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春胶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40例临床观察
2018-08-02李跃京韩松辉刘锋卫孔凡国李彦州赵敏
李跃京 韩松辉 刘锋卫 孔凡国 李彦州 赵敏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1-2]。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骨质结构的改变,从而诱发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DOP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减弱、骨微循环异常、间充质细胞分化异常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等方面[3-4]。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现代医学的概念,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相应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则散见于中医的“消渴”“骨痿”“骨痹”“骨枯”“腰腿痛”等临床描述中[5],是消渴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根据中医理论和 DOP 的临床症状,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肾、脾、肝等功能失常,以及由此诱发的气虚血瘀等相关[6]。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DOP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药能从多环节、多层次上改善DOP的症状,不仅能改善原发病,调节机体的内分泌代谢,还能增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增强骨的力学强度,降低骨折发生率[6]。驻春胶囊是我院老中医经验方,经过认证的内部制剂,该方主要由淫羊藿、肉苁蓉、木瓜、蛇床子、丹参等组成。为了研究该方的临床疗效,研究者观察了该方对本院在2009-2016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2016年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80 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驻春胶囊治疗组40例,男性 12 例,女性 38 例;年龄50~80岁,平均65.67岁。阿仑膦酸钠对照组 40 例,男性 15 例,女性 35 例;年龄50~80岁,平均65.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IDF-WPR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7],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耐量实验服糖后2 h血糖≥11.1 mmol/L的患者即诊断为糖尿病患者;(2)出现骨痛、腰背痛、下肢萎软无力、驼背、骨折等,并应用骨密度仪作腰椎BMD测量,根据1999年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低于同性别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以上[8-9]。排除标准:(1)排除风湿、类风湿、原发性甲亢、原发性甲旁亢、胃切除、心脏病、肝病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2)排除近3个月内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3)排除中途停药或者不遵医嘱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驻春胶囊治疗组:该组患者给服驻春胶囊,该胶囊主要由淫羊藿、肉苁蓉、蛇床子、木瓜、丹参、枸杞等药物组成。每日2次,早、晚餐后半小时各服1次,每次5粒(1.5 g)。
1.2.2阿仑膦酸钠对照组:该组患者给服阿仑膦酸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每周一次,每次70 mg,每3个月为一个疗程。
1.2.3其他治疗:两组患者均服用原有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或者消渴丸)或者胰岛素,使患者血糖控制到空腹8.0 mmol/L或者餐后2 h 10.0 mmol/L/以下,同时服用骨化醇和钙剂作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嘱咐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和运动,避免负重。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骨密度,对腰椎骨(L2~4)进行测量,观察骨密度平均值。治疗中每2周采用血糖仪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
1.2.4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均为3个月。
1.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0]。(1)显效:患者胫膝酸软、腰背疼痛、口干舌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症状消除;根据疼痛性质和程度,治疗后疼痛程度降2级;或总积分下降超过2/3。(2)有效:患者胫膝酸软、腰背疼痛、口干舌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等症状得到有效减轻;根据疼痛性质和程度,治疗后疼痛程度降1级;或总积分下降超过1/3。(3)无效:患者胫膝酸软、腰背疼痛、口干舌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等症状无有效改善;根据疼痛性质和程度,治疗后骨痛无减轻或骨痛加重;且积分改变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检测指标
1.4.1骨密度测定: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HOLOGIC Discovery 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L2~4正位BMD(g/cm2)。
1.4.2血清钙(Ca)、磷(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和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测定:分别于用药治疗前后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测血清钙、磷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ITACHI LAbOSPECT,日本)测定;TRACP-5b和BGP用ELISA法测定,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4.3空腹血糖水平和血液学指标测定:分别在一个疗程结束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常规血液学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驻春胶囊治疗组患者显效 15 例,有效19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 85%;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患者显效 5 例,有效 21 例,无效 14 例,总有效率为 65%。驻春胶囊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BMD比较
治疗后,驻春胶囊治疗组和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患者的BMD均显著上升(P<0.05)。驻春胶囊治疗组在改善患者骨密度方面,与阿仑膦酸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见表1。
2.3 两组患者血清钙、磷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含量经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相对于阿仑膦酸钠对照组,驻春胶囊治疗组患者的Ca含量血清升高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D变化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in BMD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表示本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和P变化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serum Ca and 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注:*表示本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血清BGP和TRACP-5b含量比较
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患者血清BGP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血清TRACP-5b含量降低(P<0.05)。同时,与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患者相比,驻春胶囊治疗对升高患者血清中BGP的含量作用更加明显(P<0.05),见表3。
组别病例数(n)BGP (ug/L)TRACP-5b(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驻春胶囊治疗组404.08±0.625.22±0.75∗#3.01±0.692.25±0.49∗阿仑膦酸钠对照组404.12±0.684.68±0.77∗3.01±0.702.25±0.45∗
注:*表示本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驻春胶囊治疗组和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驻春胶囊治疗组和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治疗前组内和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changes of FBG and HbA1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6 药品不良反应
患者服用驻春胶囊期间,各项血液学指标正常,治疗过程中除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外,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代谢异常而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衡,运动量减少,饮食营养失控,骨量丢失,因而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联系[3-4]。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以往的临床治疗研究多体现在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的病例观察,缺乏客观的评定标准。因此,在本研究中增加了骨密度的测量以及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价治疗效果。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驻春胶囊能明显升高患者的骨密度,提高血清中Ca和BGP的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腰膝酸软、腰背疼痛、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确切名称,可认为与“骨痿”相似。中医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属于“消渴”并发“骨痿”症。消渴为本病的本,骨痿为本病的标。其病位在骨,其本在肾,同时还与肝、脾密切相关。肾脏主骨生髓,骨的发育、生长、衰弱、强劲等与肾经盛衰相关[6]。因此,消渴所致骨痿,临床多表现为气阴两亏、阳虚血瘀等症状。中医临床上多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和滋阴清热等中药进行治疗,通过调节患者糖脂代谢,以及血清钙磷含量,进而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形成与骨吸收平衡,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还能调节脏器功能,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
驻春胶囊是我院老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经验方,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该方能改善患者胫膝酸软、腰背疼痛等骨质疏松症状,同时也能缓解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倦怠乏力等消渴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该方有淫羊藿、肉苁蓉、蛇床子、木瓜、丹参、枸杞等十几味中草药组成,全方温肾健脾,活血化湿,除痹止痛。其中淫羊藿结合肉苁蓉为主药,补肝肾,益精血,健骨强筋,祛风湿,止痹痛;改善患者的腰背疼痛、筋骨痿软、拘挛等症状。淫羊藿配合肉苁蓉能达到补肾益精,强筋健骨,祛风止痛之效。蛇床子能助肾阳,结合木瓜更能却风湿,止痹痛。丹参能养血活血制主药之燥,能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对骨骼的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并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增加骨钙化的形成[5],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11]。枸杞子可抗衰老、抗氧化,具有刺激生长及降血脂和改善血糖的作用。以上诸药共同作用,达到改善患者骨密度和糖尿病临床症状的目的。
本试验结果表明,驻春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驻春胶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骨密度值也有明显增加,血清Ca和BGP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改善。血清中Ca含量的升高,有利于骨形成[12]。BGP是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活性多肽,在调节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骨代谢能力强,成骨细胞活性越高,BGP值越高。TRACP-5b是由破骨细胞分泌,其活性升高,表明骨吸收增强。因此,可以推测驻春胶囊可能是通过升高患者血清中Ca和BGP的含量,降低血清中TRACP-5b的含量,从而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和降低破骨细胞,改善骨代谢平衡,最终达到提高骨密度的目的。试验中笔者也发现,同阿仑膦酸钠对照组相比,驻春胶囊在改善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清BGP含量等相关指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说明中药复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发挥标本兼治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作用的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