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物对话朗读指导

2018-08-02黎世香

祖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老伯伯范读性格特点

黎世香

以前我无论自己看书也好,语文课堂教学也好,都是比较喜欢用默读方式进行,但自从我每天晚上用大声朗读的方式给孩子讲故事后,我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朗读,因为朗读让我的内心触动更真切,受到的震憾更大,在朗读时候不知不觉中让我悲喜交集,甚至一度哽咽。观看中央电视台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中,每一个朗读者都带给我不同一样的感动,正如徐世英先生说:“朗读如同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感动于朗读,因此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开始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重要手段。有人曾这样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面;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小学阶段中有文章大部分都是写人写事的,写人离不开事,写事离不开人。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应,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把握人物对话朗读,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能力,反之,离开朗读,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因此把握人物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在这谈谈我平时是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的。

一、小试牛刀,树立信心

小试牛刀的目的就是一个字——“实”,即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所以读课文时开始要求學生把课文多读几次,朗读方式强调齐读,你们不妨留意一下,齐读的时候每个学生发的声音是最响亮的,最放松的,为什么呢?因为集体读会让学生觉得安全与温暖,就算读得不是那么好也不怕别人嘲笑。我们都知道每个班中总会有个别学生的朗读能力相对弱一点,那么齐读正好可以让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帮忙带读得稍差的同学一把,树立信心。另外,重复多次把课文读顺了就可以对课文内容和文中情节、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在这个基础上再在进行个人读。个人初读阶段时,有些学生读不好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是鼓励和耐心。学生读不好,我从不发脾气,给颜色看。如我在教现在这个班的容达鹏,就是因为基础差,有好些字不认识,显得有些不自信,站起来读书时声音很小很小。于是我对他说:“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在老师面前读书肯定会紧张的,那么现在我请其她的同学先读,你先坐下来听听,呆会你再来试试,好不好?”不但是他,还是其他学生,学生有一点进步的地方就给予鼓励。学生有了自信,有信心才乐意读了,练习多了,就会自悟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好多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出来。因此,小试牛刀,树立信心,敢读乐读,落在“实”处是读好对话的基础。

二、言传身教——范读

范读,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容易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老师的范读还是一种最现实、最直接的指导,给学生给真切的感受。要范读发挥出最好的作用,我会这样做:第一,亲身示范。我去听过很多老师的讲课,我发现现在老师们大多对自己的朗读不够自信,在课堂上基本不范读,就算是读也是利用听录音朗读方式。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是那么恰当,如果老师能做到亲自来范读,这份勇气就是学生的榜样。亲自范读更能营造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会随着老师的声音、动作、神态投入到文章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无论我读得怎样我都会亲自来读。为了能做到声情并茂,所以,我备课时先对课文备读,规定自己多读几遍,一字一字把字音读准才能有资格读给学生听,做到有的放矢。俗话说:“实践得真知”,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课文读懂了,感情就出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随之而来。好的教学方法,是读出来的;好的感悟方法,也是读出来的;第二,适时范读。范读要选择好时机,我一般不在学生读课文前范读,如果这样做,就等同直截了当告诉学生,丝毫没有是让学生思考的机会。当学生读得不如人意时,我才范读,这样学生思考就多一点,感悟深一点了。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

三、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无论写人写事文章都离不开人物,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中,其中重要方法就是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通常人物对话中提示语会告诉我们这个人物说这话时的状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如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中提示语都会出现“坚决地说”“理直气壮地说”“冷冷地说”等语句,这些提示语它明确已经告诉我们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另外,句子中运用的标点符号也要注意,特别是省略号与感叹号。我们若能把握好人物语言提示语和对话朗读就能读出人物性格特点。言为心声,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教学中我会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景阳冈》一文中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中的一句。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我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武松“笑”字和“!”,让学生感受到武松坦白真爽,争强好胜的个性就能把这个人物的性格读出来。

又如,我在指导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几句对话: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学生读到周晔说的“哦!”这句话时,虽然是知道是个感叹号,但往往读不出那种“恍然大悟”所表现的小孩子语气。我便笑了笑说:“小朋友,如果周晔像你这样说话,周晔是不是变得勉为其难呢?‘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听到我这么一说,想了想,说:“是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的意思。”

“对,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语气应该读出小孩的天真劲,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的感觉。”

“哦!”

“对,就是这种感觉。”

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再读就非常不错了,有些同学边读还来个天真、可爱的表情。

因此,通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就可以揣摩出人物性格特点,把人物对话读好,就是把人物读活了。

四、关注文章人物的身份和年龄

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年龄。因为文章人物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说话的语气也会截然不同。小学课文中如《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人物身份明显,人物性格截然不同。在必要时我们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人物是国王读的时候就要有国王的气派,读大臣时要有大臣腔,读革命战士时要有坚定不屈的精神,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人物是天真稚气的还是老奸巨猾……

如《在金色的沙滩上》的老伯伯与小姑娘的对话:

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一个画画的叔叔,我给他看着衣服。”

老伯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刚开始让学生在读老伯伯的话时,没有一个读出“老”的味道,个个都是天真稚气,甚至有些同学读得有些粗声粗气,很凶的样子。我对学生说:“你们这么读,谁是老伯伯呀?我倒觉得是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说话,谁能把老伯伯的年龄读出来?还有,这是位好心的老伯伯,你们想想,一个好心的人,这个人应该是有礼貌的,那么说话的声音、语气会怎样?你们先在在小组中先练习一下。”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经老师一提醒,迅速调整自己朗讀的语速和嗓音。等我再请她们起来朗读的时,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更有亲切感,孩子在朗读声中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五、深入品文,读好“话外音”

在一些文章中,有些话是需要深入品读的。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如果你没有深入去了解背后的信息,是不会知道话中有话的深层意思的。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和周晔的一些对话。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大部分学生刚开始读都会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都认为,天黑了,看不见肯定会撞到墙壁。然后我说:“你们只所以笑,只是听懂了表面的意思,而听不懂大伯的另一层意思。鲁迅先生所说是‘碰壁,‘四周黑洞洞,究竟还含有什么意思?哪个同学预习时有留意这个地方?”经我一提醒,就有学生说:“因为那时候是旧社会,到处都黑洞洞的,意思就是说到处都非常黑暗,且各处都有军阀统治着,鲁迅先生是宣传人民自由的,他到哪个地方就向别人宣传自由,但是军阀是不允许人民自由的,所以,军阀就把他赶回来了。”

我说:“在旧社会鲁迅先生和反动派作斗争,那个时候,反动派迫害得很厉害,我告诉你们一件事,鲁迅先生跟敌人作斗争,是用文章,用笔和敌人战斗的,他为了防止敌人识破他,一连用了一百多个笔名表文章,就从这一点上看出,鲁迅先生在旧社会和敌人作斗争,容易不容易啊?”

学生说:“不容易。”

“处处遭到迫害。这就是他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原因,他说的‘碰壁,就是遭到敌人的迫害。刚才有些同学在笑,现在懂了吗?”

经过大家的讨论和我的点拨,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个“话外音”,懂了,再读。一旦理解了,才会读出话外音来。不过,这样的对话是比较难读的,如果再读不好,老师就要配合范读来指导。

古人就有“三分文章,七分读”的说法,学语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离开了“读”,我们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我们“读”好“人物对话描写”,把人物读“活”,更是为加深对文章理解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东震小学)

猜你喜欢

老伯伯范读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惨 叫
阳光洒下来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尊 严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