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

2018-08-01高士杰许明珠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国际化

高士杰,许明珠

(武警学院 a.训练部; b.维和培训部,河北 廊坊 06500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2015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两份文件充分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国家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国家对外开放对国际化警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高等教育是为我国公安机关培养高素质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理应顺应时代需求,推动深度开放与合作、促进交流互鉴,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推动国家战略互信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实现和平共处的一种手段。相对于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公安工作涉及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国家关系与国家安全合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高度互信的伙伴关系是开展国家安全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也可以促进战略互信。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是公安国际合作的排头兵,具有指引和导向功能。因此,相比于普通地方高校,公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更能促进和体现国家间的相互信任,并成为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战略互信的重要手段。

(二)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教育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的优劣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独行快、众行远”,当今世界不是零和博弈的世界,而是通过合作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世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的正确选择,公安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时应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警务人才为己任,以促进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为目标,正确研判内外环境,以国际化警务实战需求为导向,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警务人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路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门造车、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开放与交流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大学是孕育先进思想的摇篮,通过与国际上先进的警察院校互相交流,可以了解全球同行在教学科研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开展务实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利共赢,推动双方、多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步。

(四)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客观需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安全的维护已经远远溢出了传统的国家政治边界和地理边界。当前,我国公安机关与各国警察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领域合作不断加深,在打击跨境犯罪、反恐、禁毒、维护网络安全、情报信息共享等领域已经与相关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截至2016年11月10日,中国警方已与1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务实高效的合作关系,搭建了129个双边合作机制和96条联络热线[1];与49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设立了65条24小时畅通的联络热线,与50余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同70多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签署了各类合作文件400余份;牵头或参与的国际组织及相关多边合作机制82个;公安部已向31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64名警务联络官。警务联络官制度在对外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国际执法合作当之无愧的“排头兵”。湄公河领域的执法合作、上合组织框架下的执法合作已经成为我国维护区域安全的重要机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于涉外警务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代表的部分公安院校已经开设了涉外警务专业,以培养专门的涉外警务人才。但目前涉外警务人才仍然以国内培养为主,这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外语能力提升、国际视野拓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很难真正实现涉外警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实施公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开展人才的中外联合培养,则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二、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1.国家的开放战略为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深化,经济领域的合作必然带动安全领域的合作。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2]。我国周边国家的总体形势并不乐观,面临着恐怖主义、毒品、非法出入境等安全风险。处置跨境安全风险对各国安全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摆脱传统的各自为政的思维,不断深化双边或多边合作,实现安全风险的共同治理。在此背景下,我国公安机关急需一批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全球视野的警务人才。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对公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安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国际交流,实现各国先进做法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开创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局面。

2.公安高等院校拥有国际化的经验与基础

近年来,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较大进展,已经形成以互访交流、人员培训、参加国际会议、引进国外智力等多维一体的工作格局。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下简称武警学院)为例,5年来派遣80多个代表团出访美国、俄罗斯、德国、瑞典、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地区),支持300余名教师赴国(境)外开展学术交流和中长期访学;接待了来自美国、俄罗斯、老挝、巴西等国家的70多个团组400余名外宾来院访问交流;成功举办30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执行50多个引智项目,举办50余期外警培训班,培训6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900名警察。这些国际化办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安高等院校的国际声誉,推动国际警务人才培养,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国际化办学模式。

(二)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1.公安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给国际化提出了挑战

相比于普通高校,公安高等院校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国际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安全领域合作,同时也给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挑战。国家间的战略互信是国家之间开展安全合作的前提,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教育合作的一种形式,带有官方属性,国际关系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是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公安机关的职责决定了公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是一个审慎的过程。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关,公安部门掌握着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与他国的合作应当建立在确保国家安全利益不受损害基础之上,这种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高等院校应当正确研判形势,理性对待,稳步推进国际化。

2.多元的政治文化格局为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挑战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各国带来了安全风险。全球化在某些维度上已经成为单一模式的“普及化”和“同化”,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西化”和“欧美化”的代名词。今天的全球化看起来是政治民主、文化多元,但实际上是西方的示范效应被无限放大,从而压抑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压抑了弱势群体的表达[3]。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多元政治观点、文化观点的碰撞与交汇。一方面,多元的政治文化格局能够给予教育对象更加开放的格局与视野;但另一方面,这种多元的政治文化格局也给公安工作带来潜在的风险,使得内向为主的公安工作有了外向的窗口,对于公安这一政治性较强的领域来说,这种政治文化的交汇是一种挑战。

三、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策略

(一)牢固树立国际化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国际化理念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是充满变革的世纪,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教育,21世纪的教育应当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公安机关,是人类共同利益的捍卫者,应当积极响应习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以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国际化根本理念。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通过国际化的教育模式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更要通过培育符合国际安全需求的现代警官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二)以公安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使命,应当是以培养适应公安工作国际化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人才。现代大学四大职能的共同载体就是高素质的人才。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同理,公安工作只有培育出适应国际化环境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的公安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保障公安工作的先进性和持续性。公安高等教育应当始终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国际化的目的和意义,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所培育的人才具备国际语言交流、法律素质、各国文化常识和国际关系等基本能力。

(三)推动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向长期化、机制化发展

虽然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化形式以短期模式为主。虽然短期模式效率较高,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与系统性。因此,我国的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逐步朝着长期化和机制化的模式推进,具体路径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巩固短期国际化成果,不断推动国际会议、短期外警培训、外国专家授课等国际化模式;第二阶段,发展一定程度的长期国际化模式,推动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走出去”,开展国际交换生、国际工作站、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国际化模式;第三阶段,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向长期化、机制化发展,具体包括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合办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合作办学等。

(四)提高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在于一所高校的国际吸引力。高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质量,才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公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提高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的基础,也是实现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公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应主要从办学设施、对外交往、管理制度与学生素质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公安高等院校办学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公安高等院校办学设施,不仅仅包含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也包括图书馆外文文献库建设、院校信息化建设等软实力建设。一方面,公安高等院校应当不断改善教学硬件设备,提高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提高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第二,提高公安高等院校对外交往水平。对外交往水平是评价一所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安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专家授课、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开办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展、开办国际警务培训班等形式,提高院校的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此类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国际化奠定基础,推动院校间各项合作的展开;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校园对外文化,鼓励学生学习各类涉外基础知识。

第三,加快公安高等院校国际化管理制度改革。公安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制度包含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应当推动高等院校的各项制度与国际化对接,将当前短期性的国际活动转化为长期有效的国际化机制,充分发挥公安高等院校的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等的能动作用,保障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

第四,注重学生涉外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涉外能力包括语言交流能力、外国基本人文知识、基本国际礼仪等方面。由于汉语的国际普及率较低,我国公安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交流语言以外语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因此,在公安高等院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把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打通语言关,更好地推动双边或多边交流,使国际化成果落到实处。

(五)推动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国际化评价体系,可以在高等院校开展各类国际化活动后,通过一系列指标对院校的国际化成果进行评价。从2013年开始,西南交通大学每年都推出“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共设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3个观测点。目前,我国公安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仍无统一的评价体系。因此,公安高等院校应当遵循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原则,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国际化评价体系。借鉴普通高等院校的国际化评价体系,公安高等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保障国际化5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对国际化工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国际化进程。

(六)加强国际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公安高等院校在推进国际化的同时,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安宁之下也有逆流,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仍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公安高等教育的某些领域(特别是涉及国家秘密和意识形态的领域)涉及国家安全,在参与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区别对待、把握尺度。公安高等院校要注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国际化全过程,及时掌握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公安高等院校思想的稳定性,实现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的平衡,在安全环境下稳步推进公安高等教育国际化。

图1 公安高等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