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价值分析

2018-08-03冉映琳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人员心理

冉映琳

(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内科,贵州 黔南 550400)

冠心病又被称作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其发病的原因一般与患者的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当中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且在内部的脂类物质不断堆积,而形成一种白色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多,就会导致动脉腔狭窄,致使血流受到阻碍,使患者出现心脏缺血现象,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1]。对于冠心病而言,其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患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老年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理障碍、心律失常、精神疾病等症状,并使其出现情绪焦虑、失眠障碍等,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我院选取接收的6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对34例实施常规护理与34例实施综合护理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7.5)岁,病程5~20年,平均(12.5±7.5);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59~74岁,平均(66.5±7.5)岁,病程4~20年,平均(12.0±6.0)。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当老年患者发生疼痛的时候,就需要停止患者的相关活动,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此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缓解,对于具有不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食用易消化食物等。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主动了解,并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积极倾听,与患者进行高效沟通,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将冠心病的治疗、预防等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让其能够对自身疾病具有正确的认识,并进行积极防治,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疏导,创建有效的医患关系,从而使患者能够具备战胜疾病的信心。(2)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兴趣爱好的挖掘,对患者生活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作息时间表,并嘱咐患者严格履行时间表,从而使患者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3)饮食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通常需要食用低脂、低盐、低热量、低胆固醇等饮食,并以豆类、粗粮、新鲜水果、蔬菜为主,以此帮加强患者的胃肠蠕动,确保患者的大便通畅,避免患者由于便秘,而只是冠心病加重或者猝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对烹调用油量进行限制,最好运用植物油,且每天食用的油量不能超过25 g。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每天少量多餐,禁止饱餐,并戒烟戒酒。(4)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适量、适当的运动,以促进患者机体的微循环,并帮助患者调节其血管压力,有氧运动最佳,例如,太极、散步等,以此对患者的生活状态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心脏活力。

1.3 临床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评价: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和SDS评分表当中,正向评分和反向评分分别为10个,每项都通过4级进行评分,分值与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程度呈正比。

(2)生活质量评分:通过健康测量量表SF-36实施评分,SF-36量表中,共9个维度以及36条目,满分为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软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以%代表计数资料,x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样本数据比较,P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x±s)

3 结 论

随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的实际病死率也随之增加,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其自身机体功能不断减退,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再加上患者长期住院,需要负担较重的医疗费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3]。因此,需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通常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进行缓解,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4]。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比护理前低;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并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冠心病护理人员心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心理小测试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心理感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