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历史教科书建设
2018-08-04陈瑞苓
陈瑞苓
摘要:教科书建设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长期对于教科书建设问题比较模糊的状况,从微观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建设角度创新性地构建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建设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出发,认为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建设主要应涉及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制度、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评价体系等三大环节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建设;教科书
教材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给当前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建议以及健全相应的教科书建设理论,笔者提出了本课题,以期能对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建设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思路,望以次能推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教材编订存在的问题
如何根据新的教科书编写标准进行科學地编写初中历史教科书,成为编写者面临的新课课题和新难题,一方面课程标准本来就是处于实验阶段的新事物,而如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进行内容的选择、内容结构的安排等,在本次新颁布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便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古代史内容标准上采用的是先政治、经济、军事内容,后科学技术、文化内容的安排,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是:(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二)近代化的起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人们解放战争的胜利,(六)经济和社会生活,(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等内容,是按照专题史来安排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科书的编写者必须严格按照其课程标准中内容的安排顺利来进行编写教科书,因为课程标准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纲要,不同于过去教学大纲是教与学内容的纲要的特点。通过对现在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进行比较,其中有一部分打破了课程标准在内容安排方面的局限,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编写,即在各个阶段都对其科学枝术或思想文化进行了论述,现有的版本则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放在最后一部分进行论述,经过对使用过此书的学生的调查发现,这不是很符合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最后学习相关朝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时学生几乎已经对该朝代的其他信息淡忘了,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社会的进步往往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例如在讲述秦末农民起义这一章节内容时,对农民起义的原因一般都归结于秦始皇的暴政,其中有一个知识点就是“焚书坑儒”,而这里必须提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因此,采用将文化单独放到最后讲述的编写方法肯定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扰。在中国近代史部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起步”中的内容是环环相连、互为因果的关系,某版本的教科书也是完全按照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结构进行编写,人为地打乱了知识的逻辑联系,这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基本的历史逻辑顺序都没有建立起来,就采用专题式讲解是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而且将这些内容集中放在最后,难免会让学生产生这是应付期末考试集中复习的需要的错觉,同时,经过调查发现将文化等内容集中放在最后学习,容易引起学生和教师认为这些知识点不重要的误解。诚然,编写者采用这样的编写方式,也许是从专题性的角度思考,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必须注意编写过程中相关知识结构的连续性问题。
二、我国历史教科书审定的建议
关于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定义是各民间单位甚至个人,都可以根据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经中央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出版,供各地学校选用的制度。教科书审定制在我国建立的时间不长,就历史学科而言,因其与政治一样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在审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真正要做好这一点必须有完备的体制来保障和约束,这不仅要加强对具体的制度进行理论和实践性研究,而且至少在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一)历史教科书的审定需要保持权威性和独立性。
这种权威性应主要体现在审查委员会对教科书的审查必须是代表国家,而不是代表个人,教科书不可能象学术论著那样可以自由发表著书者个人的观点,因此,对于凡是有损国家利益的观点和内容要严格把关;独立性主要是指审查委员的成员绝对不能参与教材的编写,否则就会出现国定制下相似的情况,自编自审,其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二)历史教科书的审查必须能够真正体现历史学、教育学的“最高水平”
由于历史教科书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早已确立,因此,对于历史教科书中的结论必须尽可能地保证准确,对于目前尚无定论或者存在争议的观点可以以介绍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不要以绝对的定论的形式出现在教科书里。而且如果几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知识点不一致,甚至出现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此外,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还必须依靠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运用课程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地审查教科书在体例、结构、内容选择、语言描述是否符合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等等。
(三)立项管理的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我国教材编写实行的项目管理,编写的教材是国家课程教材,则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编写的教材是地方课程教材,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首先
要立项申请和相关申请材料,然后由专家评审编写方案同时审核教材编写人员的资格,包括教材编写人的履历、资格、编写经验、教材编写人员的经历、身体状况以及教材编写的经费筹备情况等,最后下发核准立项通知,并跟踪评价编写过程。这是审定制中比较保守和谨慎的一种具体操作形式,但这样也给许多有可能编写创新教材的团体、个人设置了一些门槛,失去了一些教材多样性的机会。虽然必须承认那些名牌大学的知名学者肯定是编写教材最有资格的人,但有资格并不代表一定有创新的思路。针对有些学者提出历史教科书就应该主要由知名教授、学者来编写的提法,笔者认为审定制下的教科书的优胜劣汰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由学生、教师和家长来决定,行政部门不应过多干预,我国的立项管理的方式也应该有所改进,可以让更多愿意参加教材编写的人能有更多机会,为教科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