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合并心理障碍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2018-08-06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抗焦虑心理障碍心衰

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衰不仅严重威胁病人的机体健康,还给病人带来焦虑、抑郁等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这主要与心衰病程长、预后差、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及心理负担加重有关[1-2]。老年人是心衰的易发人群,由于老年病人身体功能较差,尤其高龄病人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严重,且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心功能较年轻人群更差,伴发精神心理障碍的比例也更高[3]。针对此类病人,常规的抗心衰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不高,预后不良,因此有必要配合进行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4]。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焦虑抑郁治疗对老年心衰病人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衰病人120例,均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心衰的诊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均经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确诊[5];(3)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4)抑郁状态的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焦虑及抑郁并存。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糖尿病、贫血等其他严重疾病者;(3)恶性肿瘤者;(4)老年痴呆或智力低下、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120例病人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65~83岁,平均(71.2±5.5)岁;病因包括高血压(37例)、冠心病(32例)、退行性瓣膜病(19例)、心肌病(19例)、风湿性瓣膜病(13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9例,Ⅲ级54例,Ⅳ级37例。全部入选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及心衰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液、吸氧。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酌情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进行抗抑郁治疗;同时加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物如氯氮、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抗焦虑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采用SAS和SDS评估2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心功能分级,评价2组病人在随访6个月内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

1.4 评估标准 (1)治疗依从性:从坚持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康复运动及定期复查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4个方面均坚持完成为完全依从;完成2~3个方面为部分依从;仅完成1个方面或均未完成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2)预后:评估参数为LVEF下降率、心功能分级恶化率、再次入院率及死亡率。LVEF<50%即心功能降低;心功能分级上升1级及以上认为心功能恶化。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随访期间的治疗依从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预后分析 随访的6个月内,观察组出现LVEF下降11例,心功能分级恶化8例,再次入院5例,死亡3例;对照组出现LVEF下降24例,心功能分级恶化20例,再次入院15例,死亡1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n=6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n=6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老年心衰病人通常因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衰退,容易伴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6]。而此类病人往往治疗依从性差,且焦虑、抑郁情绪可导致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及心功能下降,从而促进心衰恶化[7]。可以说,焦虑和抑郁是心衰病人死亡的重要预后因素。因此,对伴有心理障碍的老年心衰病人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仅SDS显著降低,SAS于治疗6个月后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抗焦虑抑郁治疗能够较早且明显地改善老年心衰病人的心理状况。本次抗焦虑抑郁治疗采取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较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该法能有效缓解伴焦虑抑郁症心衰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促进心功能的改善[8-10]。

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导致心衰病人依从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进一步影响抗心衰治疗的效果[11]。本研究随访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多数病人在坚持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康复运动并定期复查等方面均能够较好地完成,总体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抗焦虑抑郁治疗在改善老年心衰病人心理状况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病人能够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LVEF是反映心功能,评估心衰程度的重要指标,LVEF下降提示心功能降低,病人预后差[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LVEF下降率、心功能分级恶化率、再次入院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心衰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合并心理障碍的老年心衰病人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和心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并减少再次入院的次数,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抗焦虑心理障碍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