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游泳选项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8-08-02陶燕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182
□ 陶燕(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 广州 510182)
1、前言
游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深受大家的喜爱。它具有改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近年来,游泳运动普及程度越来越高。2017年广州市体育中考加入了游泳项目,这意味着全社会对游泳这项运动重视程度在急速上升。广州医科大学在大一、大二开设了游泳选项课,但选项班的学生游泳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均相同,很容易造成游泳水平较好的学生因为目标太低失去兴趣,水平得不到提高,游泳水平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水平提高缓慢,丧失学习动机。分层教学法是在学习开始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游泳水平进行摸底测试,根据学生的成绩划分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均不一样,学生可台阶式逐步提高,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学习中,学习兴趣、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明显的一种教学方法。广州医科大学体育系游泳教师们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投入力度加大,希望游泳选项班的学生都能学到一项体育技能。
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从教学方法上对广州医科大学大一游泳选项班学生的蛙泳学习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找出更优于传统训练法的训练方法,为大学游泳一线教师在蛙泳教学方法的选取上提供参考依据,期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选项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挑选广州医科大学大一两个游泳选项班(各25人)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查阅有关游泳选项教学的相关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2)实验法。
本文是针对广州医科大学游泳选项班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对象的选取上,随机选取2个选项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训练。对照组教学:教师讲解技术动作,并指导学生示范练习→学生听讲并练习→教师检查学生动作错误并纠正→学生改正错误动作并练习→学生统一练习掌握技术动作→教师统一测评。
实验组教学:综合分析实验前学生的蛙泳水平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层(分为A、B、C三层),确定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最终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或超越教师和学生事先预定学习目标。
A组:测试成绩高于80分,水下蹬壁划行、蛙泳推与抬头换气呼吸的技术动作协调统一,游进距离长且时间短;B组:测试成绩60-80分,蛙泳划水、打腿、呼吸配合基本协调一致,能进行短距离蛙泳;C组:测试成绩低于60分,了解蛙泳手臂、打腿的基本动作,错误动作较多,不能游或只能行进距离很少。
实验前对两组队员的蛙泳成绩 (技术动作测评和100米蛙泳计时)进行摸底测试,经过一个学期(18周,每周一次课)的实验,学期末进行再测试,将两次测试数据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处理。
(3)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蛙泳考核评定
蛙泳技术可分为身体姿势、蛙泳腿部技术、蛙泳手臂技术、呼吸、蛙泳配合技术。根据各个技术动作,制定了计评考核标准。
表1 蛙泳技术动作考核评价表
100米蛙泳计时按照中国游泳协会审定的2010-2014年游泳规则进行,并且在符合游泳规则规定的25米(或50米)标准游泳池进行,以50米池的成绩标准作为广州医科大学游泳选项班的测试标准。
3.2、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考核(计评+计时)成绩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计评成绩主要分为动作协调性、换气、划臂、打腿技术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实验前实验组动作协调性为1.15±0.76,换气为 1.01±0.89,划臂为 1.93±0.55,打腿 2.08±0.64;实验前实验组计时成绩为43.25±9.37。对照组实验前动作协调性为 1.11±0.35,换气为 1.10±0.95,划臂为 1.97±0.87,打腿2.27±0.42;实验前对照组计时成绩为41.28±8.35。运动统计学中的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计评和计时成绩大致相同,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实验做到了同质比较,符合要求。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3.3、对照组实验前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表3 对照组实验前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由表3可知,对照组实验前动作协调性为1.11±0.35,换气为1.10±0.95,划臂为 1.97±0.87,打腿 2.27±0.42;计时成绩为41.28±8.35。运用传统的训练方法,经过一学期(18周)的学习后测试显示:对照组实验后动作协调性为2.51±0.69,换气为2.77±1.36,划臂为 3.72±0.75,打腿 4.08±0.66,计时成绩为67.43±8.82。运用统计学分中的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学生蛙泳的计评和计时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传统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蛙泳成绩。
3.4、实验组实验前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表4 实验组实验前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由表4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动作协调性为1.15±0.76,换气为1.01±0.89,划臂为 1.93±0.55,打腿 2.08±0.64;计时成绩为43.25±9.37。经过一学期(18周)的分层教学学习后,实验组实验后的动作协调性为 3.24±0.88,换气为 3.97±1.23,划臂为3.91±0.67,打腿 4.31±0.63;计时成绩为 75.81±8.21。运用统计学分中的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蛙泳计评考核有显著性差异(P<0.05),计时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分层教学法能够提高游泳选项班学生的蛙泳成绩,分层教学法可用于蛙泳选项班教学。
3.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表5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由5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18周)的教学实验,实验后实验组动作协调性为3.24±0.88,换气为3.97±1.23,划臂为3.91±0.67,打腿 4.31±0.63;计时成绩为 75.81±8.21。对照组实验后动作协调性为2.51±0.69,换气为2.77±1.36,划臂为3.72±0.75,打腿 4.08±0.66;计时成绩为 67.43±8.82。经过统计学 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计评考核中动作协调性、换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划臂和打腿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计时考核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划臂和打腿技术的学习上传统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都适用,两种方法无法比出优劣;动作协调性、换气和速度的练习中实验组成绩提高更明显,分层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适用。
4、结论
(1)通过实验发现,实施分层教学后,游泳选项班的学生蛙泳的计评和计时成绩均有所提高,计时成绩提高明显,组内成员的交流互助增加了,合作和竞争意识有明显提高;
(2)游泳选项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比较适合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需要教师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层次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师相应的工作量增加了,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好了;
(3)通过本实验发现:传统的训练方法和分层教学法都能提高蛙泳选项班学生的水平,两者进行比较,分层教学法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