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秀华,清醒而孤独地活着

2018-08-04陈娟

环球人物 2018年14期
关键词:无端余秀华小院

陈娟

3年前,因为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走红。成名之后,诗歌带着她天南海北满世界跑,辗转于大大小小的城市之间。也正是这段时间,她摇摇晃晃地出现在纪录片中,离了婚,眼见母亲身罹癌症离世。发生变化的还有,那个一草一木都被她融入诗歌的村庄——横店村,被新的楼房取代,曾经熟悉的小院只剩下父亲和自己。

当然生活中也有不变的。余秀华依然每天要面对许多日常琐事,生存的艰辛、人生的痛苦、焦虑和孤独。每次外出,她都独自一人,常常因为腿脚不便和身体虚弱而摔倒在地。去年有一次,出租车将她放在北京西站门口,而去往候车厅需要上一个长长的台阶,上到一半她摔倒了,没人上前拉她一把。她挣扎了几下,没能爬起来,索性坐在台阶上。“如果这个时候感觉不到孤独,那肯定是骗人的。”

这些点点滴滴,无论是变的还是不变的,都被余秀华写了下来,最终化成40余篇散文,收进新书《无端欢喜》中。曾经她在诗中写道:“我的身体里也有一列火车,但是,我从不示人。”可在散文集中,她分明是在将锈迹斑斑的自己袒露给世人看。

余秀华回忆了自己成名的经历。当年,她还是一个年轻的农妇,“顽皮”地写了一首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放在博客上,以期引来“几个好色之徒”,增加点击量。果不其然,因为这首诗,她一夜爆红——各路媒体记者涌进她家的小院,她也一步步被推到了聚光灯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盛名,余秀华并没有迷失和无所适从。

“一直有人问:你现在成名了,生活有什么改变?天,让我怎么回答?生活是什么,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我参加的那些活動、节目怎么能叫生活?我虽然不会对这美意警惕,但是的确无理由欣喜若狂。”在冷静和清醒之外,余秀华也很善于自嘲。当谈到有人评价她是“荡妇诗人”,她在书里嘻嘻哈哈:“荡妇诗人四个字在网上飘啊飘,天空飘来四个字,你敢不当回事儿?可是这四个字真正与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除了会荡秋千,还会荡双桨……”

写作时、与人交流时,余秀华常常是飞扬跋扈的,然而一旦碰到爱情,她就很自卑。

在《一个人的花园》里,余秀华写和暗恋的人在聚会上相遇的经历。当时她很羞怯,隔着人群看他,“看他从来不停留在任何事物上的目光,看从窗户投进来的天光映照在他的头发上”。有那么一刻,他的身边有了空位,一群人招呼她过去坐,她却如同一个犯错的孩子不敢走过去,匆匆跑掉。还有一次,她和另一个自己倾慕的男人吃饭,喝了点小酒,些许微醺,“你在桌子对面和我说话,我听不见。原以为你隔着千山万水和我说话,我也是能听见的,但是那一天我什么也听不见”。在一次次无望的爱情中,她最终变成“一个人,情无所依,活得张牙舞爪”。

余秀华成了一个双面人:诗人和作家的标签下,她被套上一个坚硬的壳,看似张扬跋扈;日常生活中,她还是那个艰辛度日的女人,敏感、脆弱,常常无助。经历过人生起伏,悲喜交迭,她有了过尽千帆后的从容和通透,“我怨恨过生活的不公,但幸运的是,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她并没有太多欲望,简单生活都能让她“无端欢喜”,比如在自家小院里,安静的上午,一个人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打字,风从窗户吹进来,麻雀在阳台上鸣叫。

猜你喜欢

无端余秀华小院
The Poet on Earth
热闹的小院
无耻当有种
久别夜归
余秀华的慢写作
方方正正的“小院”
偶笑
春到小院来
不同桃李混芳尘
今古无端入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