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地新兵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

2018-08-03张丽华李胜亮张全储

关键词:驻地运动性肌酸激酶

张丽华,李胜亮,陈 强,张全储,杜 超

(解放军第517医院内科,山西 忻州 036301)

高强度体能训练是指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的运动负荷在75%~85%的运动训练,高强度训练后心率可高达140次/分钟[1]。研究结果显示[2],高强度体能训练可以增加人体机能,通过改变机体最大摄氧量,促进心肌功能的改善。我驻地属于高寒地区,海拔1600米以上,常年气候偏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提高其运动速度和耐力,但由于地理位置及新兵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在高强度训练过程中若不加注意导致运动性心肌损伤发生的几率更大,因此在高强度训练的过程中科学的监控心肌指标是预防我驻地新兵发生运动性心肌损伤的首选方法之一。心肌酶检测是确定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心肌酶谱检查项目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只需采集被检查者的血液标本即可[3]。本研究针对驻地新兵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的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究高强度体能训练对心肌酶谱的影响,为科学训练预防高强度训练对心肌的损伤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入伍的驻地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20岁,平均(18±1.6)岁,男300人,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取驻地新兵进行5公里长跑高强度训练,分别与训练前、训练后1 h、24 h取血液标本,所有血液标本均存置真空采集管中,利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利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的检测,观察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值,分析驻地新兵高强度训练前、训练后1 h、24 h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学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1 h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训练前血液中LDH、AST、CK、α-HBDH和CK-MB值明显低于训练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24 h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体能训练后24 h血液中LDH、AST、CK和CK-MB值与高强度体能训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1h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1h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LDH AST CK CK-MB α-HBDH训练前 162.51±23.04 27.13±4.57 81.14±16.07 14.03±3.92 124.03±23.62训练后1 h 223.74±22.03 34.02±4.45 143.40±10.06 18.80±3.21 190.26±21.78 P P<0.05

表2 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24 h各项指标比较(±s)

表2 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24 h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LDH AST CK CK-MB α-HBDH训练前 162.51±23.04 27.13±4.57 81.14±16.07 14.03±3.92 124.03±23.62训练后24 h 181.47±14.63 29.95±3.24 90.51±13.83 14.97±2.12 130.48±19.72 P P>0.05

3 讨 论

运动训练对机体各器官的影响是双相的,有研究报道称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收缩能力提高,进而改善心脏功能。但力竭性运动可以增加心肌负荷,对心脏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运动强度的选择变的尤为重要。驻地新兵刚刚入伍进行集训期间,个体差异较大,加之我驻地为高寒地区,部分新兵有小高原缺氧反应,但是为了提高其运动耐力和速度不得不采取高强度体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如何科学的选择运动强度避免发生运动性心肌劳损是训练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高强度5公里长跑训练后1 h,心肌酶谱五项指标值均比训练前提高,而训练后24 h各项指标又下降,说明短时间的高强度应激性刺激可以使血液心肌酶(LDH、AST、CK、α-HBDH、CKMB)活性升高,随着应激的停止,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又成下降的趋势,这与现有的报道是一致的[4]。众所周知,心肌在高应激状态下,能量代谢增强,能量需求也增加,心肌细胞酶的合成也随之增多。耗氧量的增加的同时使自由基堆积改变了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对心肌造成损害。但是在心肌自身代偿能力范围,高应激强度的刺激可以通过延长休息时间和调整刺激频率来缓解。科学的训练强度和运动频率可以有效实现心肌功能的自我修复,高强度体能训练的疲劳缓解抑制可以有效 预防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发生[5]。

综上所述,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可以对心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只要注意调整休息时间合理选择强度训练的频率,不仅可以避免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驻地新兵的运动速度和耐力,起到提高新兵体能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猜你喜欢

驻地运动性肌酸激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驻地项目如何做:谈无题空间的困境与可能
日防相视察自卫队宫古岛驻地遭抗议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当心运动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