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模型测算
2018-08-02张亚雄李继峰
张亚雄 李继峰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美方降低贸易顺差是表面诉求,背后则是希望延缓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势头,维持自身的产业比较优势乃至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相关模型测算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有限、但对就业影响仍需关注;特别是其打破现有全球贸易格局和割裂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利益,同时需警惕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和扩散的影响。为此,短期内,我们要积极应对,避免覆盖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避免贸易摩擦向其他可能的国家蔓延;中长期看,应尽快着手制定内、外两方面的总体战略部署:一是重塑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抓手,促进贸易伙伴多元化;建设“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条;二是避免单纯刺激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短期应对政策;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重点强化对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支持和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一、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有限,但对就业影响仍需关注
按照2017年美方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我国在此次301调查加征25%关税清单上的输美商品价值约为462亿美元,占美国从我国进口的9.1%。其中,机械机床约220亿美元,占比达到47.8%,电机电气设备146亿美元,占比31.5%,光学医疗设备61亿美元,占比13.2%,合计92.5%,此外,包括铁路设备及航空航天设备在内还有约10亿美元。假设美国自2018年初就开始额外征收关税(表3的情景一),利用全球GTAP模型测算表明,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影响不大,2018年—2020年,我国GDP与没有加征关税的情景相比仅下降0.06—0.07个百分点, 2020年GDP仅比基准情景(94.2万亿元,2015年价)减少700亿元,不会对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造成重大影响。按支出法GDP构成来看,主要是出口总额相对基准情景下降0.46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仅相对基准情景下降0.13个百分点左右。
另外,此次贸易摩擦可直接造成我国电气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非汽车类交通设备(主要是铁路和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三个行业产出相对基准情景分别下降0.82%、0.83%和0.48%,明显高于整个经济受影响幅度。这三个行业覆盖了绝大部分我国取得重大突破和努力攻坚的高端制造领域,贸易摩擦对行业的影响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及早应对。
(二)贸易摩擦打破现有全球贸易格局和割裂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国家利益
由于中美两国的贸易体量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举足轻重,此轮贸易摩擦对现有全球贸易格局和产业分工的影响不容忽视。25%的高关税使得我国输美的非汽车类交通设备、机械设备和电气电子产品将受到直接冲击,一方面导致这些产品在美售价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倒逼这些产品在国内进一步压缩成本、下调生产价格,从而有利于国内销售和出口到其他国家。两方面效应共同引起我国这三类产品在2020年对美国出口分别较基准情景下降67%、29%和10.8%,相对基准情景合计下降约550亿美元,同时下拉这三类产品2020年的全球贸易额较基准情景下降0.16%、0.47%和0.45%。从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来看(表2),对我国进口品征税后,美国重点受到影响的產业生产过程所需的中间投入也逐渐转向使用本国产品,对进口品的需求相对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将会割裂全球价值链,对各国经济都将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全球贸易一体化和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是我国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赖的外部条件,是重要的国家利益。美国掀起的逆全球化潮流的不利影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警惕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和扩散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尽管现有美方加征关税方案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影响有限,但考虑到其深层用意,特别是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为期7年的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公司出售零部件产品为标志,贸易摩擦将可能继续升级。因此,我方必须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考察以下二种可能情景可得:情景二——美国直接将征税商品范围扩大至1000亿美元。我国输美的商品中,属于机械设备制造业、电机电气设备制造业和非汽车类交通设备制造业(主要是铁路和航空航天设备)等三个产业的商品价值在2017年近2800亿美元,因此情景二假设1000亿美元的商品仍主要集中在这三个行业中,税率保持在25%。情景三——假设美国将三个行业中2800亿美元的产品都纳入其中,税率保持在25%。将情景一二三对我国短期宏观经济影响进行比较(表3),若美国持续扩大、加重对我国输美商品的征税(表3的情景二、三),短期内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会明显增强,可造成当年出口增速放缓1—2个百分点,直接下拉GDP增速放缓0.1—0.3个百分点,就业增速放缓0.3—0.4个百分点。以上情景结果是模型中内生变量——人民币实际汇率自动贬值来对冲贸易摩擦后的均衡结果(情景一到情景三下,汇率分别下降0.3%、0.6%和1.2%),考虑到现实中名义汇率政策不可能有如此理想化的调整,可能导致我国短期内受到的冲击会更强,因此我国必须警惕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和扩大,及时扼制相关苗头的出现。
三、以贸易摩擦为鉴,我国需加快内、外两方面总体战略部署
本轮贸易摩擦印证了全球单边主义逐渐抬头、逆全球化潮流兴起的态势,同时也反映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崛起的担忧和战略应对。不难预见,我国未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挑战。化危为机需要我国在对外、对内两个方面及早制定明确的战略部署。
(一)对外的战略部署
总体来讲,是制定重塑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安排,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抓手,促进贸易伙伴多元化;建设“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条。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传统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停滞不前,继续深入推进全球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将面临重重阻力;另一方面,近年双边或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日趋活跃,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区域性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等都在积极推动中。尽管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退出了TPP,但TPP并未完结,2018年3月初,以日本为首的剩余11个亚太国家签署了新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也表明区域性自贸协定的发展正在成为大势所趋。
利用GTAP模型测算我国在2018年主导推进RCEP和FTAAP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影响,计算结果表明,RCEP可促进全球中长期(2025年,下同)GDP较基准情景提高0.12个百分点,全球贸易规模扩大1.95%;FTAAP可促进全球中长期GDP较基准情景提高0.52个百分点,全球贸易规模扩大3%。其中,我国也将因此受益,通过推进RCEP可实现中长期GDP较基准情景增加0.47个百分点,若成功推进FTAAP,可实现GDP增加2.5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的讲话明确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主动扩大进口”等四项对外开放重大举措。为了应对美国不断挑起的贸易摩擦,我国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门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以重塑全球贸易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制定三步骤战略部署。初期,我们在坚持WTO框架的同时,也要抓住美国单边主义盛行的时机,积极参与已有的各类区域化多边贸易协定谈判,包括RCEP、CPTPP、FTAAP等,并利用自身的体量优势,积极推动各多边协定规则的一致化;第二阶段,借“一带一路”建设,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并提出建立横跨亚、非、欧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自贸区的倡议;第三阶段,在各多边协定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全球一体化的新规则,形成新的全球贸易格局。
(二)对内的战略部署
总体来讲,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政策取向上避免单纯刺激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短期应对政策;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坚持推进《中国制造2025》、特别是重点强化对芯片等核心技术和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持力度。加快落实《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年)》,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同步支撑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一是主动应对化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弱的挑战、从而积极扩大服务业开放;二是积极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推进我国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展;三是利用服务业吸纳就业多的特点,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诺奖得主萨缪尔森指出,如果一国在另外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逐渐具有竞争力,那么两国的贸易将使追赶国受益,而被追赶国福利受损。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未来我国要逐步实现“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达到制造强国中等水平”、“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我国在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力,长此下去必然对美国不利。美国为了维持自身比较优势,自然会千方百计地遏制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复杂的现实经济不会与高度抽象的理论分析完全一致,但是这一研究提醒我们,未来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会渐趋复杂。另一方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我国在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同时,顺应我国未来老龄化社会走势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大方向,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现代化经济体系顺利建成。
利用国家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分析表明,按照《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年)》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年均增速将在8.2%左右,较GDP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年均增速在7.5%左右,较GDP高1.3个百分点。2020年服务业比重将达57%,2025年达61%。
服务业内部,首先应重点推进三类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将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借此应加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二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期,也是各项环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应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状态。三是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同时擴大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等更好地与制造业融合,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其次,应考虑到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加强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业的发展,并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张亚雄为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李继峰为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