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作业设计
2018-08-06严虎东
严虎东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作业观亟需转变.对作业的认识,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设置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作业成为学生保持浓厚学习兴趣和体会学习快乐的源泉。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
一、优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
经调查本校高二年级十六个班级学生化学作业情况,结果学生对作业的要求是练习不要太难,计算不要太繁;重复的练习少一些,作业少而精;题型多样、灵活;题目新颖,富有趣味性;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但通过努力能解决;老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多一些肯定;要有耐心,指出不足,督促警示;希望增添一些实践活动,开放实验室等。
(二)新课程下作业设计的要求
1.作业内容。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在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开放体系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作业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探究式学习”。3.作业的情感领域。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要求“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以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三)新课程下教材内容设置的新变化
在新课程的教材上,新设置了许多栏目,如“你知道吗?”“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整理归纳”等等。例如,《化学1》中“交流与讨论:钢铁为什么会发生腐蚀?人们通常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钢铁腐蚀?”“调查研究:收集当地的雨水样品,并测定其pH。如果是酸雨,请走访环保部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有关的防治措施”;《化学2》中“调查研究: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等,废旧电池的回收途径和处理方法”。这些活动,有的只能以课外作业的形式,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由此可见,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作业,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体现。
二、优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
(一)设计分层性作业
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是有差异的,如果教师用统一的作业来训练和培养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信心,影响发展。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坚持差异理论,精心设计不同内容的作业组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具体做法: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完成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练习,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可确定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业,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二)设计整合性作业
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理解一个新事物的过程中,只有当现象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时,才能摆脱具体的事物,通过概括抽象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过程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知识整合性作业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往这一作业常常由老师包办代替,往往是老师写得多,学生抄得多,费力费时,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整合性作业主要是在學完一章或一单元后,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对本章或本单元涉及的知识进行连贯性的整理。学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分类组合的形式。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提出对知识的疑问和困惑,理清解题策略,归纳知识要点,学会如何学习。如在“晶体结构”单元学习后,留下作业:①如何判断晶体类型、推测晶体性质。②如何推断晶体所对应物质的化学组成。布置这种知识整合性作业应注意加入必要的提示或设计成表格,要求具体一些,防止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三)设计操作性作业
传统的化学作业,以书面习题为核心,学生完成作业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实际操作性的作业很少,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在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可设计一些操作性作业。如学完必修“晶体结构”知识后,可设计如下作业:①用泥巴或橡皮泥制作常见的分子模型和晶体模型并布置一个展览室。②制备明矾等大的晶体并说明操作要领。③收集并展示矿物标本,要求标注中英文矿物名、俗名、化学式、主要产地以及利用价值等。作业完成后,可在班级、年级中进行展示和评比。这样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学科小论文型作业
以高中生的知识、能力和见解,要求他们写论文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研究性学习之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对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完全可以依照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去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写出一定认识水平的小论文.因此把学科小论文作为一项新的化学作业形式,既是我们对作业内容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我们课改成果的一种检验。例如,试评价二氧化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发生危害,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的“大餐”,那么作业就是他们的“点心”。丰富多彩而又新鲜可口的“点心”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教师如果能按照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进行作业的设计,一定能让学生在课堂以后同样有效地进行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建堂.浅谈化学作业的改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34
[3]许艳.新型历史作业应实现“五化”[J].教学与管理,200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