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作用

2018-08-06刘桂言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运用微课课堂

刘桂言

摘要:本文以课堂为背景,紧紧围绕微课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出通过微课预习激趣、课内微课提效、课后微课固果、课外微课拓展,更好地完成教学,并以此引发课堂范式的实践。

关键词:微课;课堂;运用

一、关于微课利用的理性思考

(一)微课设计的原则

教师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应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方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微课设计活动,教师要做到:(1)熟悉教材和学情。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课标要求,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2)基于教材和学情,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程的设计思路。(3)有好的教学策略或创意。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可以围绕微课的内容进行材料的准备、文字的组织等等。(4)微课设计的最大意义是支持学生学习或者促进学生的学习。微课设计不是用来帮助教师如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用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师生通过微课设计联手完成课堂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课弥补诗歌教学的不足

虽然时代在进步,信息化技术使用日益成熟,但是目前的诗歌鉴赏教学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急功近利,实施程式化教学。主要表现为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之类的教学方式,只是希望学生在考试中依葫芦画瓢,汇聚答案,提高分数。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乏味的手段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大大遏制了学生欣赏诗歌的主动性。(2)肤浅虚应,呈现问答式教学。学生习惯性举手,在满堂问中,教师仍然是权威的代言人,所有的程序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有序”进行,没有任何课堂“意外”发生,表面上看起来师生一团和谐,实际上根本谈不上倾听学生的心声,更不用说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无法体悟诗歌的神韵和音韵美,更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熏陶。(3)诵读不足,忽视学生间差异。我们的课堂,常常由于教师本人能力不够,不能指导诵读,于是省去了诵读步骤。学生在默读之后,就直接听老师肢解诗歌,学生的能力不一,水平参差不齐,理解的内容就会千差万别。诗歌教学不能让学生读出情感韵味,自然不能深入诗歌境界,效果当然不好。

这些问题正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能力差异等导致的,而微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微课教学具备时间较短、主题单一明确、内容典型具体、制作简便实用、便于自学和组合等优点,备受师生的青睐。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并且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再单纯依赖教师教授知识,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间对诗歌的解读和对问题的理解,教师更关注的不仅是如何讲好这堂课,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诗歌鉴赏,如何利用微课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成绩。

二、微课引入课堂的反思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微课不是在线视频,它是在教学视频之外,还有时间进行互动的一种学习活动。同时,它也不是只让学生盯着电脑屏幕而取代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自己掌控和自我学习,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个性化互动,使在课堂中缺席的学生也能够赶上学习进度,并且让教学的内容得到保存,便于复习。

(一)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

(1)时刻谨记微课用户是学生;(2)一个微课只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是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5)在微课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6)微课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7)每一个微课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8)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二)注意调动多感官,强化微课刺激

微课素材是多元化的,但微课学习强调瞬间永恒,设计微课时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来刺激观赏、思考。

(三)微课转变传统课堂还有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微课作品不只限于对应某一种微课类型,它可以同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组合,其分类并不是唯一的。归根结底,微课和大课一样是为了让课堂变生动,让学习更有趣味,让学生在教学体验中勤思考,会思考,善思考。诚然,微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可喜的改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利用微课转变传统语文课堂的想法非常正确,但也不能走到极端去,并不是代替语文课堂。另外,微课毕竟是新生事物,我们要走得慢一点、稳妥一点,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利弊两端的,微课的弊端在于它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本地区看来,我们学校要实行微课恐怕困难重重,教师在布置微课观赏的作业时,一定要多思考,在检测方面多下功夫,在评价方面多想办法。

(四)微课系列化,丰富资源体系

教師在制作每节微课时往往反复推敲,完美呈现,而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学习,直到落实。这样,每节微课好比一粒精美的珍珠,一学期下来,三年下来,粒粒珍珠就串成了精美的项链,成为资源,变成了学生永久的记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甚至可以作为地方资源,放到网上,成为区域内宝贵的资源。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猜你喜欢

运用微课课堂
欢乐的课堂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