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的障碍分析
2018-08-02林欣颖
摘要:近年来,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不仅如此,为引导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文学鉴赏能力已经纳入高中生综合能力考核的范畴。本文以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分析高中生在这一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 文学作品 鉴赏能力 障碍
0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以文学作品为代表的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这也为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相关障碍的出现,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形成。
一、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针对传统应试教育指导下忽视的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成为影响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在高中生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和设计方面,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调,但是,相比较《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缺乏有效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小学、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成为影响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关键。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以至于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无法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从而导致理解上的障碍。
(二)文学鉴赏的难度被过度渲染
所谓文学鉴赏,是指在具备一定审美感受力、审美现象力、审美理解力的前提下,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主性的个人感知。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将作者构建的文学意象完成带有自主意识的转化,以便于自身理解。与此同时,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讨论。
大多数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与学生习惯性的认为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较高的文学素养基础之上,以当前自身水平,无法独立完成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思想认识的指导下,高中生在心中即已畏惧了文学鉴赏这一能力的培养。
(三)大环境影响下的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侧重于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尽管,新课程教学改革对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导致高中生无法按照《大纲》中的要求开展学习。
不仅如此,高中生正处于学习压力较大的阶段,面临着人生最为关键的考试——高考,除语文科目外,还需要将原本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给其它科目。并且,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无法通过段时间的“备考”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来说,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足够的时间,还需要科学的能力指导加以培养。基于以上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其效果并不理想。
(四)高中生心理感悟能力缺失
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除依赖于高中生自身长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文学素养的形成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感悟能力。以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中的审美能力为例,个体审美能力具有从具象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三大倾向,高中生正处于由具象到抽象的个人鉴赏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抽象事物与具象事物的区分与理解就成为其中的关键。
现阶段,高中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作品较浅层次的理解,缺乏依赖心理感悟能力的更深层次的提升,这也恰恰证明了高中生普遍存在的感悟平衡性问题。
二、加强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可通过以下几条对策加以改变。
(一)完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任一阶段所学习的语文知识都是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将为后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尤其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在文言文中的使用灵活性较高,同一字词、语句的使用需要与环境相结合。例如,对“然”的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其翻译结果有“正确、这样、但是、确信”等多种类型,因此,并不是所有文言文中的“然”都是一个意思,这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够具备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完善的语文基础知识体系需要长期的积累,但是,這并不意味着要求高中生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高中生应养成良好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不仅在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促进个人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提高个人文学作品鉴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文学作品鉴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才能够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传统语文学习方式降低了高中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高中生在缺乏教学指导的情况下,更无法独立完成这一能力培养。
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兴趣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提高对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高中阶段现有教材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高中生应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与自身阅读习惯、爱好相适应的经典文学作品。除以个人为核心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外,还可以构建文学作品阅读兴趣小组,方便高中生之间进行文学作品鉴赏交流,并实现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相互促进。
(三)改变传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的阅读模式
文学作品鑒赏能力培养是高中生的必修课,其中,这一技能的提升需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方能实现。为此,高中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足够数量的文学作品,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学阅历,并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结合当前应试教育的现实情况,高中生应有效利用泛读和精读两种阅读模式,对文学价值较高的经典文学作品,应当进行精读,对文学价值较低,或者是已经阅读过的同类型文学作品,则可以选择泛读模式。如此一来,高中生不仅在文学作品阅读数量上有所增加,其对文学作品内容、形式、质量上的把握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包括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在内的个人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大纲要求的相关内容进行品鉴,还包括对大纲要求以外的内容加以品鉴,并且,这些文学经典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无论哪一类文学经典作品,我们高中生都可以通过独立品鉴而有所感悟,并对个人今后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四)完善个人文学作品鉴赏意识
对于高中生来说,除学习基础语文知识以外,还应当在个人能力所及范围之内,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个人文学作品鉴赏意识的形成。现行高中教学大纲中所涉及的经典文学作品不在少数,其中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可读性,且能够指导高中生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形成,对我们高中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将其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以及个人远大的思想报复寓于其中,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然而,与辛弃疾其它诗词不同,辛弃疾并没有被爱国冲昏头脑,并不是依靠武力冒进,而是讲究运用科学的战略战术为国家取得胜利。由此,通过对该词的品鉴,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也为理解辛弃疾的诗词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结语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人的全面培养,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为此,加强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现阶段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基础知识体系缺失、学习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形成困难重重,但是,在深入分析相关问题的同时,通过正确的文学作品阅读方式指导下的兴趣培养,可以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高中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较以往也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卫民.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5,(15).
[2]巨杰.浅论中学生文言文阅读障碍及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3]王光正.提高高中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
(作者简介:林欣颖,山东省泗水县一中高二18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