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2018-08-02邓琴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情文本课文

摘 要: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想方设法科学合理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有观照课程的整体意识,注重语用的导向评价,让学的活动服务于目标,提高语用的实效性,真正做到让课堂因“学”而精彩,因“语用”而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实效;得“言”;有“法”

作者简介:邓琴,湖北省赤壁市车站学校教师。(湖北 赤壁 4373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6-0105-03

一、课例背景

当下我们的课堂在转型,掀起一股“语用热”。然而,我们从言语内容艰涩地向言语形式迈进时却发现,“语用”存在虚浮化的倾向。如何让“语用”从虚浮走向“实效”,这则是我们此次团队磨课的另一聚焦点。

这次我们团队打磨的课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就会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因此,我们在打磨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基于学情,关注人文,以“学习活动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教学思想为宗旨,以学生各项语文能力发展为目标,细化教学策略丰富“学习活动”之路,力求让语用走向“实效”。

二、课例实践

1. 磨课一:教学内容烦冗,学习活动琐碎,“语用”全无

(1)理性思考。教育专家表示:“教什么比怎么教显得更重要!”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思考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字词教学应该怎么展开,于是就选择大量词语,这几乎偏离了学情,因为作为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学习词语的能力。整体感知,整理资料有必要让学生做,于是就设置一张表格让学生填表;语言特色需要品味,于是就聚焦文本语言最具特色的第四自然段来品读;语言要积累,于是就选择语言较为生动的“猎食性恐龙”那处描写,挖空填补达成积累。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背离“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而展开的。

(2)解决途径。经过精心诊课后,我们意识到:语文的教学内容其实分为两大类,即“本土”教学内容和“非本土”教学内容。如果这两者失衡,语文课就会变味,变成品德课、历史课、科学课、地理课等。另外,我们也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安排同样需要把学生的学作为重要依据。这样一来,我们便在教学内容上科学取舍,去繁从简,通过有效多样的学习活动,来体现“以学为主”的学本课堂。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作了调整:词语的积累放在了课前,预习中就让学生自学词语,课上则依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学习有难度的、必须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并适时讲解来解决的疑难词语。

2. 磨课二:问答式教学,丧失语文味,语用名存实亡

(1)理性思考。试教中,这种传统问答式的课堂,动起来的只是个别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的也就那么几个。因此,语文课堂应该设计成一个个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板块。将流水账一般的问答式课堂模式改为以学生语言实践为核心的板块教学模式。

(2)解决途径。经过诊课研讨,最终采用如下三个教学板块展开:一是交流自学,突破字词难点,梳理恐龙演化过程。二是感悟、把握形态各异庞大恐龙家族的表达特点,准确并有条理地复述演化过程。三是运用“有的……有的则”等句式写话。为了保证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有趣性,我们还创设了两个大的情境作为铺垫,即“新闻发布会”和“制作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三、课例体悟

1. 契合学情,在“语用”中得“言”。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会“听说读写”。学习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其字词句章的为文之妙,即所谓得“言”。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要让学生有得“言”。

为了使学生在“语用”课堂能真正得“言”,就要进行以生为本的学情分析,顺利实施教师的“教”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学情分析一定要找准学情与课文具体内容的“契合点”,要有令人信服的“学情依据”,只有这样,学情分析才能起到真正的促学效果,教学也才会真正走进生成灵动的境界,才会有真实的课堂现场,也才能实现在“语用”课堂中让学生得“言”的目标。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复述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老师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抓概括性的关键词归纳段落,按顺序用“有些……有些……”的句式抓关键词作为有序复述的支撑。学生根据词语记忆扩充,重组信息,连词串句,连句成段,层层推进,最后加想象为复述添“趣”。这样的设计使复述这种朴实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本节课中得到有效提升,学生能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深化了对文本的认知。这一过程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梳理文路,还帮助学生在复述演化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契合学情的语用!

2. 细化策略,“语用”中得“法”。2011年版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集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教材是凭借语言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学习语文,明白“说什么”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最终的,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我们还应该去揣摩文章是怎么说的,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知晓了文章“说什么”,又揣摩过“怎么说”,就应创设“学着说”的时机,使学生在内化了课文语言后获得表达的机会,三者应有机融合。

学贵有法,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就语文学科而言,要通过课堂的语文实践活动,厘清“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与外延,破解文本语用的密码,树立正确的“语用观”,引领学生习得语言、内化语言。通过这次磨课,我们也得到了启示,课文完全可以改变思路,利用文本,以读为基础,通过语言重组、改换等方式让学生在两个大的情境中活學活用,体悟语言情趣,培养语感。用口头语言实践促成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课堂上,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语言——跳出文本——活化运用”,使学生愿意说、有话说、说得出、说得好。在学生的口头语言实践中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在教学内容上不求全不求大,重点突出。尽量一课一得、一课两得,得得相连,这样形成一种能力链,学生就学有所获了。

3. 注重人文,“语用”中得“意”。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要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人文性,以读为本,活用教材,拓展“感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即所谓得“意”,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读懂文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段落乃至整篇课文的意思。让学生在得“意”中享受文本的情感滋养、人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任务。

如何让学生得“意”?一是要整体把握课文。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站在整体的高度,去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主旨。不能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要找准理解的切入点。要想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印象,就要引导学生找到理解课文适切的入口,“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文章的题目,也可以是文中的一个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还可以是一个重点段落。围绕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就能让学生和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以本节课为例,老师用她先进的教学理念,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着我们走出了阅读教学的片面性的误区;用她精彩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怎样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科普文所散发出的浓郁的文学味。

在本课的磨炼过程中,我们团队还意识到在运用文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进行智慧取舍,实现有效教学:确立教学目标时取“课标理念”,舍“面面俱到”;设计教学过程时取“整体把握”,舍“细枝末节”;选择教学策略时取“自学引导”,舍“精读深究”……理念来自观点“碰撞”,成绩源于实践历练。我们要立足课堂,积极践行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开展语用训练,学会智慧取舍,践行“还学于生”,让“语用”尘埃落定,“接地气”。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运用语言、形成语感等运用能力的培养。由于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质的课程,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想方设法科学合理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观照课程的整体意识,注重语用的导向评价,让学的活动服务于目标,提高语用的实效性,真正做到让课堂因“学”而精彩,因“语用”而实效。

責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学情文本课文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