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不同 体校改革必行
2018-08-05汪大昭
汪大昭
北京是具有教育和体育传统的大城市,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有过辉煌的成就,也有众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之所以向43岁的杨海滨了解业余体校的情况,因为他学的是文科,并非体育出身,调任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不过两年,此前大部分时间是在高校等教育机构任职。中国体育多年呼唤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有教育工作背景的杨海滨与长年在体育圈里的人视角不尽相同。
访谈从如何评价业余体校的历史作用说起。
杨海滨:青少年业余体校是北京竞技人才的摇篮。上世纪60年代的庄则栋、80年代的郎平、新世纪初叶的张怡宁等人,就是这些体校选拔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代表作。在传统体制下,业余体校成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出成绩、出人才的主渠道,有些项目甚至是唯一渠道。至今,体育界中的老辈人说起业余体校,仍保有一份深深的情结。
北京市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几次变动,区县多达20个,近年来不断调整,这对业余体校的布局会有一定影响。加之所处位置和环境差异,发展中既有共性的矛盾,也有要靠自身积极探索出路的难题。突出的问题还在生源。
杨海滨:直到现在,北京城郊16个区县的青少年业余体校都还在运行。这些体校规模和项目设置不尽相同,但近年来招生难的情况普遍存在。前些年曾经出现主要生源是外地学生的情况,这两年政策调整后,限制招收外地学生,招收多名本地学生才能搭上一名外地学生,而本地生源又明显不足。
从生源结构看,通常说的中产家庭更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训练,掌握一两项专业运动技能,对将来升学有不少好处。这些孩子受家庭影响,文化学习普遍成绩不错,考大学大都不成问题,之所以参加体育训练,无非是多一些高考录取的选择,能有加分当然更好。但是,要从这些孩子当中选拔培养竞技体育专门人才,动员他们参加专业竞技训练,家长这一关就很难过。尽管他们都支持和鼓励孩子练点什么,可绝不是想当运动员。这在现实社会中也很正常,付出多、风险大,孩子可能从兴趣出发,而家长则要理智得多。
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体育选材范畴,是一个特定时期社会价值取向在体育人才培养当中的反映。以往,中国体育曾经专门到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和山区挑选苗子,认为他们吃苦、肯练、好管,在一些训练艰苦枯燥和体能类项目上,成材率相对较高。实践中,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等大赛实现突破的运动员有不少是这样选拔和培养的。
杨海滨:经过几十年经济建设,北京市已经不存在绝对贫困之地,城乡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差别,生活条件变好,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再把竞技体育视为一技之长,借以改变经济状况和人生命运。同时,因为体育训练需要时间和精力保证,势必对文化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多数家长都会觉得不划算。这种想法不完全因为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就是有兩个孩子,家长也还是会选择让他们读书升学。所以,训练与读书的冲突更集中反映了体育与教育的矛盾。
业余体育学校,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完成普通中小学教育之余开展专业教育的学校。既为学校,教育部门就必须尽到责任,认真监管。但是,长期以来,业余体校学生脱离或半脱离普通中小学,文化教育与竞技训练比重颠倒,综合素质不高,出路不畅。
杨海滨:生源是办学的重要基础。北京市的基层业余体校同样存在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压力,但都比不上招生的难度。就算孩子乐意、家长同意,现在培养人才的方式越来越多,选择的目标、标准也越来越多,体育部门对社会多元化培养竞技人才给予了充分肯定。当然,利益方面的问题和政策也要重视起来。
在尚无解决良策的时候,一方面是专业运动队抱怨后继乏人,说明业余体校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还难以替代,另一方面业余体校招生难,说明从体制到观念的改革不能再拖了,退回去是没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