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多元化构建

2018-08-06黄海菲魏战刚董英娟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

黄海菲 魏战刚 董英娟

摘要:积极教育是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的教育理念,它把立足点放在了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以“大思政”的视角推进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的协同构建,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博爱、奉献的积极品质,为新时代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多元化构建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其本质特点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该学说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各国教育学领域的关注,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开展积极教育是在新时代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是一种内涵更为丰富的教育理念。它把立足点放在了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上,致力于通过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性的理智理解。[1]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国制造的迅速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公共产品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公共产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开展务实高效教育教学的基础。

1、培育学生的积极品格,激励高职生自强自信

积极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积极人性论提倡者,它消解了传统教育的不足,真正恢复了教育的本来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的幸福,体现了教育意义上的博爱。[2]

职业教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扭转把职业教育看成劣质教育,职教生是残次品的偏颇观念。目前,在社会上通常存在着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大众希望上普通高校,不上职业高校的偏颇思想。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职业教育看成孩子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选择和途径。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信职教生是可教可塑的,激发他们自信自强的自我认同,培育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状态。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欣赏和激励,用积极的情感唤起学生的自尊自强,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设计实施思政课

思政课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阳光向上的生命状态。因此,教育者要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关注高职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遵循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探索真正能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内容上吸引学生,在方法上贴近学生,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成功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思政课多元化构建的路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大思政”的视野推进思政课的建设是新时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要求。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多元化构建的实践与反思

“课程思政”着眼于改变传统的单一僵化模式,立体化推进课程建设,探索思政课创新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和育心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面系统推进课程设计与实施,体现课程的亲和力、时代感和吸引力。

1、思政工作队伍、方式方法、教育载体的多元设计和协同构建

强化思政課教师与团委合作,依托团委多样的活动提高高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及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技能型应用人才,以实现高职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例如,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团委与承德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举办“无毒青春 健康生活”大型禁毒宣传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团委组织志愿者在市中心广场负责毒品实物陈列,聆听公安专业人员的讲解毒品的种类、特性以及毒品带来的危害。志愿者向广大市民发放毒品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引领市民参观禁毒图片展并进行现场解说。通过禁毒宣传活动让广大市民和在校大学生提高识毒、防毒、拒毒能力,为预防涉毒违法犯罪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团委利用寒暑假开展“送健康下乡”义诊活动,教师、学生共同走进基层乡村,为村民提供免费检查常规心电图、量血压、测血糖、现场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知识,并针对村民的具体身体状况做出健康指导。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人民群众,增强了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构建以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以社团活动为依托的校园实践教学、以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假期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使师生深入街道、社区、农村,让师生全面深刻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突出思想政治课价值引领,贵在知行合一,培养有担当、有情怀,能干事、干成事的有为青年。

2、拓展网络课程空间,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占领网络平台,掌握虚拟平台话语权,是思想政治课坚持在改革中推进的必然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利用专题网站、QQ群、微博、微信、微课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网络互动。在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上,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的手段载体。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使理论的学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立思政学习云课堂,开设理论学习超市,设计大量的理论学习视频、讲座、文章资源供学生选读学习。例如,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推进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学校引进SPOC平台(蓝墨云班课程),全体思政课教师利用该平台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打造共建共享的学习平台。围绕课程主题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布置课前阅读及视频赏析任务,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课堂上进行学生演讲,教师点评,调动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答疑释惑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组织主题辩论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力和思辨力。课后强化体悟和践行,体现思想政治课力求理论结合实践的特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思想政治课通过深化改革,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破“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牵强不刻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而使课堂活起来,学生真受益。

3、做强思政课延伸课堂,弘扬正能量

把党课、团课、道德讲堂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延伸课堂,精耕细作,厚植先进文化,弘扬正能量,切实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励人、鼓舞人。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讲党课,为学生重点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的成长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强调深刻理解“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深刻理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深刻理解“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书记以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词中的优美词句,唱响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愿,寄语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做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和储备力量。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邀请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同志到校“红色大讲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范振喜同志以亲历者的身份,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回顾了赴京参加十九大盛会的点点滴滴,并结合自身学习与感悟,谈认识、讲体会、促交流,引导师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裝头脑、指导实践。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的筑魂工程,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紧扣学生所想所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创新融合发展思政课程模式,融合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涵养的多元化构建,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承担起为新时代育人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任竣.积极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海菲,河北省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魏战刚,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董英娟,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度立项重点课题“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河北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Z17A0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