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美术教学质量
2018-08-06游肖洁
游肖洁
摘要:伴随着教育的不断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办法真正的提升教学的质量,所以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而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内容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美术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出的原因分析和提出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广大的一线美术教师提供帮助,教会学生正确的认识相关事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家所需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开展建议
在现代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教学的质量能够真正的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找到提升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高中美术教师也要不断的更新美术教育教学理念,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美术教学内容更加动态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二是善于运用图片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和说明。
一、树立板样,群体同"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板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板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高中阶段好胜心里较强,在板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种的不足之处,有时一画就是半天,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努力的完善自己朝前冲,在静物摆放、出外参观写生等方面,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前面的学生在跑,后面的学生在追,整个年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和讲座,各年级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中讲到: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勇敢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效展开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享受美术给他们带来的轻松、愉快,在丰富多彩的互动中学习美术知识,巩固美术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综合素质,有效地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
例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古典美术与现代美术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们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命题为“正方:现代美术继承古典美术,古典美术要高于现代美术。”“反方:现代美术是古典美术的发展,现代美术高于古典美术。”要求正方与反方各自通过自己的渠道查阅资料,了解古典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特征。正方:“没有古典美术就没有现代美术……”“反方:現代美术是古典美术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审美要高于古典美术……”让学生在互动中不仅学习了美术知识,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教师要加强课后辅导工作,培养一批学生中的美术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着重抓学生基础训练,并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水平层次的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即乐教乐学;并巧用启发思维,让他们能体会到举一反三,做到有所领悟和创新,掌握一定的训练规律。总之,教师的训练过程需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处处体现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规律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的性格特征,抓好素质训练,促进全面发展,突出一技之长。
四、合理安排高中美术的教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師有时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此,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获得大量珍贵的课堂第一手材料,从中受益,增强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做到前后贯通,完整流畅。教师要拟定教学思路,即欣赏感受—观察分析—自主表现—拓展思维—品味体验,从而使学生融入到特有的情景中去,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在欣赏感受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水果后,猜出是哪种水果,这样自然就会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景中,激发了他们感观的注意,激活感觉连通,促进知觉场的形成。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说出它的形色特点,获得感观体验,强化视觉印象,为观察性绘画打基础。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应采用自主表现的方式,将观察性绘画与记忆性绘画相结合,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信心。这样合理安排美术课程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五、把握发展性评价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美术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一一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有了全面的、规范的标准要求。因此,在日常的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严格遵循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根据美术学科特色,改变教学方法,改善评价体系,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巫晓疆.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2]杨竞.新课程标准下关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3)
[3]王芳.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