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8-08-04杨冉

魅力中国 2018年2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

杨冉

摘要: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创设情境,以“情”和“境”培养学生兴趣为着手点。美术课堂利用情境教学创建不同的情境氛围和各种模拟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发性的探讨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基础美术教育,是以美术教育为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终极目的。通过多元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热情,使学生在探究、合作、整合生活经验的活动中体验美术创作乐趣,教师并给予积极鼓励,促成可持续发展。初中美术课堂之中的情境创设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认识美术特征,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学生从中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爱好。初中美术情境创设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转变教学方法观念,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审美意识与创新精神,陶冶高尚审美情操。

关键词:多元情境;美术教育;情境创设教育

一、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含义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在美术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不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以及动手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其中情境创设教学法就是一种,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基础上,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情感的前提下而创设的情境教学。

“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筆者通过在河津实验三中的实习,充分证明,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里时,学生的心理与情感会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做到主体能动性活动。

二、情境创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学生认识美术特征

在教学中,关键是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促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以教育理论家古林诺等为代表,强调迁移的情境性,并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还有研究者在探讨课堂情境对迁移的影响,通过交流与合作在多种情境中练习来加强合作学习,进而促进迁移。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读”中感悟;首先选择的是画面性比较强的文章,找出班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让学生静下心来感悟其中的画面,然后根据自己感悟的画面,用笔描绘出来,达到“我手画我心”的效果。

第二,用音乐来感悟来享受相机所拍摄的美丽的风景;选择全是有画面的乐曲、钢琴曲、萨克斯等让学生聆听,用心来感悟,体验,然后根据自己想象的结果,画出其中的画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情操与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个从悦人到怡人再到感人与育人的过程,正是寓教于乐,感染陶冶。

(二)促进学生走进生活,真实学习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是指发现与解决问题的真实性,它包括内容与形式,通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并建构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倡导情境教学,选取自然生活。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首先是问题导入的真实性:带着问题,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解决。另外是解决问题过程的真实性。

三、美术教学中采用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热情

情境教学中,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通过演示实物、模型、挂图、幻灯,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感官上承受多方面刺激,使学生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营造愉乐情境,学生的认知活动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高。通过欣赏,教师无需用更多的语言描述,便可使学生获得对春天美景的直观体验。

(二)探究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美术创作”最终成果是美术作品,它是通过人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活动,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传达而表现的一种创作活动。通俗的说,美术创作就是从酝酿,构图到制作完成美术作品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由老师教出来,应让学生自主探究。所以在上《校园的春天》设计标志这一课时,进一步描绘春天时,先让学生去发现关于春天的信息,进而分析春天,感受春天,教师巧妙地“引”学生积极主动去“学”,让每个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例如:

师:同学们,现在正直春天的季节,你的身边有哪些变化呢?(学生欣赏课件。)

问:通过你看到的想到的,春天大自然里出现了哪些变化?我们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

学生纷纷回答。

师:大家都用语言来表达春天,那么除了这些还可以用什么来表达。

生:音乐、唱歌、绘画。

师:对,除了这些还可以用绘画来描绘春天,现在大家一起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春天,首先借用图片让学生分析作品及表现形式。此时,让学生独立欣赏,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此时此刻,学生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思维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在这种放松、愉悦的氛围情境中,教师把说的机会让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知未知世界。最后让学生完成作业,一起来描绘心中的春天。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