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切实可行的小方法推动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大进程
2018-08-02朱玲
朱玲
摘要:隨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国家的创造力越来越成为推动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教师职业承担着发掘学生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秉着“人人皆创造之人”的理念,幼儿园教师也应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领域活动中运用切实可行的小方法,启发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更好地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 界定 现状 不同领域 小方法
0
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和教师。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就曾提出“处处为创造之地,时时为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他的观点告诉我们创造力不是某些人的特质,而是人人都拥有的潜质。作为创造力潜质的发掘者,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而这些潜质能否被激发进而发挥巨大能量,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各种活动,通过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互动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幼儿园工作的经验,将从幼儿创造力的界定、幼儿创造力发展现状,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小方法等几方面来进行阐述,不当之处希望广大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幼儿创造力的界定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从词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创造力讲求的是“无中生有”,需要人类利用自己的知识、智力以及创造思维在“新”字上做足文章。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个人认为幼儿创造力就是指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发挥想象力,别出心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幼儿创造力的外在表现不像成人那样明显,取得的创新成果也不像成人做出的那样有价值,他们的创造力往往被成人忽视。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要对幼儿的创造力行为表现有所了解。比如,有的幼儿在倾听或是观察时,异常的专注,什么外在因素也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行为;还有的幼儿对于大人的话或是故事中的情节总爱刨根问底,这也是创造力的表现。对于这些表现行为,家长和幼儿教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把幼儿的创造潜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二、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现状
我国的幼儿创造力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界80年代,起步相对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为研究者大多是幼教专家和学者,所以研究内容更偏重于理论研究。随着教育理论的逐步推进,近些年来很多一线幼儿教师认识到创造力对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加入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行列。但是,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幼儿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巧的培养,忽略环境和不同领域课程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忽视对幼儿好奇心、想象力的引导和激发。在日常的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总是爱用非此即彼的选择性问题禁锢幼儿的思维,或是用一些带有暗示性的话语让幼儿揣测教师的意图,导致幼儿的思维只会顺着教师的走,从而丧失了发散思维的能力。总之,目前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对于幼儿采取了“娇生惯养”式的教育方式,过分宠溺,事事包办,家庭和社会都把幼儿级幼儿安全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幼儿园或幼儿教师稍有差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导致一线幼儿教师在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是畏手畏脚,不敢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活动,生怕一个不注意就会出现什么意外事故。正是由于这样的因素,幼儿教师不得不将幼儿尽量安排在视野范围之内,不敢给孩子们过多的自己动手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种限制式的教育,对于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十分不利的。
(二)教育内容的不完善。学前三年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说是没有统一的教材来供给各地方幼教机构和幼儿园使用的。幼儿教育的内容时需要各地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依据《大纲》开发研制适合本园的教育教学内容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园的教材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方面,设计的活动室比较少的,而且内容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而不能很好的引导幼儿多角度分析问题,起不到锻炼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作用。
(三)幼儿教师创造意识的缺失。教育的本质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意识对意识的推动。有人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幼儿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因此,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幼儿创造力的重要作用,是否拥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直接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对幼儿创造力作用认识到位、创造意识强烈的教师,会将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渗透到集体教育的方方面面,甚至会在区域活动的布置或是材料的投放上面花心思、巧运用,让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而现实中,很多幼儿教师在这方面是相差甚远的,即使有的幼儿表现出较为优秀的创造力,教师也会置之不理,完全忽略掉。
三、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小方法
每一个幼儿都拥有创造的潜能,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启发和引导。从幼儿园层面来说,幼儿教师应该在日常的集体教育活动中,结合五大领域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整体环境布置,选择恰当的方法,精准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打破管束、限制的藩篱,鼓励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对于那些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独树一帜的幼儿,教师更要多鼓励、多肯定,给孩子们创设勇于标新立异、敢于与众不同地表达的空间和平台。在培养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甘做幼儿发展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不束缚孩子们的天性,保持孩子们的独创性,让孩子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去思考、实践、感悟、内化,形成固有思维。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去异想天开,去反方向思考问题。
(一)利用艺术领域的特点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
幼儿园的艺术领域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幼儿期的孩子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力要比成人丰富的多,他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比成人表现的强烈。因此,幼儿教师要利用幼儿对于艺术的敏感力,以欣赏、积极的态度及时捕捉幼儿在艺术上的创新思维。比如,音乐集体教育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加入“听韵律想画面”的环节。教师弹奏一曲活泼欢快的曲子,让幼儿说一说音乐声中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环节可没有对与错之分,不管孩子们说出来什么画面,只要他们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教师就应该肯定。因为只有在这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中,幼儿才会畅所欲言,独立思考,创造力才可以发挥出来。再来说说美术课。美术课中给孩子们提供的动手机会相对较多,如绘画、涂色、搭建积木、捏橡皮泥等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抓手。不管是绘画、涂色还是动手操作,教师只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就好,不要过多的讲解和示范。教师要相信幼儿头脑中的创造思维是无限的,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意愿去描绘、搭建或是塑造。而教师的示范只会让幼儿的作品千篇一律,使幼儿形成了依附的性格,头脑中永远不会有创新的火花。比如在和孩子们一起做《多变的脸谱》活动时,我给孩子们用VCR播放了一些京剧脸谱,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脸谱可以再颜色、神态、五官、用料等等多方面进行变化。但是在之后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便将已经固化了的脸谱隐去,只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流淌的旋律中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肆意地挥洒他们的创造力。
(二)利用科学领域特点培养幼儿的科学创造力
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集体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幼儿真正放到主体的位置,设计的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寻找答案。比如科学活动《种子发芽》,让孩子们探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教师就应该把活动设计得开放一些、活动周期相对长一些。让孩子们人人参与,从开始到结束,记录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变化,最终自己得出种子发芽的条件。对于在活动中孩子忽略或者是因为某些因素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教师也不要给予否定,要重视孩子在观察过程中的不同结论,刺激幼儿积极思考,叙述自己的不同见解。
(三)利用语言领域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创造力
幼儿阶段是幼儿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飞速发展期,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幼儿语言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还乐于编故事、讲故事给家人和朋友听。幼儿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多给孩子讲述一些有利于他们性格形成以及具有想象空间的故事。比如《小猪变形记》绘本故事,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看着图片,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或者教师在完整地讲述完绘本上的故事后,抛出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小猪最后说做自己最快乐。你能说说小猪都遇到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了吗?”这样具有发散性的问题一出来,孩子们一定会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出五花八门的答案,运用到的语言也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综上所述,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关乎着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幼儿教师要积极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用切实可行的小方法推进幼儿创造里培养的大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M].北大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直属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