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人事管理的多元化现象
2018-08-06赵志军
摘要:人事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新时期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出现的人事管理多元化现象,有其历史和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人事管理;多元化现象
一、多元化现象存在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必然:
我国社会主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大多起源于50年代中后期,以小规模的公私合营和个体手工业联合为主体,而这类企业所构成的庞大的群体,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学习和借鉴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主体全民所有制企业科学管理的模式,这一庞大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财富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者,毋容置疑,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模式的重大变革必然带来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的人事管理必然受到巨大冲击,固有的企业人事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改革和经济组织形式发生变革的需求,因为企业的劳动者有了更大的更为积极的发展空间,劳动者根据自己需求适时转型和自主择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显现,这些人才流动势头的充分显现和劳动力的市场化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表现突出。随着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劳动者为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实现的自主择业,自然就形成了企业人事管理在形式上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现象对传统单一的人事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多元化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和表现形式:
在50年代中后期由小規模的公私合营和有个体手工业联合所组成和发展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老职工,已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相继退休,纳入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了相应的退休待遇,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集体企业通过国家劳动部门分配录用了一批集体所有制工人,这些曾是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一批新生力量,在近几年也陆续满龄和接近满龄步入退休,而此后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因体制所限不为就业者看好,合同制工人并未批量录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相比,其经济基础和生产资料的薄弱,劳动者的自主择业不可避免的造成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断流,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聘用的合同工在人力资源市场化的大潮中,又是一支活跃的流动大军,这类流动的缘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行业发展趋势与劳动者的先期择业的初衷产生了冲突而形成人员流动趋势;第二、行业的发展与劳动者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产生了冲突而形成人员流动趋势;第三、企业的后续发展与劳动者的期望值产生了冲突而形成人员流动趋势;第四、企业的现有的客观环境和劳动条件与劳动者不能相适应产生了冲突而形成人员流动趋势;第五、也是最基本和比较现实的部分,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者的生活需求不能相适应所造成的心理矛盾所致形成人员流动趋势。
归纳以下几点,企业人员流动成因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间的相互交叉,促使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化,也促使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人事关系在人事管理上的多元化。
第一,企业录用的原有固定工的人事管理;第二,企业录入和调入的合同制工人的人事管理;第三,企业聘用的合同工的人事管理;第四,企业聘用的临时用工的人事管理;第五,企业离岗和脱岗人员的人事管理。这类人员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人、劳关系矛盾最为突出、最难调节的关系。
三、多元化现象产生的矛盾与弊端:
任何一类劳动力在市场上的流动,大多数会出现人、档分离,人、劳分离的现象,当然,全社会给劳动者提供了施展技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舞台,而大多数城镇集体所有制的工人一般都流向民营或私营企业,而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的技术工人向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逆向流动凤毛麟角,既就是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也以落户为前提多为过客,企业难留住人,而其人事关系存放在企业。这种人、档分离,人、劳分离的现象,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企业的人事管理,在调节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等工作中加大了成本投入和劳动力量的投入,而随着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渐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人事管理制度稍加疏忽,这些人、档分离,人、劳分离流向社会其它行业的人员,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之产生的人、劳关系纠纷时有发生,为解决这方面的矛盾,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和管理条例,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人事关系和档案托管机构,但在遇到具体的一些人与事,出现照章办事与人性化处理的矛盾,企业利益与个人意愿的矛盾,客观上讲存在有操作难的实际问题,在处理集体与个体的利益上,企业的利益难以保障,这诸类矛盾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表现为甚,这是人、档分离和人、劳分离给企业管理者带来的尴尬。
四、解决多元化现象矛盾产生的途径:
解决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人事管理的多元化矛盾现阶段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一是将企业尽快纳入股份制改造的主渠道,这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矛盾之根本;二是顺应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律处理好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这是基本支撑点;三是政策、法规、制度的掌握和运用水平,这是人事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工作原则。
近几年来,国家大中型国有企业陆续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一些条件成熟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也在改制后企业的劳动者得到了实惠,人力资源相对稳定。那些在改制条件尚未成熟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存在人员分流和安置的矛盾,也是企业改制向前推进的阻力之一,企业应依据客观存在,在管理上全方位的加大力度,顺应市场发展规律,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在产品定位和开发上下功夫,给劳动者提供一个适时发展的客观环境和获得自身需求的经济平台,从企业内部而言,可削弱因一些矛盾冲突带来的人员不良流动,才可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为人事管理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大环境,从企业外部而言,可为全社会逐步创造一个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再就是依靠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出台的政策法规,切实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做好人员的合理分流,形成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良好运作机制。依此铺垫,通过加大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改制的步伐,使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完全意义上的企业改制,劳动者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和拥有者,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和制度,在新形势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调整好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以谋求对劳动者的体力、心力和智力做适当的利用和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利益,从最基层为全社会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赵志军,陕西西安人,西安市先锋鞋厂厂长、支部书记,助理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