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豆产业发展 有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2018-08-06钟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文/ 钟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中国是大豆消费大国,而且高度依赖进口。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有哪些影响?我国大豆产业该怎样自强?这些问题如何求解,应该引起大豆产业相关管理者、研究者的特别重视。
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和大豆食品发源地,丰富多彩的豆制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华,对我国居民成长健康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大豆深受我国消费者的喜爱,但国产大豆却不足以自给自足,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了全球约65%的贸易大豆。
全球大豆生产、贸易及我国进口情况
世界进口大豆的国家相对较多,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了全球约65%的贸易大豆,其他重要的大豆进口国是欧盟(11.3%)和墨西哥(3.5%)。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美国大豆占据了中国34%~45%的市场份额,2017年占比34.4%。从巴西进口大豆明显增长,2017年进口5092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3.3%。中国大豆贸易格局总体上可以如此表述:中国大豆贸易进多出少;出口的主要是食用大豆,进口的基本上是油用大豆;九成以上的进口大豆来源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这种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除了进口原料大豆外,中国每年还净进口100万吨左右的豆油,相当于进口约560万吨的原料大豆。中国进口的大豆基本上是转基因大豆,进口大豆也基本上用于榨油,其主要加工产品是我国迫切需要的豆油和豆粕。
中国进口的大豆九成以上来源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那么,美洲大豆主产国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呢?
美洲大豆主产国发展大豆产业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是生产补贴、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科技研究、国际贸易、市场研究、运输体系等。
以科技研究为例,美洲大豆主产国注重科技研发,大力开展大豆科技研究促进大豆生产,尤其是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大豆研发。其中最著名的实例之一是巴西研发出高产的热带大豆品种,使原本在温带种植的大豆可以在热带种植,大大拓展了巴西的大豆生产区域。另一著名的实例,是美国率先研发出商业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大大降低了大豆生产成本,增加了豆农收入。
国际贸易是美洲大豆主产国为豆农开辟畅通大豆销售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大豆出口,美洲大豆主产国是无法消化掉其生产出来的大豆。一定程度上是国际市场上旺盛的需求,刺激了美洲大豆主产国的发展。
此外,注重市场研究也是美洲大豆主产国发展大豆产业的重要措施。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部内有两个部门:海外农业局和经济研究局。它们分别对大豆生产和市场进行研究,其中,海外农业局对全球大豆主产国进行周期性追踪监测,经济研究局对大豆主产国的大豆经济进行深层分析,为豆农提供全球大豆动态信息、经济分析和政策分析。
影响我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受种植效益影响,我国大豆大多种植在耕地质量较差或光热条件不足的地区,好的地块、茬口和季节大多被用来种植玉米、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大豆种植较为集中的东北北部高寒地区,无霜期短,冷冻、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可替代作物少,轮作制度不规范,大豆土传病害较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在黄淮海流域,大豆多在冬小麦收获后种植,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严重,且常受旱涝影响。在南方地区,大豆是间套体系中的次要作物,生长环境差。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低,近10年来平均亩产一直徘徊在120千克左右,较美国、巴西等主产国低40~50千克。
经济因素。目前,我国的大豆生产者价格、每亩的净收益等都大大高于国外竞争者,换句话说,我国的大豆亩效益远远好于外国竞争者。那为什么还竞争不过他们呢?主要原因是豆农耕地规模太细小,单位效益虽高,但总效益量有限。综合来看,影响国产大豆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两个。其一是前文所说的效益竞争不过水稻和玉米;其二是豆农耕地规模太小。现在,虽然转移的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多,为土地流转和集中提供了前提,但真正做到耕地规模的扩大还是比较困难和不稳定的。地租在逐年上涨,我国很多地方的地租已经涨到每年每亩800~1000元,已经极不适合粮食生产了,这非常不利于大豆生产的持续发展。
〉 大豆
政策因素。政策环境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粮食安全政策、农业补贴政策、价格政策和贸易政策尤其明显和直接。
尽管大豆在我国的统计口径中属于粮食,但是,由于未来中国谷物供求的紧平衡压力,在农业政策优先顺序中,谷物显然是政策保护和支持的核心,这使得大豆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价格政策是我国以往支持农产品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低价格水平下是利多弊少和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但是,目前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普遍高于国际价格,由此导致国外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替代国内产品。与此同时,财政负担不断加重。总体上说,未来的价格政策应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中国未来的总体贸易政策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农业贸易政策的方向也将会是如此。尤其在中国加强改善生态的政策取向中,农业的水土资源、化学品使用、生态休耕等生态因素将要求更开放的贸易政策。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大豆产业将进一步置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
科技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投入到大豆研究中的科研经费,大大低于其他主要作物,更远远低于其他大豆研究先进国家。由于投入不足,大豆科研队伍人数偏少,学科不够齐全,研发力量偏弱。此外,我国在大豆科研领域与国外机构合作较少,未能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我国目前大豆单产仍处于较低水平,依赖大量人工和物资投入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使大豆生产成本高,产量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差,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较大。
对大豆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借此契机,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应明确食用大豆重要地位,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我国大豆年食用量达到1100万吨左右,主要由国产大豆供给,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80%以上。要充分认识大豆对丰富食物安全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独特作用,切实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特别是确保口粮完全自给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国内大豆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要建设规模化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培肥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排灌、抗灾减灾能力;二要提高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对大型农机具购置的补贴,扶持农户购买大型、先进、实用的大豆农机装备,改善农田农业机械通行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以节省劳力、缩短农时、节约成本、提高技术到位率;三要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储运设施,降低大豆由农户到附近交易市场的运输成本;四要通过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增加科技服务设施的投入,如重大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预测预报设施和重大灾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建设,确保大豆生产安全。
第三,加强大豆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针对我国大豆科研经费长期严重短缺的问题,应大幅度增加对大豆科技的投入,稳定和壮大研究队伍,改善科研条件,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为保证大豆科研和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建议国家对进口大豆按货值征收0.5%的大豆科技发展基金,用于国内大豆科研、技术示范和国际大豆科技合作。
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大豆科研队伍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分工协作、特色明显的大豆科研体系,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开发、示范基地。以现有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与分中心、国家级和主产省相关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依托,培养创新能力强、学科分布合理的大豆科研队伍;改善大豆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植物病理、生物技术等学科的研究条件;建立覆盖全国大豆产区的大豆科研成果展示、示范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从专家到农户的便捷通道,完善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示范网络,加快科技成果推广速度。
第四,提升组织化程度,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引导主产区建立大豆产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土地集中种植、统收统管、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方式扩大大豆生产规模,提升机械化作业化、栽培模式化、服务规范化水平,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优质化推进、市场化运作。要发挥大豆产业协会的行业组织和引导作用,由大豆产业协会负责引导大豆的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降低运作成本,提供产销信息服务,提高大豆及相关产品的附加值。
〉 豆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