中无法见到的独特景象,都充满了奇观效果,追求形象逼真和视觉冲击的力量,让人感受到满满的震撼和惊叹。这就是周宪所说的“第五代导演们”热衷的“奇观电影”,使得电影的视像化压倒了文学性。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也应验了受众的人文内涵开始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转变。

在音乐欣赏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观看《我是歌手》这一类极具视觉盛宴的比赛类节目。由于导演编剧的安排,观众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感官刺激、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舞台的布置,灯光的搭配,服装的展示,以及唱歌前煽情的介绍,包括观众情绪的相互感染,无一不是在以视觉因素营造氛围。歌手将歌声传递给受众的同时,更是在向他们传递一种表征、一种意义。“当官方政策和民间娱乐合力于大力发展和消费电视节目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怠慢阅读、冷落阅读、甚至远离阅读。经验事实和统计资料都表明,看电视则会失去阅读的兴趣。” 但是调查问卷显示,这一类学生的比重仅占到39.21%,却有60.80%的大学生选择喜欢通过音乐软件享受听觉艺术。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提升视觉文化素养和品质

大学生好奇心较重,对各种流行文化和新兴的事物都有着高度的敏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文化。然而,大学生又是一群急于想成熟、独立却又还不能够完全确立起自己最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群体,因此在当下这个图像信息肆意横流的时代,很容易受到冲击、波动和影响而不自知。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必须创建新领域,开辟新路径。

(一)建立多元对话,思想交流出新知。

大学生在所有求学群体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理发育、知识构成和情绪特征都近乎接近成年人,却又缺乏成年人的深思熟虑,思维简单化且容易冲动。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果单纯将他们当做接受教育的客体看待,一味單向灌输知识与思想教育,势必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身为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以开放性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尊重多元思想观念的存在。面对大学生视觉化生存这一现象,既不能一味规避禁止,视视觉文化如同洪水猛兽,也不能对其放任随意流之。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对话,引导他们对视觉化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互动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好助人自助的作用,促使学生自我剖析、自我挖掘、独立思考,在万千社会思潮大浪中不随波逐流。

(二)正确处理视觉文化和读写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于读图时代的到来,过度的乐观或者一味的消沉都不是最佳的态度。视觉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休闲娱乐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其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正确把握当前文化教育的期待与大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求最佳的教育引导切入点。对于新兴的视觉文化发展,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引导学生对于视觉文化的发展树立科学的态度,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把握视觉文化与读写文化之间的差异。与此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科学智慧的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读写文化对于知识传递、逻辑思维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二者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逻辑联系,倡导读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相容共尊,获得发展的平衡。

(三)倡导深层独立阅读,培养自我批评精神。

自进入大学,大学生的阅读目的就不再局限于学业、考试,他们的阅读选择充满多样性,阅读动机也增添了复杂性。除了为学业考试、提升自我能力而读之外,为着娱乐化而读的动机和行为日渐增多。读图时代的到来又在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上添了一把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禁不住各类读物中绚烂斑斓的图片的挑逗和诱惑性,使阅读思考流于浅表,阅读体验大打折扣。作为当代大学生,需以塑造美好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为己任,高校辅导员更要以引导大学生发展智性快乐为己任。在大学生视觉化生存状态下,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理性主义文化的追求,开展读书会活动,倡导经典作品阅读,从优秀作家笔下的文字中汲取精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学有所成,不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批判主义精神,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其传递的目的都是为了被观看之后对读者产生影响,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用“批判之眼”去审视,去建构和诠释,形成自己对阅读对象的见解和判断,不让读图时代背后的快乐原则取代了深层阅读的现实原则。

参考文献:

[1] 周宪.视觉文化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4] 吴靖.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刘翠霞.当代大众传播视觉化现象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6] 肖伟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网络语言[J].社会科学研究,2008(6):190-195

[7] 周宪.重建阅读文化[J].学术月刊,2007(5):5-8

注释: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2.刘翠霞:《当代大众传播视觉化现象研究》,2004年。

3.肖伟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网络语言》,《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6期。

4.周宪:《重建阅读文化》,《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涂鸦艺术的城市视觉文化表现
城市规划视角下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视觉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