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热点问题培养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2018-08-02孙宇科徐曼宋佳
孙宇科 徐曼 宋佳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青年学生获取信息途径的不断增多,社会热点问题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加。为坚定青年学生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以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和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学习,不断提升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关键词:热点问题;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3 — 0052 — 03
新媒体时代,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多元化,社会热点问题首当其冲,成为青年学生尤其关注的对象。由于青年学生群体自身特殊性的原因——认知尚处于待成熟的阶段,对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缺少全面的认识,易对社会问题产生偏激、片面的认知,从而影响其社会行为。因此,政府部门与高校应以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对青年学生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提升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强化其核心价值观认同。
一、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引起受众普遍关注或参与进而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或现象。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具有事件典型、关注率高、影响广泛等基本特征,极易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青年学生易对社会热点问题产生兴趣与关注,反之,社会热点问题也容易对青年学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校青年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问题敏感而易冲动,从而对青年学生后续社会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培养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价值观念获得其生存的社会空间和受众认可,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和推动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鲜明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形成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1.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青年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认同与归属,具有凝聚青年学生,维持现实政治系统稳定的重要作用。青年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时期,其心理处于未成熟的状态,思想观念易理想化,受现实情况的影响较为密切,尤其易受到消极的观点与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社会热点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其本质深藏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从而影响青年学生对于是非的判断,甚至动摇原本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念。鉴于此,政府机构与学校必须就社会热点问题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其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自觉摒弃有害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其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在新形势下,要增强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强化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價值观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青年学生不断融入社会中,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但是,青年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总体上仍旧缺少实践磨炼,对各种社会问题缺少从全局上把握的思想方法,尤其缺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模式,部分青年学生易在社会不良舆论的诱导下,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其后续社会行为。我们须针对此类问题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微观上予以改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升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与方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当前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均发生剧变,过去高位引领的传播方式已经让位于网络互动式的传播方式,过去有组织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正让位个体传播。提升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应从媒体与受众两个维度出发。
(一)校园媒体路径
作为学生最为及日常接触媒体,校园媒体在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具有基础作用。
1.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无线wifi、手机自媒体、两微一端、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自媒体己经成为青年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年学生自觉掌握和运用网络媒体技术的意识越来越强,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针对技术的应用能力越来越。作为学校,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效果,应该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平台,结合社会热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并渗透到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牢牢把握网络媒体阵地的正面导向功能。
2.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作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阵地,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第一,通过校园网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校园网是青年学生离不开的网络空间,加强校园内网建设,特别是网络内容建设,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重要载体,使校园网成为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阵地。第二,利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向青年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与青年学生的积极互动,迅速掌握青年学生的基本思想动态,使校园网络成为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喉舌”和“耳目”。所谓“喉舌”,就是上情下达,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在虚拟空间的主导权;所谓“耳目”,就是下情上达,为青年学生的多元合理诉求和思想动态提供畅通的网络渠道。第三,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空间的监管和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网络空间里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信息,进而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尽力把消极信息排除在校园之外,努力建设高质量和积极正面的网站,引导和吸引学生关注浏览,避免学生被不良网站影响。
(二)社会媒体路径
社会媒体应积极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积极营造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社会氛围。
1.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新媒体时代,多元价值观在新媒体上得到凸显,客观上降低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多元价值观暗示不断消解受众的原有单一的判断力和价值标准,从而使得社会价值评判标准日趋多元化,促使受众更多地从自身价值观和利益角度出发进行舆论表达和社会实践,最终将对青年学生的社会行为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炫富”“玩乐”“人生捷径”等词汇成为新媒体上的热搜关键词。“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凡此种种不仅影响青年学生的人生榜样,更对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与践行产生负面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和新媒体本身应严格控制媒体传播内容,更应对相关内容进行引导性解读,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层次理解,提升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发挥核心价值观社会规范作用。根据李普曼“拟态环境”相关理论,媒体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传播,所建构的“环境”对受众具有误导作用。新媒体时代,争议性社会热点问题易引发社会群体的剧烈心理变化,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青年学生容易受到少数人的舆论误导而发表极端言论,产生非理性行为。因此,新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应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正能量的传播,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上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规范作用,使新媒体受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能够理性表达心理情感和利益诉求,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如在天津港事件中,部分新媒体盛传“爆炸污染”,权威部门则通过对污染检测的实时通报第一时间化解谣言,消除危机。
3.主导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随着受众接受信息的时空不断拓展,自身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但是,新媒体等社会化媒体当下在价值观传播上仍旧显得庞杂与混乱,其传播内容中不乏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这些内容不断削弱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受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不自觉地受到其影响,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负面效果,最终可能发生改变,进而降低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新媒体应以核心价值观为依据,提升受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唯物史观,把历史、现实和价值观念有机整合。对当前在新媒体中以所谓“揭秘”和“还原”为噱头,歪曲历史史实、哗众取宠的不良信息坚决予以取缔,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还原历史真相,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确认知历史。
(三)受众维度
青年学生作为个体,要积极发挥个体能动性,发挥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媒介素养。
1.积极创新培养策略。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每一类型、阶层的人们既具有共性特征,又存在个性差异。每个个体在不同时期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能力会有所不同,教育背景和社会阅历的差异也会导致接受能力存在差别。针对青年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传播者要更多地诉诸理性,激活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态度改变的中枢路径。政府部门与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构建热点问题的新媒体平台,促使青年学生及时查看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事件的基本信息。学校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度联系社会热点,组织专题讨论,以核心价值观为依据,深入剖析,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社会热点问题,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辨别是非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针对社会热点,展开社会调研,提升认识水平与理解深度。
2.有效激发积极情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加深和强化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有效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情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将积极情感迁移到与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理论内容上,有助于提升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情感,应围绕其关心的现实热点问题开展理论分析,贴近青年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引起共鸣。要善于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将抽象的理论渗透到形象生动的宣传形式中,通过影视节目、文艺文学作品等吸引青年学生关注。避免抽象、枯燥、单一的理论说教带来的精神疲惫和抵触情绪,唤起青年学生的情感,触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地接受、认同核心价值观。当然,也不能忽视应有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
3.切实满足青年学生利益诉求。密切关注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生活,满足他们的需要,解决与他们利益相关的相关问题,政府部门与学校应提高所传播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与青年学生利益和诉求的契合程度,以提高其参与程度,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获得青年学生的接受和认同。
4.尊重青年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传播还应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青年学生具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应改变“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单向度“灌输”和“说教”方式,以讨论的、平等的、双向交流探讨等“积极引导”的方式代之,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宣传核心价值观理论。针对青年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更要提供确凿的事实和社会发展成就,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果应进行系统性的宣传;对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应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与说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传播应尽可能宣传十八大以来当前社会发展成就,应面向青年,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激发青年学生的主动性,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認同层次,并将其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实际行动。
综上,推进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坚持媒体与受众双重主导,在二者之间保持合理张力,将培养策略和理论学习融二为一。从认知和情感同时入手,既应提高受众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又应唤起受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正向情感,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参 考 文 献〕
〔1〕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05).
〔2〕邹国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理探析——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2,(02).
〔3〕徐曼.价值观:微媒体时代媒体公信力的阿基米德支点〔J〕.出版广角,2016,(0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