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课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2018-08-03张莉

职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作中职技能

张莉

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体育的动作表象与核心动作时,如果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则只需要稍加示范或讲解,学生便很容易掌握和接受,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职体育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习惯

中职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學生接受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体育技能时通常采用先讲解示范,然后由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纠正、规范动作的教学方法。但对于课堂探究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深入、流于形式,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习惯。中职学生一般做事态度不认真,上体育课时容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况,而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把学生要学习的复杂技能以及教师难以描述清楚的瞬间动作,以学生喜欢的平面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调动学生体育课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习惯。

二、中职体育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丰富课堂的教学结构

体育课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和体育知识的传授。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想掌握高超的技术,另一方面又担忧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能把握其中的要点,有时还有一些惰性。所以教师在教一些枯燥又有难度的技能动作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中职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微课、3D模拟仿真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就很容易把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直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不仅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还增加学生对于体育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笔者在进行跨栏动作教学时,先播放刘翔的奥运夺冠经典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利用动作慢放让学生了解跨栏时起跨腿和摆动的正确方法。在学生练习跨栏时用手机将学生的动作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回看,同学之间分析讨论自己的过栏瞬间。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主动改正。这种方式学生非常喜欢,同时也克服了教师因年龄大导致一些体育动作示范不到位的弊端,对于一些难以描述的瞬间动作,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也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加了,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欲望增强了,课堂容量加大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三、中职体育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由于受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体育技能的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别。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不能在教学中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及评价手段。如果教师在体育课堂注重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比如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完成不同的课后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及时地给予反馈,学生依据教师的反馈可以调整自己的课外练习,久而久之就能体现出个性化,达到“私人订制”,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

四、中职体育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观赏力

中职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并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如果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讲解、示范是很难收到效果的。如果教师在中职体育教学上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映一些体育比赛,并适时的讲解,学生就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比赛规则,同时在观赏能力方面也会得到提高。比如在排球教学时,教师播放女排里约奥运夺冠的比赛视频,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排球规则、排球技战术,而且女排姑娘奋勇拼搏的精神也会鼓舞着学生。学生会自觉地去模仿、更正自己的技术动作,学生之间也会相互纠正、相互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在观赏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注重合作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运动甚至学习生活中。

猜你喜欢

动作中职技能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