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发展现状

2018-08-04靳华蕾宫艳超蒋磊成莞莞

天津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链侧链羧酸

靳华蕾 ,宫艳超 ,蒋磊 ,成莞莞

(1.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8;2.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

目前,混凝土搅拌站多数设置在城市的边缘地区,使得混凝土生产与浇筑间存在一段运输距离,会导致混凝土损失,降低其泵送功能。引发同坍落度损失,包括进场材料方面及天气方面。其中,原材料的功能发挥,大部分来源于水泥、粒料级配、减水剂等。添加减水剂,可以使得混凝土有水胶比小、单方用水量少、水泥用量少等优点。其中聚羧酸盐减水剂,减水率高,锁水性能好,可以成为该行业今后发展目标[1,2]。

1 聚羧酸减水剂

1.1 聚羧酸减水剂特点

我们国内的减水剂大体包含3种,即酯类、醚类以及高效能聚醚类。

从分子角度来看,聚羧酸减水剂存在可设计性;从理论来看,其存在无限构造空间。依据实际需求,可设计多种功能的该类分子。现在聚羟酸减水剂中,聚酯型与聚醚型,本质同是大单体,其区另为侧链、主链衔接不同。如果大单体和主链为酯键连接,或大单体自身存在酯键,这就是聚酯型减水剂;如果大单体中仅存在醚键,或者侧链以醚键和主链相连,这种就是聚醚型减水剂[3,4]。

聚羟酸减水剂是聚羧酸系的一个品种,其主要技术指标可参考其化学式如图1所示。

图1 聚羟酸化学结构

其主要技术指标可参考现行规范《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聚羧酸类减水剂优点,包括:低添加量却能发挥大分散性能;保坍性好,内坍落度基本无损失;同流动度时,延迟凝结时间较小;化学式自由度大,外加剂生产过程中可变因素复杂,发挥范围广;在合成时,不添加甲醛,几乎产生零污染;能够和其他混凝土外加剂较好相容;这种减水剂,能够用较多工业废渣、粉煤灰代替水泥,起到降低施工成本作用等。

1.2 工作原理

一般减水剂当被水泥粒子吸附时,变成刚性链形态,立体效应无法展现,坍损现象不能解决。聚羧酸系的羟基、磺酸基负离子存在电斥力,试验发现,同掺量时,聚羧酸系的屯电位,不大于萘系的,而分散效果比萘系好。另外,聚羧酸里面的醚键和水分子结合成氢键,构成保护膜,其有分散效果,同时可使水泥粒子稳定[5,6]。依据效应理论来看,侧链长度与分散效果成正比。对于普通的混凝土配合比,长侧链键聚合物没有出现大的减水效果。

聚羧酸系高分子,依托于负离子间电斥力,以及侧链三维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改变聚合物主链每个官能团间权重、主侧链长度、接支数目,待结构平衡后,便可提高减水率与坍落度的功效。聚羧酸类减水剂,吸附水泥微粒,因为其有醚键,构成相对厚实保护膜,使得水泥稳定。

不同类别减水剂的工作原理不一样,萘系为吸附到水泥微粒表面,使水泥微粒间出现静电力,随后产物覆盖到其表面,会削弱其静电力,而聚羧酸减水剂附着于水泥上,导致水泥粒子间出现更强的空间位阻力,因此拥有更高的减水性能。另外,聚羧酸分子是链状结构,主链上连接有较长的侧链,当水化产物覆盖到水泥颗粒表面时仍能使水泥颗粒间保持分散,所以相对萘系减水剂来说,聚羧酸类能使混凝土有更小坍落度损失,但是,聚羧酸类更加敏感,原材料组分细微变化、原材料质量恶化,都会对其使用效果造成明显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聚羧酸盐减水剂逐渐从实验迈向实践,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科研,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如今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是通过控制聚合物中长短侧链的浓度,来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以及控制流动性损失。但高效减水剂中大多数为萘系。因其在使用时,砼坍落度损失相对快,无法达到相关技术要求,并且,因为复合产品不稳定,对混凝土硬化与耐久性产生了影响。这一弱点,是抑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氨基磺酸系,具有单环芳烃型结构特征,由于减水率高、坍落度好、施工较便捷,使得与聚羧酸系一起,是各地讨论的焦点。目前我国这二者的研究刚刚开始,会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7]。

在国外,砼减水剂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通过烯烃与不饱和羧酸的共聚,日本研发新型减水剂,该类的特点是添加量少、减水效果高、坍落度损耗小等。和前两代相比,它弥补了稳定性差、保坍性差的不足。同时,它能够用来配备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被称为第三代减水剂。随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逐渐转移研制重点,逐步过渡于聚羧酸上[9]。

3 展望

在混凝土施工中,掺入一定量的聚羧酸外加剂,使得承包方在实际工程中,将混凝土的成本减小近20%,有着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配制混凝土的减水剂,聚羟酸类作为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关键因素。聚羧酸类的掺入,可以使得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另外,也使得施工快捷,值得于抗渗混凝土施工时广泛应用。

但是,对于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聚羧酸盐减水剂,例如有抗泥功能的减水剂,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少。其对水泥的分散性能还不是很理想,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功能基团,以此来提高相应的分散性能。另一方面,比如对于粘土和其的作用原理、抗泥减水剂和粘土的作用机理等等,都亟需更加系统的研究,便可对实际工程提供相应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主链侧链羧酸
酞菁锌的侧链修饰及光动力活性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搅拌站废水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WDC主链正式启动创世区块已诞生
含聚醚侧链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前景
梳型接枝PVC的性能研究
有机化合物命名易错题直击
“烷烃”的五字命名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