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城市地区专题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2018-08-01夏立福田立伟高树伟
□ 夏立福 田立伟 高树伟
(黑龙江第三测绘工程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2)
0.引言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于2015年完成,其成果已在“多规合一”、城市规划实施监管、环境保护与治理、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应用层级的提升,对持续开展变化监测提出了迫切需求。按照国务院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总体部署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从2016年起地理国情信息获取进入常态化监测阶段,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应运而生,其采用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相一致的内容体系,覆盖全国,面向通用目标、综合考虑多种需求而进行的常态化监测,现势性强、精度高、全覆盖的数据优势必定在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地理国情信息决策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应急救灾、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等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年,31个省会城市和深圳市、宁波市、青岛市、厦门市、大连市共36个城市的市辖区按照GQJC 03-2017规定的城市地区的要求采集信息。这一重点区域的突破性扩展,预示着上述区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城市地区监测数据生产出来后,究竟如何使用、如何挖掘,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接下来摆在测绘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作者根据自身多年国情监测生产经验,结合身边热点关注问题,以城市地区哈尔滨市南岗区为研究对象,从若干方面探讨开展基于基础性国情监测的城市地区专题数据的应用研究。
1.城市地区数据生产与包含内容
以本底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按照“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原则,采用多源遥感卫星影像,辅以普查及2016年监测阶段的正射影像和解译样本数据,以及收集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资料,进行变化区域的识别与提取,对内业无法判读的内容进行外业调查,同时补充收集相关专题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内业编辑与整理,实现2017年度国情监测数据的更新与生产。其作业流程包括数据整合与处理、变化区域识别与提取、内业信息采集、外业调查与核查、内业编辑与整理、质量检查、成果汇交前整理与检查、成果汇交等,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国情监测工艺流程图
城市地区数据生产内容在包含以往田林耕草、房屋建筑区、道路、水体、地理单元等类型基础上,在细化指标、细化分类的同时,在数据结构上,专门设立城市地区城镇综合功能单元数据集CtyDataset,具体(如表1所示)。将居住小区、工矿企业、单位院落、休闲娱乐、景区、体育活动场所、名胜古迹、宗教场所包含其中,以点、面两种形式将不同指标、不同内容的相关要素表示出来;还在以往监测内容基础上新增添了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保障性住房建筑区、收费停车场(站)等内容。为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城市地区发展奠定基础。
表1 城市地区城镇综合功能单元分类表
作者所选研究城市地区哈尔滨市南岗区(如图2所示)属于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经济发达,全境为冲击平原和台地。内部教育资源丰富,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分布其中;此外相关社区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医疗卫生条件先进的单位坐落其中;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哈尔滨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位于该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资源型城区。根据现今城市发展状况,对其开展城市校区资源划定、分级医疗、雾霾扩散、交通通达性等研究,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典型性以及现实意义。
2.哈尔滨市南岗区城市地区专题数据应用研究
应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城市地区专题数据,可有效地开展分级诊疗、校区分布空间、城市雾霾污染、交通通达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作者从上述四个方面为着眼点,开展城市地区专题数据应用研究,意于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图2 南岗区医院、小学、交通情况示意图
2.1 基于城市地区数据的分级诊疗
在国情城市地区专题数据中各类等级的医院是经过实地核实并与卫生部门确定得到的,其所在位置、毗邻小区、道路整体网络均可从国情城市地区专题数据中获得,根据资源分布区域优势,可将社区合作医疗纳入城市地区数据采集内容中,按照“小病就近医,大病转近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看病难、难看病”的医疗现状得以缓解。同时健全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例如哪些病症相应社区医院可治疗,避免盲目的“小题大做”、“常见病、多发病到省市三级医院就诊的问题”,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可对突发事件,按照医院分布采取积极救治的原则,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这其中涉及基于城市地区专题数据建立“智慧医疗”平台。现如今例如“好医生”等APP已日渐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时代所给予地理信息事业的机遇凸显,将城市地区数据经过脱密处理,使其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将建设分级医疗平台,其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指引,这一切均会助力分级医疗的落地与实施。
2.2 基于城市地区数据的校区划定
目前,“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是摆在教育问题上的突出问题。校区房水涨船高,普通学校无人问津,重点小学趋之若鹜,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布必定引起的是社会的不均衡发展。在教改的一次次实行中,户口、房子都制约着资源的分布,结合城市地区专题数据中的小区数据、学校数据,再引入户口因素及适龄入学儿童的个人情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教育资源均衡化分布划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打破种种壁垒,古语“寒门出学子”便是一句“笑话”。城市地区数据应用于校区划定其实是将有限的资源公平分享的一种手段,这也是教育改革中需要尝试的,国情监测数据的挖掘意义就在于此,这仅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2.3 基于城市地区数据的交通通达性研究
作为每天上班都要穿行于大半个哈尔滨的上班族来讲,交通是否顺畅关乎着一天的心情,有时手里的“百度地图”红彤彤的一条线预示着又要堵到“生无可恋”。但回想经手作出的一批批地理国情成果,丰富的交通信息是否可在这个“堵”字上做些文章?我并不想去模仿“百度地图”告诉你哪里堵车,因为这个对于“国情监测”+“天地图”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我想基于现有城市数据去解决交通通达性问题。例如利用“GIS决策分析”解决道路建设问题,到底怎么建路会减少拥堵;怎么规划转盘、怎么设立红绿灯、怎么规划校区周边停车位(场),都是国情数据助力城市发展的契入点。由此可以建立基于国情城市地区数据的大数据交通平台,智能导航、智慧出行,让“堵”字在国情数据的挖掘中变得“通畅”。此外在城市立体交通的建设中,可以基于国情城市地区数据优化地铁线路、设站,还可以让城市BRT更加的快捷迅达。
2.4 基于城市地区数据的城市雾霾污染空间分布的研究
当从天气预报中看见哈尔滨又有雾霾天气的时候,整个人就会想我所经过的区域哪里严重,原因是怎么产生的?一系列追根溯源的想法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可这一切疑问都会在一个个看不见摸不到的坐标上赋值,因此基于城市地区数据的雾霾气象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曾几何时有人按照卫星影像的着火点判断焚烧秸秆的情况,但是这些稍晚传回来的数据仅仅有“研究价值”。基于国情城市地区数据将雾霾数字按照坐标制作“雾霾值栅格图”,显示不同区域浓度,将其与城市绿地、地形地貌、生态景观分布的内在联系与驱动力相关联,并将研究扩大范围区域,将周边的生态气候、种植结构相联系,同时将秸秆类作物的区域圈定,综合分析气候风向、焚烧状况、地形地貌等因素整体综合分析治理雾霾的方法,想必哈尔滨的天一定是晴朗无比。
3.结束语
上述几点只是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地理国情城市地区监测数据的应用探讨,是个人工作中的几点想法与见解。除此之外,作者认为城市地区专题数据还可在城市扩张研究、地上地下综合管廊服务、海绵城市建设与研究、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是永无止境的,相信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应用与挖掘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助力领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