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草莓山庄”与中国风
2018-08-03诸玄识董并生
文_诸玄识 董并生
贬义词“哥特式”与草莓山庄
哥特一词,原指欧洲日耳曼部族的哥特人。1775年《约翰逊博士词典》把“哥特人”定义为:未开化的野蛮人。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们用“哥特式”指称中世纪艺术风格,如建筑、美术。但哥特式建筑是否是货真价实的西方文化孕育出来的,值得怀疑。
这里涉及一个关键人物,霍勒斯·沃波尔(1717—1797年)爵士,英国贵族和辉格党政治家,被称为杰出的英国艺术史学家、文学家。他青年时在剑桥大学读书,深受杜赫德著《中华帝国全志》(1735年问世,1736—1738年译成英文)的影响,此后数十年,他浸泡在中国历史、哲学和文艺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粉丝”,后来又对中国采取贬低态度。
他创造了被后世称为“哥特风格”的两个杰作——小说《奥特兰托城堡》和建筑“草莓山庄”。其小说集怪异、恐怖和超自然元素于一体,开启了哥特式的文学风格,也影响了欧美成百上千的其他古风题材的作品;草莓山庄则成为欧美哥特式建筑的样板,现代西方建筑的源泉。
1757年,沃波尔写了一本匿名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小说,假想有一名住在伦敦的中国哲学家叫许浩(Xo Ho),与他的北京好友通信。这也是他的处女作,受到广泛好评。
同年,沃波尔在草莓山庄安装了印刷机,刊印这本中国小说和别的书。与此同时,草莓山庄开始按照中国风格进行改建;最后才翻然改图,变成了“哥特风格”。
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 1717—1797),哥特式建筑及哥特式小说的开山人物
“草莓坡”建于1698年,原先由剧作家、桂冠诗人科利·西伯(1671—1757)和达勒姆主教塔尔博特居住;后来租给了伊丽莎白·切尼维克斯——伦敦一家时髦玩具店的所有者。
1748年,沃波尔花了1339英镑十先令,在这里购置到一小片农场之后,切尼维克斯夫人把“草莓坡”转租给了他。
对于草莓山的房产,沃波尔在一段时间计划盖一座中国房子。他对于“洒落瑰奇”(Sharawaggi, 指中国园林)喜欢得不得了,还有那中国式的看似不对称的建筑——房子加庭院或花园。作为审美概念,“洒落瑰奇”被正式地引进了英国花园,出自威廉·坦普尔爵1692年所写的《论伊壁鸠鲁花园》。
“草莓坡”分三个阶段建成,第一阶段的工程于1753年告一段落,第二阶段在1758年结束,最后在70年代全部完成。据记载,草莓坡由原来的五英亩扩大为46英亩,俨然一座山庄了。
之后,草莓山庄被认为是哥特式建筑在全欧洲的样板,也是这种风格建筑的源泉。
沃波尔的文化沙文主义
从欧洲近代史来看,不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都伴随有“中国热”与“中国风”。而“中国风”也是18世纪英国的艺术和审美的主脉,它派生出其他流派,特别是19世纪盛行的“哥特风格”。
保罗·纳什博士写道:
这是显而易见的,即在18世纪,许多流行的英国概念都是中国的;它们有的是充满神话式的高度想象,魂牵梦萦般地徘徊于历史浪漫主义和最诡异的传说之间,让人迷恋于欧洲中世纪。
《哥特文学百科全书》说:影响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的西方文学的是,“富有情欲的亚洲知识和东方幻想,它们都是基于定型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意象的”“东方浪漫主义开创了英国哥特传说的神秘”。
对于“哥特式”,英国伯恩茅斯大学教授朱莉娅·朗德说:
所谓的“哥特传统”,是在18世纪随着一股建筑潮流而迸发出来的;那就是霍勒斯·沃波尔爵士购买了伦敦附近叫“草莓山”的房产,加以重盖,搞出来一个假哥特。在1753—1776年间,沃波尔对房产做了许多修改,增加了偏房、画廊、回廊和塔。那栋纯白色的主建筑吸引了公众兴趣,而沃波尔有生之年则让它供人参观……
而沃波尔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却出现了转折。
大卫·波特教授在其所著《18世纪英国的中国品味》(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书,详细解读了以首倡“哥特”而著称的沃波尔;指出他早年是中国风的热爱者,沉浸于“中国学”;沃波尔使用中国元素来促成“哥特复兴”,搞出来的则是“败坏的杂交”。
尤金妮亚·詹金斯教授则指出,民族主义作祟让沃波尔与中国风“恶交”,但他所开发的“对立面”却是继续、并且变本加厉地吸收“中国风”;只不过是“去中国化”,冠名“哥特”而已。
可以说,在奠基英国本位文化、配合大英帝国的文化沙文主义方面,沃波尔起着“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他在“中国热”降温、“哥特风格”反客为主过程中,是位紧要人物。
洛夫乔伊(美国哲学家)和大卫·波特(密歇根大学教授)都认为,沃波尔后来摈弃“中国风”的动机是强烈的爱国主义,这令他钟情英国本土的“哥特传统”。他甚至声称,“中国风”的真正的美与力量是英国原创,而非中国起源……
两位学者赫西和庞森比解释:“沃波尔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朋友贝特曼,声称他已经把贝特曼从‘中国人’变成了‘哥特人’,当然是指他的房子从中国风变为哥特式……贝特曼在1740年代,在老温莎创造了奇幻的中国庙宇和宝塔……然而经过沃波尔的鼓动,他的这座中式房子变成了‘哥特式’,看上去是不伦不类的隐居所,被嘲笑为小修道院。德莱尼夫人到此参观,宣称这个房子已经‘改变宗教’了。”
沃波尔设计的哥特式椅子,耶鲁大学藏图
中国古塔建筑手绘图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彼得·基特森在其所著《中国塑造浪漫主义》(剑桥大学出版社)中详述:
评论者们从亚瑟·洛夫乔伊到大卫·波特,已经把1740—1750年代的“中国风”与“哥特式”这两者,在公共舆论中确立了有机联系。而后,“中国风”作为一种纯文学形式开始式微(其他形式的中国风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哥特式”则反客为主、愈趋强劲,引领和超越浪漫主义;凡此,发端于沃波尔的驰名小说《奥特兰托城堡》。
要论某一部蒙古史诗所产生的时代,就有必要先将它放到世界史诗的框架中加以比较分析,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再对其做出推断。这样做的理由是,蒙古史诗既然是世界史诗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它就不应该游离于世界史诗之外而孤立存在。
事情的真相似乎是,沃波尔不惜滥用本来就出于虚构的“哥特蛮族”概念,将其由原来的一个贬义词升级为内涵丰富的“欧风古韵”;再将原本属于“中国风”的内容,伪装成“哥特式风格”,新鲜打造出炉、大肆宣传。
“哥特式”建筑来源于“中国风”
西方建筑的东方起源,被一些学人视为有两支:一是模仿奥斯曼伊斯兰的建筑,伪造“古典风格”(希腊、罗马);第二就是18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尤其是以沃波尔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抄袭“中国风”,伪造“哥特式”建筑。
美国Thoughtco网站登载作家杰基·克雷文写的《哥特建筑复兴介绍》一文,指出:
第一个哥特复兴的建筑是草莓山庄。(就美国而言)复兴哥特式建筑主要发生在19世纪;说是对中世纪建筑的浪漫主义运用……但其所普遍复制的并不是真正的哥特风格。美国的哥特建筑来自英国。在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和作家霍勒斯·沃波尔爵士,决定按照12世纪欧洲的“哥特灵感”重建他的房产,这就是位于伦敦附近的草莓山庄。沃波尔从1749年开始,花了快三十年的时间完工。正是在这里,沃波尔发表了“哥特风格”的小说(《奥特兰托城堡》)。
霍勒斯·沃波尔把“中国风”建筑改造成“哥特式”
草莓山庄,有东方建筑的风格元素
像我们已经所知道的,“哥特风格”是一种模糊的、矛盾的文体。它可以被看成是英国新教徒和中产阶级的思想倾向,与19世纪初塑造英国国家认同有关。或许是,“中国风”的审美太过于世界主义了,因而不能幸存于民族主义最活跃的19世纪,再加上清朝陷于来自英国的军事与经济的冲突之中。在这一时期,主要的浪漫主义作家们提倡和推动那扎根于本土的民粹艺术,他们声称这都是真实的本国传统。
而作家加梅斯写的歌德赞美“哥特”,却露出了玄机:
当第一次看到哥特式建筑的时候,歌德感到这是他的荣耀之一。在此之前,所谓的“哥特复兴”只不过是英国人的玩物,它与“中国风”没有什么不同。而现在,哥特风格已经传入法国和德国。那种哥特式的曲径通幽的隐士住宅和风景如画的花园,是任何人都想观赏的。的确,就像一些评论家所说,对中世纪建筑的赞美,没有比歌德的文章更好的了。
大文豪歌德对中国文化,是不吝赞美的。这段话中对哥特式建筑的评价,竟然是“曲径通幽”“隐士住宅”“风景如画的花园”,简直太中国了。
维基百科云:“哥特式复兴开始于18世纪中期的英国,19世纪扩及整个欧洲,以教堂和大学的建筑为主。”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安妮·韦查德指出:
18世纪出现的中国风与哥特式的盛大融合,在审美上是不协调的。波特教授阐明《奥特兰托城堡》是滑稽和荒谬的,与中世纪很少相关,它是中国风的奇异折射。就在出版这本书的前夕,沃波尔花了好几年“去东方化”。他在信件中表示对中国与哥特的多元文化及混杂的建筑风格,深感厌恶。由此,他对钱伯斯的《东方造园论》(1772年)公开敌意,从而有效地促成了中国时尚的减退……沃波尔在支持哥特复兴和寻求英国“本土文化”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有的哥特式都是伪造的。”亚利桑那大学教授说:
加拿大皇后大学教授马修·里夫发表“旧温莎的哥特化”专论(剑桥大学建筑史期刊),其中写道:
迪基·贝特曼是个典型的古怪的人,他装模作样地爱好哥特风格,这一点很像他的朋友霍勒斯·沃波尔;而在不诚实的滑稽的方面,他又如同约翰·威尔克斯。
沃波尔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的朋友迪基·贝特曼所拥有的老温莎房产改造的事。“从中国式变成哥特式”,沃波尔说:“我会有效地宣传,把每一座宝塔都蒙上面纱”。
沃波尔后来讲述了如何从精神上改变贝特曼别墅的风貌,先按照中国风格修建,完工之前再改头换面,取名为“哥特风格”。沃波尔说:“贝特曼的别墅已经改变了‘宗教’——从中国风皈依哥特式。”早些时候,在其他地方也有“复兴哥特”(建筑),沃波尔专门给当事人出主意。
从以上考述情况可以看出,所谓“哥特风格”的建筑无疑是旷世骗局之一。亦即,沃波尔爵士所建的“草莓山庄”,作为历史上第一座“哥特建筑”及西方建筑的样板工程,竟然是使用中国风的设计图纸,经过近三十年施工和装潢,最后一刻再改头换面、冠与“哥特式”的名目而横空出世。如此这般的瞒天过海、偷天换日,不禁使人感慨万分:原来现在西方“独特”的建筑风格,却是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中衍生出来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