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时代地理信息发展的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2018-08-03董玛力易树柏曾晨曦
董玛力,易树柏,曾晨曦,朱 妍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北京 100830)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是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成就瞩目,但在构建适应新时代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职业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还存在短板与不足,职业能力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的不相适应,不利于我国地理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日益旺盛的社会经济行业需求。
美国劳工部于2004年将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列为三大具有增长潜力的产业,研究建立地理信息能力素质模型,新增6个地理信息相关职业类型,建立地理信息职业数据库,为促进地理信息人才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1-3]。我国地理信息人力资源研究方面,刘利[4]根据美国经验提出我国地理信息劳动力发展的举措和启示;边馥苓[5-6]从GIS高等教育视角提出人才培养的问题、创新和发展;李朝奎[7]就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GIS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陆梅琴[8]从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视角提出指标体系设计和实证研究。目前,还没有针对地理信息职业能力建设的专门研究。
最新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9]新增了地理信息职业,包括“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人员”类别中9个专业技术相关职业和“地理信息服务人员”类别中3个技能职业,客观反映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0]。本文以2015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地理信息职业类型为基础,对地理信息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进行探析,为地理信息职业能力建设提供体系构建和路径参考。
1 地理信息职业分类和特征
1.1 地理信息职业分类体系
2015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收入19个测绘和地理信息职业,其中12个是地理信息相关职业,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测量工程技术人员、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技术人员、地图制图工程技术人员、海洋测绘工程技术人员、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技术人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程技术人员、地质测绘工程技术人员9个归入“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类职业,以及地理信息采集员、地理信息处理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员3个归入“技术辅助服务人员”的技能类职业。
1.2 地理信息职业特征
(1) 地理信息职业已经成为国家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绿色经济,职业前景光明,这与美国对地理信息职业的基本判断相同,这将有利于从国民经济统计、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教育引导等方面促进我国地理信息发展升级。
(2) 地理信息新兴职业在与传统测绘职业的交汇融合中发展。传统测绘职业在完成职业内涵更新的同时,不影响地理信息新兴职业的出现、发展和延伸。地理信息新职业反映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体现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特征,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特征。
(3) 地理信息新职业对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地理信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带来从业人员工作活动、工作能力和知识要求的显著变化,工作活动方面从信息获取向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转变,知识能力方面从数学知识、工程知识向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综合知识拓展,这些变化要求构建与地理信息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能力结构体系,满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能力素质要求。
2 地理信息职业能力分析
2.1 地理信息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
职业功能是从业人员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或本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是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工作内容是职业功能的细分,每项工作内容是该职业类型可以观察到的具体工作单元。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将地理信息职业分为地理信息采集、地理信息处理和地理信息应用服务3个类型,并划分职业功能,界定工作内容,构建地理信息职业工作内容框架,见表1。
地理信息职业工作框架涵盖从业人员工作活动的各个方面,注重与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分类协同,与测绘资质管理和资质分类贯通,重点体现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等重点推进领域发展带来的职业内涵和外延演进,是职业标准制定和能力评价的有益参考。
2.2 地理信息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职业能力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综合[11]。地理信息职业能力指从事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及经验,通过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2]。李满春等[13]基于Marble提出的面向培养结果的GIS教育模型建立了我国GIS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模型;吕翠华等[14]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程鹏根等[15]分析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需求与能力期望。本文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职业工作内容构建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
表1 地理信息职业工作内容框架
地理信息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分5个层级,将职业功能向下追溯到工作能力、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3个层级,向上延伸至地理信息设计开发、研究和管理层级,立体反映地理信息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职业标准、学科建设、岗位要求等能力建设的不同方面,都可以从能力素质模型的不同层级构建指标参考。
图1 地理信息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框架
3 地理信息职业能力建设
3.1 职业能力建设需求
(1) 地理信息服务思维能力。随着产业发展,地理信息职业功能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平台,与政府需求、行业需求和公众需求更加紧密联系起来,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服务思维,并培养服务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产品创新意识,有需求评估、服务标准及满意度评估能力,挖掘市场需求,提供个人、部门和行业的地理信息专业服务。
(2) 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地理信息服务在数据采集与获取能力基础上,强调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新职业功能要求从业人员在感知问题、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信息排序等方面具有更强能力倾向,实现数据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3) 综合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拓展,地理信息+专业数据/行业数据深度融合,需要地理信息产品服务、应用开发服务和相关配套服务支持,从业人员除具备地理信息核心知识和工作技能外,还要具有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交通和城市管理、农林牧渔业等应用服务领域的综合知识储备。
(4) 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能力。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是地理信息能力素质模型的最高层面,是促进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需要着力培养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队伍能力素质的重要方面和较高要求。
3.2 职业能力建设路径和方法
(1) 制定地理信息职业发展战略。深化职业能力建设研究,建立指标体系更加完整详细的职业能力素质模型,为职业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加快相关职业标准研究制定和权威发布,为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提供指南,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引导,为人才培育、考核和评定提供标准。建立地理信息职业数据库开放平台,各类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每个职业的现状、素质要求和发展趋势,为人才交流提供渠道。
(2) 完善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措施。推进地理信息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适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机制,彻底改变地理信息人才供需脱节矛盾。建立职业教育动态体系和终身制度,配套地理信息课程和认证体系,完善继续教育方式,利用多渠道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3) 建立地理信息能力建设奖惩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产学研结合,为人才流动和引进创造条件,以促进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重点,培养高层级、创新型人才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与表彰活动,对优秀人才进行挖掘、选拔和奖励,发挥示范引领和成长激励作用。
4 结 语
地理信息职业能力建设对地理信息核心技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16]。本文基于国家职业分类中的地理信息职业,建立了工作内容框架和能力素质模型,并对地理信息能力建设需求和路径方法提出建议。但总体而言,我国地理信息能力建设研究还非常薄弱,应更加重视人才开发对地理信息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此推进地理信息职业能力建设,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