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分析

2018-08-03周慧霞

职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

周慧霞

摘要: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是现阶段中职学校发展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必须改革现阶段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就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 机械制图

机械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关注的焦点。机械制图课程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等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因此,将项目与行动导向理念引入其中推动教学改革对于专业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中职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普通教育,同时又对西方先进的职教经验进行了引进,经过长期发展变成现在的模式。因此,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可以发现很多普通教育的影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存在很大困难。这就导致我国中职教育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之后,课程模式仍旧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虽然具备系统性的知识,但是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却受到严重影响,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

2.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受到课程模式影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存在过于程式化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教材,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教材大同小异。这样对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了阶段阻碍,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强对项目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师生双方缺乏适应教学改革的素质

当前,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者,但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疑惑,对自身的定位缺乏认识。这不利于推进教育改革。

二、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1.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培养人才,要在充分考虑用工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秉持以人为本原则,制定项目化课程和行动化教学计划,结合实际生产向学生们传授技能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构建以实践为主的任务性项目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的构建需要融入实际生产工作任务。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工程图样中,之后通过再现真实场景的形式,要求学生动手绘制不同的工程图样。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

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制图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对机械绘图各项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形成独立的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制定一些综合性项目,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独立探索和教师讲解有机结合起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2.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机械制图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必须在学习中掌握工程图样的识读及草图的绘制。其二,教学内容和机械工程实践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涉及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等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教学内容十分单调,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设计项目化的课程。

“点、线、面”的投影一直以来都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难点,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较为单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换一个角度切入,以“表象”引出“图”和“物”之间的联系,在具体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化处理,引出“点、线、面”等要素,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需对投影特性进行适当介绍,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制图知识。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师、学生及知识三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相较于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项目与行动导向理念下的机械制图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基于项目化的课程,强调了项目任务设置的整体性和项目的完整性。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的构建中,共同完成任务设立、分组决策、行动实施及检查评价等环节,如此才能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4.改进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的作用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学评價制度的改革是项目与行动导向理念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模式,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业情况及技能成绩等内容融合进去,实现过程考核、能力考核、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实践过程,另一方面要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5.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习机械制图课程不仅仅是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机械制图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理论水平的差异和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来进行实践性教学。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对机械制图的相关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知识难点重点要分开讲解,明确教育的真正意义,同时要落实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与目标。

例如,在对组合体图样进行表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将部分内容进行实际的模拟操作,先进行示范,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制图这门课程。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项目与行动导向理念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论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