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企两栖”中“修炼”

2018-08-03周李钧

职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中职

周李钧

摘要:本文从当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存在的问题谈起,提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分析了专业教师的发展途径,用实例说明“校企两栖”的“修炼”是促成专业教师发展的最佳方法。同时也提出了通过内部制度建设和外部环境打造来确保“校企两栖”实践形式顺利推行。

关键词:校企两栖 校企双师 中职 专业教师 专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落差,使我国职业教育未能如德国的双元制一般对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许多中职学校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局面,纷纷尝试一种校企联动的学徒制模式。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默契配合、教师与师傅深入指导的教学形式来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分离的课程教学现状。但是,这种改革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与行业技能需求之间的默契程度,这就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在教育能力、专业技能、反思能力等方面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长期固守校园,教授一成不变的基础专业理论和初级技能,极少更新专业课程内容,落后于行业而不自知;二是实践机会较少,理论缺乏实践经验支撑,经验提炼更是无从谈起,影响整个专业教学的发展。在当前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中,校企双方之间的知识技能的适应性問题比较突出,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课题。这不仅需要教师从自身出发自主积极地去克服,还需要创造外部条件促使其提高素养和专业水平。笔者认为,要创建一种与企业技能需求相配套的专业课程,必须将专业教师置于“校企两栖”的环境下“修炼”。

所谓“校企两栖”是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紧跟企业需求为目的,在学校和企业身兼两职,同时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和企业实践任务的专业教师培养模式。只有在“校企两栖”的实践磨炼中,专业教师知识技能才有可能与企业配套。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才能适应地方经济的需求。

一、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发展需求

教师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过程,需要经历学徒期、成长期、反思期及学者期四个阶段。而对于中职专业教师的发展,蔡颖华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会经历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和后发展期五个阶段。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在每个阶段圆满晋级必须以企业实践为依托,必然要在“校企两栖”的“修炼”中做到专业素养的真正提升。否则专业教师有可能永远停留在成长期甚至学徒期。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在“校企两栖”的实践中,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发展。

1.基础理论和技能的落地生根

中职学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在大学阶段一般都经过相关专业理论的学习,必需的相关技能也会有所涉及,但这对于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部分专业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改行的,相关专业理论和技能更是粗浅。所以,专业教师发展第一步,就是要让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落地生根,在企业实践的丰厚土壤里汲取营养,踏踏实实地让专业知识和技能茁壮成长。对于新行业新技术,更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因为许多理论书籍都会滞后于实践。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在积极倡导和探索专业教师“校企两栖”的培养模式。

2.知行合一后的总结与提炼

在企业实践后,专业教师原有的基础理论得到检验和修正,技能也在实践磨炼中得到了提升。若止于此,教师的发展还是仅限于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若要有更深发展,专业教师必须把实践经验总结出来,逐步革新原有教学内容,撰写论文,编写教材,并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唯有如此,专业教师的“校企两栖”才能体现出更大的优势,真正促进专业教学大幅提升,将每个专业的发展纳入到正确、快速、有效的轨道上来。

3.对行业方向的把控与先进理念的建立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通常与一个或几个相关行业紧密相连,互为依存。作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必须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以便及时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进行合理的课程改革。不求超前,但要略微领先,至少能够与企业同步。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适销对路。

上述三个方面必须依托“校企两栖”的教师培养模式,是以大量的企业实践为前提的。笔者曾在2002~2007年间,利用业余时间进入企业,研究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电脑绣花行业的产品开发。不但设计了两千余款绣花面料,还总结经验后开发了电脑绣花设计课程,撰写了我国第一本针对绣花生产的设计书籍《现代绣花图案设计》,2005年为学校创办了纺织品花样设计专业,2008年被中国纺织出版社作为高等服装院校教材出版。若在校内闭门造车,是绝对不会有此成果的。

二、打造“校企两栖”的专业教师发展环境

要通过“校企两栖”的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必须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配套的激励制度,让专业教师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1.制定“校企两栖”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

学校首先需要制定“校企两栖”长期规划,明确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普通专业教师的“校企两栖”目标、任务和操作方案,再由专业教师自己制定“校企两栖”短期计划。总体导向是,通过“校企两栖”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校企融合,推动专业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2.为“两栖教师”腾出时间

“校企两栖”实施中的最大问题是工作时间。学校要为“两栖教师”腾出一到两天时间用于企业实践。在“两栖”实践阶段尽量不安排班主任工作。

3.为“两栖教师”找到企业

多数专业教师与企业缺少联系,要找到适合自己实践的位置很难。学校可以把安排“两栖教师”实践的条款写进合作协议,为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打好基础。

4.建立“两栖教师”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非常重要。一是基本的考勤制度,确保“两栖教师”严格到岗。二是业绩考核,对每位“两栖”教师的企业贡献、教科研贡献、课程改革贡献进行详细评估。三是奖励制度,对每位“兩栖教师”按考核结果进行奖励。

在内部制度完善、外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相信不少专业教师愿意在“校企两栖”的实践中成长,中职学校也终将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和接地气的优秀专业课程。

三、专业教师在“校企两栖”实践中成长的途径

1.以学徒管理促专业提高

中职学生大量进入企业以学徒身份从师学习后,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专业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入企业,一边管理学生,一边进行实践学习,还可以辅助师傅指导学生,可谓一举三得。每年定期进行的实习管理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2.以企业实践促专业落地

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除假期适当抽出时间进入企业实践以外,需要持之以恒的研究专业。脱离企业实践只会让专业教学停滞甚至落后。专业教师通过“校企两栖”实践,不断地将原有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的经验和技能标准磨合。不但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大幅提高,也使专业教学在地方经济中更接地气,学生也会更受企业欢迎。

3.以实践总结促理论提升

许多专业教师常犯会做不会写的毛病,这对提高自身专业是不利的。学会企业师傅的技能技巧其实不难,难的是对新技术新经验加以提炼概括,找到事物本身的规律并上升到理论。一边总结经验,一边进入企业验证,同时可以与企业师傅共同探讨。可以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材编写等形式促进学科教学及专业教学的成熟,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大放光彩。

4.以“校企双师”促专业发展

“校企双师”指中职学校中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专家型教师同时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校企双师”是对“校企两栖”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师在长期的“校企两栖”工作锻炼后,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提炼和更新的知识技能需要再通过专业教学来完善和实验。目前许多企业都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专业骨干教师不但可以在职业学校实施专业教学,还可以在企业的技术培训班里进行教学尝试。因为技术员的培训可以更加直接地检验新技术、新知识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通过践行“校企双师”,可以进一步确保专业的稳固性和正确性,增强专业教学的自信心。

5.以定期调研促专业领先

专业教师拥有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还需拥有超前的行业眼光。这就不仅需要长时间的企业实践,还需要定期调研本行业的国内国际市场,收集行业信息,分析行业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稍稍领先于企业发展,确保人才培养的前沿性。

总之,中职专业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整个专业乃至整个学校的前途,“校企两栖”的工作模式将会使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大幅提升,使其不但能胜任教学,还能进入企业为其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在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校企两栖”的“修炼”后,将达到“校企双师”的专业境界。中职学校的学生也将在强大的专业教师团队的训练下,在校内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再通过企业师傅的技术指导和生产适应性实践,毕业后将成为企业相关领域的主力军,为企业乃至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繁荣。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中职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