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可编程控制器信息化教学中体现工匠精神

2018-08-03张慧霞

职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编程控制器实训

张慧霞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行业,高质量的自动化产品离不开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工匠精神是新时期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在职业教育中,要为中职学生注入工匠精神,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符合需要的“匠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工匠精神培育成为职业教育的精神,全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推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的过程、手段、方法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信息化手段已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对动手操作感兴趣,喜欢使用信息化设备,并且通过学习具备电气操作基础知识与可编程知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传播和使用,成为高素质的、具有各种不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应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可编程控制器信息化教学手段

1.教学策略的改革

由于可编程控制器概念内容较多、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编程的思路和方式具有多样性,而且程序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为了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同时在不影响教育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完成教学目标,笔者采用了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借助手机App、云端课堂、互联网教学平台突出师生相互活动,利用可编程控制器step 7 Microwin仿真软件、数字化实训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实训。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网上学习、学生自己找问题、教师讲解、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不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进入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并努力做到学习内容丰富,学生体验良好,教学过程可控。

2.教学过程的改革

教学过程确定为以下三个阶段。

(1)视频引领、自主探究。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手机App、云端课堂获取学习资源和微课视频,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答题获得奖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学习,学习的进度及效果好坏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及时反映到教师端。同时,平台具有在线讨论功能,笔者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热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和学生分组,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2)交流互动、知识内化。一是引入新课。课上,教师打开教学平台,查看讨论区讨论的热点话题,并结合教学重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二是深入探究。首先,笔者利用教学平台播放一段动画,立体展示场景。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学生的理解起来更快捷,突出了教学重点。与此同时,笔者进一步提出讨论主题。学生进行组内讨论,进而引出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对重点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使学生正确掌握学习内容和编程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巩固新知,笔者设计了课程交互式课件,该课件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

笔者通过教学平台教师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学生可以自行总结知识要点。接下来,为了使学生领会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笔者通过教学平台播放一段微课视频,以典型案例为依据,着重展示了程序编写的过程、动手操作、程序执行、上传程序、演示的全部过程,巩固了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采用微课视频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重点知识。随后,学生登陆教学平台领取本次课程的工作任务书,通过任务描述中,学生明确了工作任务,与该课学习内容具有衔接性,学生较为熟悉,具备完成任务的基础。

三是制订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任务方案,各组按照任务要求分工,分为组长、编程员和操作员。小组讨论,确定操作方案,并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四是操作演练。教师针对学生提交的方案,选择其中的两个典型方案进行对比,由学生指出其中的问题。通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简化我们的程序呢?带着问题,学生利用Step 7 MicroWin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操作,通过修改、反复演练,学生较好地解决了程序的优化问题,拓展了加工思路。借助于Step 7 MicroWin仿真软件,避免了由于程序错误导致的元器件的损坏,保障了实训安全,节约了实训耗材。最后学生们归纳方案和程序,并填写在工作任务书中,上传教学平台并作为评价考核的一部分。至此理论知识部分全部学习完成,用时两课时。接下来进入实际操作训练环节。

五是拓展提高。俗话说百看不如一干,要将课堂延伸至实训场,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将审核通过的工作任务书上传至数字化实训平台,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设备进行点检,实验台和电脑无异常后,学生用手机扫描操作台上二维码提交电子点检记录,将程序编写在电脑软件中,进行编程、调试、仿真和测试,提高了工作效率。随后,根据进度领取操作数据连接线,开展编程操作。学生在操作时遇到问题,可通过数字化实训平台终端,查询相关学习资料,得到在线帮助。同时,利用平台的实时监控系统,同组其他同学可以观察操作状态和了解完成情况正确率,教师借助后台系统随时关注学生的实训情况和工作进度,便于进行管理。操作完成后,将检测结果记录在工作任务书中,并上传至数字化实训平台。学生对操作台进行清理和二次点检,将数据连接线交回,完成实训任务。实训车间的管理与企业8s标准一致,借助数字化实训平台,使实训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培养学生养成严谨、踏实的做事态度,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评价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各项成绩录入教学平台系统,作为学生的课程评价依据。

(3)开阔眼界、知识延伸。结合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内容,笔者布置了学生在下课后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应用实例,进行练习,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对于该课程,主要利用两个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提升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成本,开放了教学资源,使学生不论在课前、课上、课后都能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笔者综合运用flash动画、交互式课件、微课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搭建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化课堂,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提高,实现了教学目標,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顺利地完成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编程控制器实训
编程,是一种态度
编程小能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MOXA RTU控制器ioPAC 5542系列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4V三输出同步降压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