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8-08-04管恩桦王志远周蕾张彦玲李朝阳王孝友
管恩桦 ,王志远 ,周蕾 ,张彦玲,李朝阳 ,王孝友
(1.临沂市农业局,山东临沂276003;2.临沂市林业局,山东临沂276003;3.费县果业局,山东费县273400;4.蒙阴县果业局,山东蒙阴276200;5.临沂市桃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山东临沂276003)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为棕壤、褐土,是我国落叶果树的最适栽培区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蜜桃产区。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桃树的生长,是“中国桃业第一市”。其中蒙阴是区域种植规模最大的县,蜜桃种植业已经成为蒙阴县的特色和支柱产业。但目前普遍存在产量高、规模大、熟期集中的问题,制约着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1 临沂市桃生产现状
临沂市位于鲁东南,素称沂蒙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8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2600h,年平均气温 l2~l4℃,无霜期 200~220d,自然条件适宜北方落叶果树生产,是全国果品重点产区之一。临沂市自2009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桃业第一市”以来,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桃果产业聚集区,桃果产量自2000年起连续17年保持山东省、全国地市级首位,是我国重要的桃产业基地。
《临沂市统计年鉴》(2017)数据分析,2016年临沂市桃园面积、产量分别为4.32万hm2和143.89万t(见表1),分别占全省的38.18%和49.01%,占全国的5.07%和10.07%。
表1 2016年临沂市水果及桃种植面积、产量Table 1 The area and yield of fruit and peach in Linyi city in 2016
据统计,目前桃产业已成为临沂市果品行业的支柱性产业,桃种植面积规模占全市水果园面积的52.64%,是苹果园面积的两倍多,产量占全市水果园总产量的62.25%,其中蒙阴、沂水、费县、平邑为生产大县,四县的面积为3.49万hm2,占全市面积的87.75%,产生了一批产桃重点乡镇。
蒙阴县为“中国蜜桃第一县”,2008年被全国桃产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蜜桃之都”,桃总产量达到75.99万t,占水果的78.42%,果业产值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36.7%,“蒙阴蜜桃”品牌价值达36.18亿元,名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30强、果品品牌前10强、蜜桃品牌第一,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称号,蒙阴县果业局被授予“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杰出贡献奖”,“蒙阴蜜桃”荣获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并在2017年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果品品牌大会上,“蒙阴蜜桃”以品牌价值44.37亿元排名全国第11位,获得“2017年中国果品区域品牌价值英雄”称号,是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唯一获得此称号的桃类品牌。
2 临沂市桃生产面临的问题
2.1 熟期过于集中,市场销售压力增大
近年来,桃树产业发展较快,但在生产、加工、销售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诸多不协调的环节,特别是桃果的成熟期过于集中,鲜食桃的市场销售压力突出。桃集中成熟期在7~8月,此期将有100万t鲜桃上市,平均每天上市16700t,高峰期超过20000t,市场销售压力非常大。山东临沂和河北省是国内鲜食桃的主产区,两地的熟期基本一致,桃果外观、口感相差不大,在南方市场形成了竞争之势,熟期的叠加更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2.2 加工桃熟期不配套、基地与企业衔接不力
临沂桃加工品种生产基地集中在兰山李官、平邑武台、地方,费县费城等乡镇,栽培品种主要是黄金、罐5、金童系列等品种,成熟期集中在7中下旬~8月中旬,缺乏7月上旬和8月下旬成熟的品种,原料品种不能均衡供应加工企业,增加了企业的贮藏成本。企业、基地和果农缺乏信息沟通,不能形成利益综合体,一些加工厂随行就市收购,和果农签订保护价合同的比例不高,同时果农在黄桃价高时履行合同的意愿又较低,恶性循环导致订单生产少,这样势必影响加工企业和基地的发展。
2.3 缺乏主导品种
临沂桃品种资源丰富,现有桃栽培品种150余个,但认知度高的品种偏少,特别是缺乏特色主导品种,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2.4 栽培技术总体水平低,果品质量差
目前桃树栽培上以清耕制为主的土壤管理制度及偏重化肥的使用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而且苗木市场品种混杂;采后处理技术滞后,市场调节能力弱,果园栽培密度大,整形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大,树冠交接,内膛光照不足,结果部位外移。再加上有些生产者为追求大果而牺牲品质,使果实含糖量低、果香淡、风味不佳;忽视果实采收后的栽培管理,尤其是早熟品种,果实采收后放弃管理,造成病虫害加重,树体衰弱,影响花芽质量;桃树生长旺盛,盛果后树体衰弱快,这些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桃业的健康发展。
2.5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的果园大多实行单户管理,规模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上不来,主要由于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太小,平均只有0.5hm2,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2014年临沂市水果产业每户平均种植规模为2400m2,其中每户果园面积在6600m2以下的占种植户比重为87.4%;在6600~10000m2的占种植户的比重为9.20%;在10000m2以上的占种植户的比重为3.40%。近3年新建果园每户平均种植规模为3500m2,其中新建果园每户平均种植规模,在6600m2以下的占近新建果园个数的比重为88.4%;在 6600~10000m2的占比为 8.3%;在 10000m2以上的占比为3.1%。显示水果单体种植规模有扩大集中的趋势。但和美国、法国等国家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人力多而机械化程度低,因此规模化、集约化将是今后我国果业发展的方向,现阶段农民果业合作社将是加强集约化经营的一个突破口。
2.6 劳动力、农资成本上升,果园比较效益下降
随着劳动力和农资成本的上升,临沂市桃的生产成本上升,桃树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当前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临沂果业也是如此。本次调查的临沂市蜜桃种植户,平均投入总成本为5523.78元/667m2,均纯收益为 4142.95元/667m2;如果不计自投人工费用,均纯收入为6664.99元/667m2。其中直接费用2480.14元/667m2,占总成本的比例为44.9%。其中,化肥、农药、果袋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为36.98%;浇水、土地承包等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为7.92%。人工费用为3043.64元,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1%。其中,雇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为9.44%;自投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为45.66%。
2.7 采后处理程度低,影响果品档次和售价
果品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外观和分级处理上,桃采后处理不够,进行预冷、选果、分级、包装等处理的果品所占比例小,流通中的保鲜能力又相对较弱,致使临沂桃果大多以初级产品形式用塑料周转箱包装运往南北方市场,不仅售价不高,而且缺乏产地和商标标志,没有质量追溯体系,形不成品牌概念。
2.8 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建设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核心,临沂市桃产业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质量档次不高,大路货、低端产品多,绿色优质产品供应不足。近几年来临沂市实行“产自临沂”品牌提升行动,建成“产自临沂”优质农产品展馆,设立优质农产品运营中心和便民孵化店,区域公用品牌有了一定发展,但子品牌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尚处于起个好名的阶段,缺乏一套产业化的体系来维护,宣传维护投入低、效果差。
3 发展建议
3.1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
下一步,要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计划到2020年,全市桃栽培面积维持4.67万hm2左右的规模,重点发展环蒙山和沂河沿岸桃产业带;在品种结构上提出早、中、晚熟的比例为30:50:20,错位竞争,拉开与周边地区桃品种构成,有利于缓解当前出现的熟期过于集中的销售压力,筛选出了适合临沂市的品种群,“个大、形圆、色艳、糖高、肉硬”成为桃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售价的构成因素,便于“一村一品”方案的实施。加大黄桃发展的力度,调整蜜桃、黄桃、油桃品种比例由现在的85:10:5调整为70:20:10,黄桃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油桃由现在的5%左右提高到10%,同时黄桃发展以加工桃为主,特别是临沂当地选育的晚熟黄桃康发1号、康发2号(暂定名)填补了8月下旬、10月下旬的原料品种,能够均衡供应加工企业,降低了加工企业的贮藏成本。同时适量发展锦春、锦香、锦绣、金黄金等鲜食黄桃供应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
3.2 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标准化、生态化生产
桃产业目前主要是以“小农”形式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标准化、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品牌的提升,迫切需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加大桃标准化栽培技术、优质生态栽培技术及套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力度,推广农药、肥料减量使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严格执行《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和《蒙阴蜜桃》的技术标准要求,临沂市桃产业的定位是面向市场的精品农业,产品生产要符合这一市场定位对品质、包装和贮藏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品牌建设保证临沂桃在上海等地市场份额的稳定和提高。
3.3 强化市场建设,形成沂蒙桃果特色品牌
沂蒙鲜食桃主要在江、浙、沪及东北城市批发销售。今后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沂蒙桃果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产自临沂”,统一品牌管理,形成沂蒙山区桃果销售专区和连锁经营网络,主产区建设桃果物流配送中心,推行物联网、电子交易。加强采后处理预冷、分级、包装、运输、冷藏等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成立果业合作社,采用质量安全二维码,形成完善的质量追溯制度。着力培育具有沂蒙特色的桃果商标和品牌,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3.4 加大桃深加工力度
临沂市企业大多是以加工桃罐头为主,主要在平邑地方国际罐头城。罐头行业的原料合理供应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主要因素,在原料基地的建设、品种的储备与开发、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以及行业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大协作开发力度,通过“企业+合作社+果农+创新团队”的形式,形成利益联结体,选育出优良的加工品种,建设固定的原料基地,让企业拥有长期的原料供应,让技术真正惠农、惠企。同时开展速冻桃片、桃汁、桃果酒的研制和开发,显著拉长产业链,对今后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5 创新营销模式
创新营销模式,开展“互联网+”模式研究,通过“产自临沂”平台,积极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重点发展“农超对接”“基超对接”“基地直采”等新型交易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近几年临沂市政府会同蒙阴县政府先后在上海、济南开展了蜜桃推介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上海、嘉兴、昆山、杭州、厦门、广州、东莞、南昌等南方的一些重要城市,都有专门的蒙阴蜜桃销售市场或档口。2015年蒙阴蜜桃成功“触网”,开辟了“互联网+蜜桃产业”销售新模式,目前在淘宝、天猫注册经营蒙阴蜜桃的商家已达52家,微商商家129家、微博商家12家,蒙阴蜜桃以专供方式进入了1号店、京东商城等交易平台。2017年,蒙阴县从事或涉及蜜桃销售的网商微商达1400家,同比增长27%,蜜桃销售总量达3000万kg,同比增长20%。除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外,电商销售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省市,普通油桃、黄油桃、黄毛桃深受网络购买者欢迎,并涌现出了孟良崮果园等一大批优秀电商。
3.6 开展创意果业研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通过创新果业发展模式,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并通过创意把文化活动、果业技术、果业产品和农耕活动、市场需求有机联接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充分体现果业文化价值,为果业的健康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以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包括果业管理模式、果树种植、加工、营销、果业旅游开发等等。创意果业跳出了传统果树生产的范畴,以创意文化为核心,以现代果业为主题,是一种新型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它强调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划分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多层次发展,发展模式多种多样,通过桃文化把生产、加工、服务有机结合,围绕桃园发展观光采摘项目,开发桃木剑、桃木雕饰等吉祥文化旅游用品以及桃花、桃胶等保健用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开辟果农增收新途径,拉长产业链,实现产值最大化,进一步提升桃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