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2018-08-01王登武王增强
王登武 王增强
【摘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精神,文章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以戴明循环(PDCA)作为具体工作步骤,将教学监控体系涉及的包括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督导在内的四方人员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并有效建立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监控和反馈,从而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照此,可有力推进高等教育从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基金项目:2015年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立项单位: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5BZ67);2017年西京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单位:西京学院(项目编号:JGGH1711)。
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内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精神[1]。其后,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技术型大学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该模式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3]。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植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为核心,实现从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4],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要想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必须构建健全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的变革。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评价依据制定出的一系列标准和指标体系[5,6]。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础数据,在对所采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所有必要信息,借以评价教學活动全过程,起到有效全程监控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足
我国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结合自身特点初步建立起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管理者方面的因素
在当前中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迅速增加,但相应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旧的已有模式,部门的硬件配置和人员管理能力跟不上高校扩招的要求,使得教学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教学一线的最新情况和变化,无法根据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合理规划教学,也缺乏对学校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监控。甚至有许多高校在职能分工上将教学管理职能与教学质量监控职能都放在同一个职能部门(例如:教务处),这样就会产生“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还是规则执行效果的监督评价者”的一种不利于高校教学监控水平提升的现象。
2.督导方面的因素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均有督导人员听课制度,通过专门聘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督导工作人员,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高校专业设置影响,由于具体课程开设门类十分繁杂,督导教师并不能深入了解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督导教师在听课后,往往只是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形成书面报告向校方进行汇报总结,而未就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与教师交换意见,并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只发挥了督导工作中的教学监督功能,却忽视了教学引导、促进功能。
3.教师方面的因素
在以往的教学监控体系中,教师往往是主要的监控对象,必须对教学效果承担主要的责任。事实上,教师只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者,受其地位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无法包揽从计划、执行,到检测、监督的所有职能。以往的监控体系中所得到的实际教学评价结果,对于教师的职称晋升、奖金发放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尽所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办法,提高自身在教学满意度调查中的成绩。教学满意度调查是由学生直接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调查方式,由于学生对调查过程缺少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严格程度,简单评价教学效果,甚至将其用于发泄自身的不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不敢管、放任自流的错误做法。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而不是教育性通常更能得到学生的肯定,这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群体中一个公开的秘密,这将会鼓励教师投机取巧,而不再钻研教学。
4.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评教是学生以书面或者网络为媒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主观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被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其评价结果在教学质量监控总体系中占有较高的加权比例。但是往往由于评教指标体系设计得过于复杂和抽象,学生在评教前缺乏详细的指导,容易导致学生对评教意义认识不足,对指标体系把握不够,造成轻视评教、应付差事和打分盲目、随意性大等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评教受主观情感因素影响较大,在评教过程中往往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管理的严格程度、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不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出正确的评价。
鉴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存在以上方面的不足,在面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育结构调整时,笔者建议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全新的、系统的、科学的、更具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应用型大学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基于TQM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实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7]。起初TQM的概念主要用于传统的质量管理领域,随着各行业结合自身实际的实践和创新,逐渐演变成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综合、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理念。TQM概括起来就是“三全”“四一切”。
“三全”是指对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和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全面质量的管理包括除狭义产品质量管理外的成本质量、交货期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所有管理;全部过程的管理是指对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销售、反馈等流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保证每一个参与生产过程的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都对产品质量高度负责。
“四一切”,即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树立一切为用户着想的思想,生产出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才能体现出企业的生存价值;改变以往以产品检验进行“事后消极把关”的方式,采用积极的“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保证质量;一切以数据为依据,用数据来判断事实,而非凭当事者的主观印象来判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作决策的客观性。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步骤,也被称为戴明循环,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个循环接着另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都被赋予新的内容,形成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的整体格局。
高等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理念与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具有共同点。首先,二者都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最终目标。对于高校而言,学生就是服务对象,因此,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其次,二者对产品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的产品质量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命运,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是自身的生命线,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全面质量管理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来达到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高校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可以达到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多方受益的目标,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自身的社会认可度,进而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最后,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其根本任务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其培养对象——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若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此时很难对其进行补救,无法向企业的普通产品那样“回炉重造”。因此,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具有不可逆性,更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式管理[8]。将TQM理论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相结合,有利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尤其在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刚刚开始设立的过程中,基于TQM理论建立完备、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避免已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弊端,达到系统、全面、科学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全员受益的目的。
基于TQM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使用了PDCA循环作为TQM理论的具体工作步骤。通过Plan—Do—Check—Action这四个具体过程,以及在相应过程中涉及的四方人员: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督导,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如图1所示)。
1.教学管理者设置教学计划(Plan)
教学管理者首先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将抽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解成培养对象所应该具体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据此设定教学目标。其次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料,把握教学现状,寻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导致问题出现的各种原因,并将其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出真正的主导性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2.教师实施教学(Do)
教师在执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在深入调查和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使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效实现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同时,教师要树立“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新理念,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力推进翻转课堂、混合教学、项目教学等的实施;注重个性化教学,准确把握每名学生的学习轨迹、基础和进程;课程建设要科学设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既要考核教师教了什么,又要考核学生学到了什么,效果如何?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3.学生检验教学效果(Check)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其取得的成绩是对教学效果的直接检验。学生应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挖掘自我学习潜力,达到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从而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4.督导总结反思教学(Action)
督导听课后,通过师生座谈会及听课情况反馈等多种方式,与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教学管理运行情况、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程跟踪、问卷调查等收集教学数据,为学校下一步教学改进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在此过程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提交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推广;反思教学失误,分析原因,拟定对策,以预防再次发生;收集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在下一个循环中寻找解决方案。
应用技术型大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缺乏建設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育历史和经验,无法直接建立面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因此,新建应用技术型大学根据自身教学目标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借此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建应用技术型大学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将管理、教学、学习、督导四个具体执行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全面的、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实现从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联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2013。
[4]苏静、肖攀、朱强:《论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河南教育》(高教)2014年第6期。
[5]周玲:《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探索》,《教育探索》2010年第3期。
[6]廖诗艳:《质性评价: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路径》,《教育探索》2014年第7期。
[7][美]A.V.菲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杨文士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8]邱吉福、钟国忠:《基于TQM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