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人眼中的日本设计

2018-08-03黄新萍

书城 2018年8期
关键词:西方人趣味艺术

黄新萍

出版物是时代潮流的风向标。近年来,与日本设计有关的佳作频出,也是日本设计成功输出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自十九世纪末以来,日本就通过优秀的设计作品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俘获了一大批热爱、研究日本设计的西方人—艺术专业的研究者以及商人、建筑师、医生、记者等等。艺术评论家帕崔西亚·格拉汉姆的《日本设计:艺术、审美与文化》一书正是从西方人的角度对日本设计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这里的“日本设计”,作为一个观念整体,包括建筑、器物、服饰、书画作品等各个层面的设计理念。格拉汉姆的研究始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的日本艺术品。该博物馆是美国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以丰富的亚洲艺术藏品而闻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整个九十年代,格拉汉姆为博物馆导览员以及公众做相关内容的讲解,并参与了日本展厅的重新布置和陈列工作,对这些艺术品的来龙去脉有深厚的理解。

欣赏并接受一种异质文化,首先须对它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构成了格拉汉姆关注的焦点,即辨析日本设计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

格拉汉姆总结日本设计的审美特点,包括“渋い”“侘寂”“粹”“間”“雅与風流”“華麗”“傾く与婆娑羅”“濃淡”“琳派”“民艺”等。这些都是当今最具代表性、使用最为广泛的日本美学及设计词汇,但其中的多数词汇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成为西方文献中的通用术语。作者在讲述这些术语时,除了探究其本源外,着眼点还是在于这些词汇是如何传播的,尤其是在西方。比如“侘寂”,“侘”(wabi)与“寂”(sabi)这两个字与茶道有着深厚的渊源,茶道中“侘”所包含的意思通常被认为是源自禅宗思想里的“脱俗”“简素”“清净”“谦卑”,含有苍凉孤寂之意,也体现了对于自然的缺憾所带来的质朴之美的欣赏与体悟。“寂”最早出现在八世纪的《万叶集》中,用来表达一种对于精美的事物随着岁月的变迁而逝去的感伤之情。到了十一世纪,出现了另外一个形容这种情绪的词,即“物哀”。

西方人对“侘寂”的迷恋始于日本茶道大家冈仓天心,他撰写的《茶之书》赋予茶道以禅之味。这本书中并没有出现“侘寂”一词,但却为这种日式特有的审美趣味作了一个铺垫。后来者铃木大拙和日本民艺运动领导人柳宗悦都将这一概念发扬,并将这种审美趣味命名为“侘寂”。柳宗悦还进一步将“侘寂”与另一个美学词汇“渋い”同等看待。“渋い”,字面意思就是涩之美,为简素、洗练之意。

“侘寂”一词在美国全面传播开来,还有赖于美国媒体人伊丽莎白·戈登(Elizabeth Gordon)。她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六四年间担任著名的《美丽家居》(House Beautiful)杂志的主编。作为一名编辑,戈登希望这本面向時尚人士的杂志,不仅仅呈现时尚潮流,更要切实地引领人们将潮流融于生活。戈登曾去日本拜访柳宗悦,受其影响,她制作了关于“渋い”的特刊,使得“侘寂”和“渋い”这两个词在大众中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当然,设计潮流无非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彼时,二战后的美式生活形态正遭诟病,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其名著《富足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中就曾针对战后美国式富足提出了批评。戈登所提倡的这种日式审美趣味正好迎合了社会新动向。此后,设计与美学顾问李欧纳·科仁(Leonard Koren)于一九九四年出版了《侘与寂:给艺术家、设计师、诗人以及哲学家》(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and Philosophers)一书,对比了日本与西方在审美倾向上的差异,也使“侘寂”的概念得以广泛传播。“侘寂”成为矫正挥霍风气的一种利器,成了各个领域的设计师,包括一些奢侈品生产商所追逐的准则。现在,几乎任何简约而富于暗示性的事物,任何以质感朴素、古旧、自然的材料做成的产品都会被冠以“侘寂”的概念。

格拉汉姆意识到,日本设计尽管风格各异,但在审美原则上却有着很强的辨识度,例如茶道美学在极其广泛的层面上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美学特质覆盖了民间工艺(茶器)、建筑(茶寮),乃至服饰、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格拉汉姆进一步探究日本设计背后的文化特质,例如日本的宗教观。佛教是日本人崇尚的宗教之一,佛家的无常论对“物哀”的审美趣味就有着直接的影响。日本的艺术家精于描绘季节性很强的自然景物,例如樱花;也热衷于描绘年轻女子的容颜,从而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怀,这就是浮世绘。作为日本本土宗教的神道教,对日本审美趣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神道教敬畏自然,我们能在很多日本视觉艺术中看到自然的元素,诠释着四季更迭之美。

格拉汉姆还在书中大量引用了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有关日本设计的文献资料,重点关注西方人是如何认识、传播日本设计的。美国人于一八五四年强行打开日本国门,自此以后,日本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就被西方人广泛收藏,并对西方各领域的艺术家、手艺人和设计师产生了影响,这波浪潮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后的头几年。这些艺术品催生了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及新艺术运动。这一源自日本的设计风格在法语中被称作“日本主义”(Japonisme),由法国艺术评论家、收藏家菲利普·比尔蒂创造。而他正是格拉汉姆考察的二十八位与日本设计有关的人物之一。这些人物活跃的时间跨度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是他们将日本的审美和设计理念介绍到了西方世界。

格拉汉姆认为,虽然这二十八位西方人欣赏的艺术类型十分相似,但他们所写的东西却“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兴趣、关注的重点与观点,因而对日本文化和艺术的看法也呈现出多元的面貌”。例如,十九世纪末美国艺术教育家约翰·韦斯利·道,他很推崇歌川广重和葛饰北斋的风景版画,开始尝试木版画创作,并成为第一位完善木版画刷版技术的美国艺术家。再如被西方世界视为“日本研究之父”的德国人菲利普·弗朗茨·冯·西博尔德。他其实是一名热衷于日本艺术的医生,拥有超过五千件的日本艺术藏品,它们后来成为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Museum Volkenkunde)的主要内容。更有因为热爱日本文化而加入日本国籍的希腊人拉夫卡迪奥·赫恩,他的日文名为“小泉八云”。小泉八云写了大量书籍和文章,向西方读者介绍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习俗,其中的一系列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等杂志上,这些文字增进了西方人对日本人精神世界的了解。

正如格拉汉姆在前言中所述,关于日本设计的历史、艺术风格的沿革和个体艺术家的风貌,并非本书的重点。她着意于从第三者的视角,对日本设计作一些补充性的介绍,却“意外”地切中肯綮,提供了对日式审美和日本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之道。

猜你喜欢

西方人趣味艺术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纸的艺术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午睡的趣味
亭台楼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