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角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8-08-06王国成葛新权王方军
王国成,葛新权,王方军
(1.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732;2.河北经贸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石家庄 050061;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2)
一、绿色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绿色发展是以经济高效、人与自然和谐和持续增长为目标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许多国家已上升为新的发展理念和重大战略举措。从内涵来看,绿色发展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建立在资源约束和地球的有限承载力等条件下,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主要具有6个基本特征:一是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二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三是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四是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五是更全面的对外开放,六是更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以实现充分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基本途径,意义深远而重大。这与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中,既包括人们对生命、生理、成长与繁衍的必要的物质需求,也包括健康文化、友善人际关系、友好生态环境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因而,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绿色发展为抓手,把绿色发展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创新、协调共享、开放发展,牵引和带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保护、资源的循环再生等相关产品和产业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1]。
绿色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和共同的目标,在共享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还是市场、研发、产品制造、产业价值链等条件因素,以及合伙制等组织制度的共享,都需要强调共享利益各方应遵守竞争与合作博弈规则,加强对各方履行保护资源、生态与环境责任的审核、监管与追责,力争将具有共享的正外部性的竞争变成各方的自觉行为,以实现合作共赢。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除市场博弈规则外,还需要考虑文化博弈,对竞争与合作博弈中弱势的利益方,尤其是不可自我选择的弱势利益群体给予必要的补偿。这是长期合作所必须的,也符合怀有远大眼界、胸怀、责任的强势利益方的长远需要[2]。
从全球视野来看,在开放发展过程中,毫无疑问,一体化、信息化大趋势下的全面开放是必然和必要的,但开放的各利益相关方要在相互需求中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绿色发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们的绿色需求,就是随着生态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生产者提出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这种绿色需求是符合消费者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有效需求,虽然在有些情况下是潜在的和分散的。特别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走出去、引进来”,不仅要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互补、技术互补、人才互补、产品互补与需求互补,还需要考虑技术、生产、产品、消费,以及生态与环境的绿色需求。因此,以绿色需求拉动“一带一路”,才会有生命力[3]。这就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共享。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绿色化发展内涵
绿色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要内容。我们认为,绿色化是一种“高科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绿色生产、绿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勤俭节约、节能低碳、文明健康,力戒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也是一种“尊重人才,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形成生态文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模式,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加入“绿色化”,并且将绿色化定性为更高层面的“政治任务”。总之,绿色化是基于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与启示,选择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具体说来,可从“五生融合”、“五观价值”、“五全要素”,以及城乡协同、虚实平衡、减排先行等方面,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绿色化分解[3]。
(1)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五生融合”是指生命、生理、生活、生产、生态的融合,既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又体现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基本特征、本原要素和自觉行为,也是企业、产业、消费与投资等经济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人类一切活动与发展不仅要满足其生命、生理、生活方面的需求,在增加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满足社会和谐与生态环境良化的需求,即通过绿色需求来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平衡,否则就会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国内外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此处“五生融合”中的“生产”,更强调是人类一切活动中的绿色生产,它承载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人类美好的愿望,为满足人类的生命、生理、生活、生态的绿色需求,以及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极简生活的绿色需求。
(2)从人自身的主观因素来看,我们将基本价值观拓展为“五观价值”,即从业观、环境观、财富观、消费观和幸福观。人类一切活动与发展能否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平衡,取决于人类自身所秉承和坚守的价值观。人们的从业观、环境观、财富观、消费观、幸福观涵盖了人的主观意识和社会活动的基本方面:就从业观而言,倡导兴趣从业,做事精益求精、做出经久品牌,如中国历史上的建筑、制陶、制茶、制药、制砚等行业的大师,以及民族品牌和民间工艺的传承人等,都具有将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从环境观来说,就是要倡导尊重社会、企业、家庭、个人,珍惜和敬畏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承担责任,建立环境友好关系;从现代财富观的视角看,就是要倡导贡献社会,完善、成就自己,平衡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财富,要认识到绿色是极其宝贵的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消费观而言,有必要倡导满足美好生活的相对物质需要,鼓励简约生活,追求绿色消费、精神与文化消费,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落到幸福观上,就是要倡导尊重平凡与卓越,追求健康、快乐,感恩大自然的回馈,享受美好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因此,绿色化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导,能将经济体系建成绿色化的体系,将从业、环境、财富、消费、幸福方面的观念归并到绿色观的统领下,并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中。
(3)从外部条件因素来看,“五全要素”是指人才、科技、资本、制度(政策)、文化等。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关注的要素主要是劳动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然而,从人类社会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这些要素是必然要和人及社会组织方式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我们提出人才、科技、资本、制度(政策)、文化组成的“五全要素”。人才具有智慧,可以创造出新思想、科学、技术、设计、工艺、艺术、制度(政策)、文化等知识。相比之下,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五全要素”更加突出人才及与其他要素的协调,更加需要支撑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以及创造(制定)出来的智力产品和文化产品。
(4)从区域协调角度看,城乡协同是指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从实际出发,着力减少我国现实存在的城乡差异,提高城乡均衡发展的一体化程度。在绿色发展中,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排放压力和资源约束,农村发展比城市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较大的空间,可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巨大的空间。因此,在整个绿色发展“一盘棋”中,城市应对农村的绿色化贡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适当的补偿,有利于把城市向农村转移的产业发展成为低碳、节能减排、环保、生态的绿色产业,统筹城乡环境建设,防止出现诸如忽视或忽略农村根本、深层次的问题,有意无意地损害农村绿水青山等后发劣势,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特别是,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基于绿色发展,统筹城乡,引入绿色化要素,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价格体系改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由此平衡城乡利益,切实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
(5)从产业关系来看,要尽可能地做到虚实平衡。鉴于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某种程度的失衡现象,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以绿色发展推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平衡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目前,一系列更加严格的金融、保险、证券与股市监管政策与措施出台、实施,对解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让虚拟经济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必要的稳固的基础。在绿色发展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形成融合平衡,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大力发展绿色实体产业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提供优质的中间服务,强化第二、三产业的有机衔接;加大对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支持,制定和完善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同时继续依法加大对金融服务的监管,正确和适度引导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大制造业及其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作用,反过来促进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
(6)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企业生产和生活安排中要坚持减排先行。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产生排放,通过对排放的全过程处理达到环境保护规定的排放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总量的增长,排放总量肯定会增加,在保证大气、水、土壤、生态的良性存续以及绿水青山常在的前提下,在排放达标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排放总量是否在现有的处理能力容量或环境所能承受的达标容量内,如果排放总量在这两个容量内,则此时的经济发展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排放总量超出了处理能力容量或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则需要通过公共治理来调控经济发展、减少排放。因此,在绿色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多视角和多因素地考虑经济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当发展与减排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选择减排先行,即在保证人们福祉水平的基础上调控发展、控制排放。特别是,在城市与农村的生态替代和互补问题上,一方面是城市发展规模不能超出其排放处理能力和环境容许度;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固废治理还要尽快摆脱和走出“垃圾围城”的现象与困境。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环境问题向农村的蔓延,要及早地防治农村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固废物造成的污染,不要将农村被迫沦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根稻草。为此,需要把城乡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固废物的减量治理等排放问题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视野和考虑中,依“技术+制度(政策)+文化”的融合来突破福祉、环境与发展的瓶颈,实现城乡绿色协调发展的美好愿景[3]。
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协同分析
在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征程上,需要有与绿色发展相应的多因素、多阶段、多形态、多连通的分析架构,本文延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思路和框架[4-6],引入福利维度,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生态环境状况和人们的实际获得或福祉水平按其内在的关联搭建起三维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可自然扩展到多元因素分析),初步建立简明适宜的多元协调发展分析模型及推演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多阶段互动的动态演化分析。
首先,建立广义的数理模型:Y=(R;E;S&T;W;t,θ)
图1 发展—环境—福祉多元协调分析
其中:Y代表经济体的整体发展水平;R代表资源和要素投入;E代表环境和生态状况;S&T代表科技进步水平和人与自然交互的能力;W代表人们的实际获得或福祉水平;t表示要考虑动态变化;θ为涉及到信息、制度和文化等软约束因素的综合变量。在图1中,曲线0看作是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关系的基准阈值,则曲线1可用来反映较低福祉水平下的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曲线2可表示提高福祉水平后的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决策系统,既使每一个变量只大略地划分为3种状态:{S1=良好;S0=一般;S-1=恶化},也至少要分析3N种情景或状况(N≥5),更何况这些因素还是交互影响的,还会产生协调效应。显然,若进一步考虑函数关系f反映的真实的经济运行的含义与因素关联的类型,其分析计算的复杂程度就会陡增许多倍。
人不是单纯的经济动物,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在非物态的超维度空间中实现的[2],如此的多元化协调分析,是将传统的依赖外生行为假定的条件分析观念和方法转化为以内生主因分析为本的内外结合方法。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决策问题的模型求解思路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估算出多因素相互影响下整体均衡的协调域,突破苛求唯一最优解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分析框架;二是找准临界决策时的边际替代率,即总体发生临界变化时交互影响因素之间的替代关系(比例)。进一步用系统优化和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局部最优,未必全局最优;单一时点最优,未必全程最优;只有全局全程最优,才能实现局部间的协调最优。用形式化语言表述,即该系统在每一时点或每一阶段的最优状态须同时满足:
这种系统化地考虑多种因素的包容协调式增长,更有利于激发内生动力、回归经济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初衷与本原,能更有力地促进其健康协调发展。或许经济学原理和内在规律类似,但随着福祉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程度的不同,数据分布的方差、曲线的陡峭形态不同,会沿福祉水平提高的方向呈现出逐步平稳放缓的特点,反映出发展—环境—福祉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有机关联,其包含着更深层面上可能存在的内生良性循环,也启示着我们应注意到理论的内涵和适应性在不同的发展程度和福祉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如此的多元化协调视野拓展与理论创新,对于用现代分析工具和方法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等方面,能起到更具针对性和更有实效性的重要作用[2]。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绿色化建设,需要满足“五生融合”的绿色需求,应利用“五全要素”进行绿色化生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化发展。
(一)人才要素考虑
人才要素需要思考现代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包括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高等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进入社会后的实践以及继续、终身学习)。教育是人才的源头,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创造力、有作为的人的成长,源自于教育全过程的培养与自身的努力。从绿色发展来看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绿色概念应融入幼儿的启蒙教育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绿色制造应融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绿色设计应融入高等专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一些低水平重复的学科专业,建设一些前瞻性的一流学科专业,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人才需要。同时,需要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鼓励一些普通高校大力培养满足绿色制造业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与能力的专业实用人才。
(二)科技实现路径
从科技要素来看,高端人才培养必然需要科技项目的支持,需要科学合理的科技政策,以及良好的科研环境、科技文化。对于绿色发展来说,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相应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对策研究都很重要,因此在项目立项分配上应均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既能提高学术水平、地位与影响力,又能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咨询,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环境、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基于大数据、互联网、集群智能的高科技应运而生,以及信息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为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就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对策研究的深度融合,加大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化建设项目立项的力度,尤其应重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实现以科技引领、支持与服务绿色经济发展。
(三)资本实现路径
从资本要素的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有形资本,还要考虑无形资本,包括知名度、信誉、商誉、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以及品牌、产品形象、企业形象等知识和智慧资本。知识是人类大脑劳动的成果,包括思想、科学、技术、设计、工艺、艺术、制度(政策)、文化等,而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如感知、理解、记忆、联想、辨别、判断、逻辑、计算、分析等多种能力。无形资本比有形资本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在绿色发展中更是如此;而且,无论是有形资本还是无形资本的投入,都要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化建设的需要。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类智慧资本,应用人工智能治理城市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地震、公共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以及地下排水、排污排废管道、水电通讯网线布局,交通、风道(产业、社区、商业、学校、休闲、公共服务等)空间布局,以及建筑物选材、造型、外观色彩、灯光装饰等产生的自然灾害、污染、水火煤气事故、交通拥堵、雾霾等特殊、意外事件的应急管理。由此可见,智慧是对人类创造知识能力的表达,有智慧的人也还需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创造出诸如思想、科学、技术、设计、工艺、艺术、制度(政策)、文化等新知识,这就是现代人才推动下的科技进步。
(四)制度实现路径
从制度(政策)要素考虑,做任何事情,尤其在新时代,更需要用制度(政策)将人才、科技、资本有机有效组合起来。无规矩不成方圆,相对来说,制度(政策)是硬约束,是刚性的、宏观的和原则性的。在绿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需要有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相应配套的制度(政策)建设,如绿色发展的市场准入、监管、调控制度(政策),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保证,为保护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追责与法律环境。
(五)文化实现路径
从文化视角看,在新时代的制度(政策)框架中,还需要营造相应的绿色文化。相对而言,文化是软约束,是弹性的,且微润柔和、积微致著。有了制度(政策)就必须执行,而文化则可包容差异,同时又能够对制度(政策)“双刃剑”的负面起到减弱与抚平作用。为此,在挖掘、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要梳理并清除文化中的“糟粕”,营造人人钟情文化精华的氛围,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机制制度(政策),消除“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老实人吃亏”,以及选人用人中的“逆向淘汰”等现象,实现制度与文化融合的双融管理和治理,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五、结语
人们在改革发展中的更多获得并能在美好环境中的自在享用,能够培育和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能够更多地激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并形成良性循环;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美好蓝图及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征等,更加迫切地需要理论上勇于创新和实践中积极探索,更需要以人为本、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征的经济学研究,更需要跨学科交叉、多元协调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如此,才有助于找到社会经济复杂决策系统的关键点和多因素相互关联、交互影响的内在机理,才能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赋予更深刻的内涵、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强劲的动力,以及寻求更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